第四节:“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第七节:“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
“亚哈随鲁作王”
现在我们要来看以斯帖记的本文,看看它如何来描绘我们真实的光景。如果以斯帖记是一面镜子,那么我们必定是镜中人。我们首先要知道书中的人物,像末底改、以斯帖、哈曼、亚哈随鲁
王等人,他们代表什么?读圣经的人几乎一致同意,末底改代表圣灵,哈曼象征肉体。所以我们会说,神见证第二代的延续,难处是在哈曼身上。意思是说我们的肉体是问题人物,它是祸首。其实若仔细推敲,这话并不尽然。是谁把戒指给了哈曼,并且授权给他为所欲为呢?哈曼撒野,谁该负责呢?因此我们看见问题出在亚哈随鲁王身上。如果亚哈随鲁
王不答应,哈曼一点办法也没有。也许我们会追问:如果哈曼代表肉体,那么亚哈随鲁又代表什么?感谢主,圣灵给我们的图画太生动,也太清楚了。亚哈随鲁毫无疑问的乃是代表“我们的魂”或者“我们的己”。
“属魂的人”又称“天然的人”
从广义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我们是个属魂的人或天然的人。根据圣经,魂就是我们人格的所在,是一个感觉“自己”存在的机关。我们为什么会说:“我”呢?就是因为我们有魂的缘故。马太福音第十六章二
十六节主说:我若赚得全世界,若赔上他的魂(原文),有什么益处呢?路加福音第九章二十五节主却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他自己,有什么益处呢?我们若比较这两处主所说的话,一个地方说:“他的魂”。另一处说:“他的自己”。因此很容易肯定“我们的魂”就是“我们的己”。凡以自己为中心而生活的人,就叫做“属魂的人”。一个
人属“魂”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称作“天然的人”。
“我们的已”喜欢坐在宝座上
恐怕没有比用“亚哈随鲁”来形容我们的魂,或我们的“己”再恰当了。以斯帖记一开始就写着说:“亚哈随鲁作王”(一章一节)。这是亚哈随鲁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一点不错,我们给人看见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我们的“己”喜欢坐在宝座上。并且许多时候,也真的坐在宝座上。所有的魂都是好高的,喜欢高高在上,喜欢发号施令。喜欢作威作福。不要以为只有那些有野心的政客喜欢作皇帝,其实我们个个都在作皇帝梦。许多作丈夫的自封国王,封妻子为王后,儿女呢?自然就变成他的臣民,结果作牛作马,一切都为着臣民,民主得很。但是希奇,对孩子对妻子说话不好好的说,一定要用吼的,因为不吼不足以表现威严。一个常常听见吼声如雷的家庭,我们就知道是亚哈随鲁在那里作王了。当我们坐在王位
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侵犯我们的尊严,连我们最亲近的人,你瓦实提,都不可越雷池一步。
当我们称心随意的时候,我们会以“仁君”姿态出现:“喝酒有例,不可勉强人”,似乎处处替别人着想,想到别人的权益。但是什么时候自己的骄傲受了伤害,就立刻翻脸不认人,王后和走卒一视同仁,废弃王后就像丢弃扫把一样的方便。当我们抢救我们自己尊严的时候,什么仁爱、什么慈祥,都抛诸脑后。喝酒可以不勉强,但是王后应邀是非勉强不可。
王曾经下令:“让人各随己意”,但是这里的“人”不包括瓦实提,你看这不是暴君的行为么?废后选后悉听“君”便,这不是我们的写照是什么?亚哈随鲁使王后瓦实提受苦,我们岂不是也常使我们周围的人受苦么?我们在不顺心的时候,动不动就把他们废掉了
。当我们这样地作一些愚味事的时候,居然像亚哈随鲁王废后一样,振振有辞,以为瓦实提不识抬举,给她这么好的机会,让她一展她的美丽,她居然不认好人心。多少时候暴戾之气冲昏了我们的头,就作了糊里糊涂的事。做的时候还很轰轰烈烈,有排山倒海之势,让人错觉这位大君讲义气,讲原则。那知君令一出锐不可当,真是驷马难追,义气懔然。曾几何时,当王怒止息的时候,他竟然想念瓦实提!这位令出如山的国王,居然后悔了,他的怒气由触发、而酝酿、而高升、而衰微、而止息。乃是当他走了这么漫长的道路之后,才发现他作了糊涂事。哦!这不是“昏君”的行为是什么?
是“暴君”也是“昏君”
亚哈随鲁是暴君,也是昏君。你会不会很感到意外和惊讶,圣经把我们比作“暴君”——专制、独裁、暴虐。也比作“昏君”——昏庸、腐败、无能。亚哈随鲁像昏君的时候,恐怕是莫过于他糊里糊涂的听从哈曼的话。在这么重大的事上,他自己居然一点主意也没有。希奇!多少时候,我们也糊里糊涂地接受了肉体的建议,在肉体的面前竟然软弱无能。最有主张的我,竟然变作一点主张也没有,任凭肉体坐大,以致作了许多糊涂不可收拾的事。我们这样的经历不是一而再,再而三么?
哦!听从肉体的人是最昏庸糊涂的人。圣灵形容的不错,我们的己作王的时候,的确是集“暴君”和“昏君”的大成于一身。可怜许多时候我们还不服气,以为自己很仁慈,很英明。感谢主,祂引导我们到一面镜子面前,就是这一本可爱的以斯帖记。
以“己”为中心的生活
让我们作一个小小统计,(根据原文)亚哈随鲁“王”字在以斯帖记里,提起一百六十九次,亚哈随鲁这个名字,一共提到二十九次,“王国”也提起了十一次,但是神和祂的名字,一次也没有提到。
依据这小小的统计,就知道整个故事是以亚哈随鲁作中心,他是主角。否则怎么读来读去都是亚哈随鲁王呢?因为亚哈随鲁王代表我们的“己”,那么他的生活,自然就代表以我们的己作中心的生活。当以斯帖记处处充满我们“己”的影子,难怪神的名字不见了。当我们的己抢尽光彩的时候,神似乎悄悄地退到背后去了。在这一点上,以斯帖记很像罗马书第七章,那一章似乎到处都充满了“我”字,一共出现了四十八次,而“圣灵”这个字只出现一次。到了罗马书第八章有了很显著的改变,“我”减少了,只出现了两次,而“圣灵”提到的次数升高,至少有十九次
。就以斯帖记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很像罗马书第七章,然而就着以斯帖记故事情节的发展,却像罗马书第八章。如果说罗马书第七、第八两章可作以斯帖记的注解,这话不算为过的。
当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不停的说到“我”,或者说代表我们的己的亚哈随鲁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以斯帖记里,就使人连想到,在美国有一种鸟叫Me鸟。这一种鸟一天到晚只唱一个调,Me个不停,唱来唱去离不开Me字,永远停留在“Me”调,老不
进步。所以人就给这鸟取名作“Me”鸟,大家都知道这个“Me”字在英文就是“我”,这种鸟不是终日吱吱叫,而是“我我”叫。“Me”鸟所唱的歌,也就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所唱的歌,也是亚哈随鲁在以斯帖记里所唱的歌,其实这不
也是我们终日所唱的歌么?我们一天到晚想的是“我”,关心的是“我”,爱护的是“我”,表现的也是“我”。真是“我”是处处,处处是“我”。醒来是“我”,梦里也是“我”。有一次在巴西圣保罗市,有一些华侨基督徒聚在一起读以斯帖记,他们读到我们现在所读到的这一段的时候,他们就借用了狄斯耐乐园的名曲:“这是小小世界”来
学“Me”鸟唱歌。在葡萄牙文“Me”字也是“我”的意思,但是会中有一些弟兄姊妹只会中文,而中文的“我”与“Me”音不同,所以大家改用“迷”,这
样唱起来与“Me”就同音了。等到大家各用中文或葡萄牙文合唱“Me”鸟之歌的时候,有人唱“Me”,有人唱“迷”,这样“Me”“迷”交织,中西合璧的合唱,不只有趣而且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这首歌无意中提醒我们真
是“Me”“迷”,翻出来就是“我迷”,今天有许多“球迷”、“棋迷”和“影迷”,但是远赶不上“我迷”或:“已迷”布满天下。难得有几个人迷于棋艺,然而几乎人人迷于自己,连基督徒也不例外。
我们要求主怜悯,许多时候说是很爱主,其实全世界最爱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我们自己,真是亚哈随鲁王。我们如果一点丰富都没有,也就罢了,但多少有一点的好处,就叫我们想自己想个不停。如果我是中心的话,那么成立家庭,我是中心,整个聚会也是我作中心,基督是为我掛在十字架上,基督是为我爱我,这些都很好,但是我竟然成了一切的中心!这样虽然我们爱主,结果就像以斯帖记一样,神的同在和名字变的不显明,而我们的表现和名声,反而非常显著而响亮,得着人的称赞,使神的名和神的荣耀得不着称赞。
“己的光芒”
多少时候,我们真愿意让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认定祂是我们人生每一幅图画的主题,而我们只是站在背景和衬托的地位上。但是当背景的光强烈的时候,神即便是站在主题的位置,人也只能看见祂的轮廓,祂的大概,就像在以斯帖记里,人只见祂的作为而不见祂的名字一样。我们可以作一个有趣的实验:假定一个人站在窗口,你从室内放眼望去,当晌午的阳光恰好从窗外照射进来,你会发现站在窗口的朋友,你只见他脸的轮廓,由于背景的光线太强你几乎看不见脸上的口眼耳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以斯帖记里,找不到神的名字,因为亚哈随鲁的光芒太耀眼了,结果人只隐约看到神的轮廓,神的作为,这岂不是对我们这些爱主事奉主的人一个极大的警告么?多少时候?我们“己”的生命太强,魂太活跃,锋芒太露,恩赐太大,即使我们让基督居首位,我们退居背后的地位,然而人明显看见的还是我们,而基督的荣美反而不见了。人似乎只看见一个爱主的人,但是碰不着我
们所爱的主。
“己”的投影
以斯帖记的光景,不只表现在我们个人的生活里,许多时候也重演在教会的聚会里和属灵的工作上。一般说来,当教会开始的时候,满了神的同在,大家实在是谦卑,每一个人都是隐藏起来的,但是当教会蒙了许多恩典和祝福,许多的恩赐也显了出来,弟兄姊妹渐渐的把眼睛从主的身上,转移到教会的身上来,于是我们开始邀请人来看“一百八十天”。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属灵的丰富给人看,让人看我们的人数,我们的做法,给他们看许多别创一格与
众不同的地方。当人来到教会里看见这幅景象,人要说这是个伟大的运动,但人好像没有看见我们的主。按理人到教会来,是应该看见主的,但是今天在教会里面,给人看的是什么呢?但愿主怜悯我们,让我们知道说,我们这个人
在神的工作里面,是最大的难处,许多时候,因着我们是那样的坚强,在主的面前,自己是那么样有把握,人来到聚会里,应该是来到主的面前,但是好像主的形像不是那么清楚,而我们却变得非常的显著,能看见我们的丰富,你以斯帖记第一章所形容的亚哈随鲁王国的丰富一样,不只给他们看一天、两天,而是给他们看一百八十天。你看这个国有多丰富,求主怜悯。让我们记得,为什么有的时候,圣灵不能得着见证的第二代,一个很大
很大的原因,恐怕是在我们身上。因着我们自己是那样的顽强,好大喜功,又有所谓属灵的丰富,人就很不容易看见主自己。当我们在祷告,或者供应话语帮助神儿女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我们自己的影子投在聚会中,这就
变成教会的难处。
有一位很有名的意大利雕刻家米开兰基罗,他很细心的完成他的作品,一点一划都是精心之作,力求完美。他每次雕刻的时候,头上总要戴著一盏灯。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当我雕刻的时候,我恐怕我的影子不小心会投在我的作品上,而糟蹋了整个的工作。”但愿这句话能提醒我们,多少时候聚会中,或者主所委
讬的一个工作上,我们不知不觉把我们自己的影子投在其上,就叫聚会或整个神的工作受了亏损。但愿主怜悯我们,叫我们怕自己的投影,像怕火一样,愿主的光除去我们的影子,好让基督的教会
只被基督充满,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书珊城登基”
书珊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古城,雄踞河畔,风景宜人。书珊的字义是百合、玫瑰和喜乐。因为城里城外开满了百合花,后来被波斯帝国选为冬都。书珊气候水土极佳,波斯帝王就在这里建筑了宏伟的避寒行宫。根据考古家的发现,书珊宫一共有三座庭院,宫内四围墙上刻有战士、飞牛、怪兽等壁画,宫里大小的房间不计其数,令人叹为观止。
亚哈随鲁王在避寒的行宫中登基,不是没有几分寓意的。我们还记得以斯帖记的时代背景,那是个以色列被掳的时期,神的百姓仿佛进入了寒冷的冬天,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象,然而神满有怜悯,祂亲自雪中送炭,保守了他们。
亚哈随鲁是波斯王的统称,就像法老是埃及王,亚比米勒是非利士王的统称一样。波斯王在历史上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在画家笔下的波斯王,几乎个个都是坐在一个高高的天盖底下的宝座上。最有趣的是他们不只平时这样做,就是出巡或作战的时候,也是不离宝座。历史告诉我们,一致被公认为是以斯帖记中主角的波斯王薛西,即使在战场的最前线,他还是从从容容地坐在他的宝座上。如果波斯王和他的宝座是如此形影不离,我们就不难看见,为什么我们的“己”也是这样地和他的宝座难分难舍。
俗语中常说:“死要面子”。从这句俗语中,可以举一个可笑的例子:有一位朋友,在一个高朋满座的宴席上,用汤匙舀了一匙鸡汤,鸡汤的表面上浮了一层油,使人看不出油底下的汤温度甚高,说时迟,那时快,等到那位朋友用舌觉发现时,他必须用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来决定,是当即吐
出来呢?还是保住面子往喉咙里咽,结果面子要紧,就不容分说往肚里吞,接下去悲剧就发生了。主的话真是不错,凡要救自己魂的必丧掉魂。我们说过以自己作中心而生活的人,是属魂的人,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的,因此又称作天然的人,现在如果让我们从全本圣经的光中来看,就是波斯王所代表的。
神眼里的两个人—亚当和基督
从哥林多前书十五章我们知道,在神的眼里只有两个人:亚当和基督。所有旧造的人类,都包括在第一个人里面,而所有新造的人,都在第二个人里面,因此这两个人是团体的大人。团体的亚当,是指在亚当里的人的总和,而团体的基督,是包括了所有在基督里的人。在神眼里的这两个人,实在是两个伟大的巨人,所不同的是;第一个人是属地的
伟人,而第二个人是属天的宇宙伟人。有趣的是,这两个巨人曾分别在新约和旧约里,被两位神的仆人在异象中看见了。
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看见了第二个人—伟大的宇宙人。祂头在天上而身体却在地上,就是基督和祂的教会。因为教会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这个宇宙人彰显基督的丰富。
但以理在替尼布甲尼撒王解梦的时候看见了第一个人,就是伟大的世界人。这个巨人发表了亚当的丰富。保罗所看见的是活的,因为是属灵的,但以理所看见的是死的,因为是一个大像。保罗所看见的显然是属天的,但以理所看见的是属地的,不只脚是泥的,就是金银铜铁也都是地里出来的。但以理所见的世界性的巨人,它金银铜铁的部分,恰好代表历史上四个大帝国,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今天我们正在半铁半泥的脚的部分,人类果然分成了专制独裁和民主自由的两大集团,最后基督要来结束人类的历史。
当神对亚当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全地。”不只是一面是对个人的亚当说的,也是对团体的亚当说的。将在亚当里所有丰富、智慧和能力,经年累月的加起来,今天人类的确像圣经所说的“遍满地面”。人类征服了各种险恶的环境,把凶禽猛兽逐一的赶到动物园里去。今天科技高度的发展,不只把人带到月球上去,也把电脑带到了我们的厨房里来。这些在亚当里丰富的发挥,最早的时候,是在巴比伦的时代有了雏形,这就是但以理所见的金头,巴比伦征服了当时的世界,从那个时候起,团体的亚当开始粗具规模,像模像样了。当在亚当里的丰富,顺著时间的推进,而继续不断的发挥,我们就看见银胸、铜腹、铁腿顺序而下,直到人类历史的终点,我们因此就得到这个世界巨人的全貌。当我们读到亚哈随鲁王,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的贵胄和首领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天。让我们记得,这最多不过是那巨像的银胸和银臂所代表的,因为银的部份是指波斯帝国说的。这只是亚当丰富尊贵的一部分。波斯帝国如何是这世界性巨人的一个缩影和部分的彰显,我们的魂也如何是亚当的缩影和袖珍的彰显。
魂的丰富
因此我们的魂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发展亚当的人格,并且流露在亚当里的丰富,这是魂最自然的表现。一个凭着魂而活的人,或者说一个属魂的人,充其量不过是让人看见亚当和在亚当里的最好,再伟大再荣耀也不过是金、银、铜、铁,都是从地里来的,脱不了属土的感觉。
我们对于魂的丰富和能力,常常有许多误解,从以斯帖记第一章。我们看见亚哈随鲁的丰富,恰好描写我们的魂的丰富。亚哈随鲁王把他的丰富给人看了一百八十天,他真有那么多东西给人看!人看完了不能不佩服亚哈随鲁,不能不觉得他了不起。我们会问,难道我们的魂也有这么多东西给人看么?是的;有人作过一个统计,一个小小的人脑,一生能装进去的东西,大约等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有藏书的九十倍。在图书馆里常常看见十几册的巨著,只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写呢?在巴黎的罗浮宫里,许多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常常是一个艺术家的精心杰作。许多的音乐欣赏会,从头到尾只演奏巴哈或贝多芬的作品。我们今天对于宇宙的认识,除了圣经的启示之外,我们不能不归功于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贡献。无论从文
学、音乐、美术或者是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魂是丰富的,是了不起的,是经得起看一百八十天的,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即使是承受了神智慧的一丝半缕,已经是可以汗牛充栋的了。
彩色缤纷的魂
根据以斯帖记第一章,魂不只是丰富的,而且是彩色缤纷有,一个有色盲的人,恐怕不容易欣赏第一章所描写的。同样地,因着我们对于魂有色盲的缘故,我们不知道魂是多彩多姿
的,就像万花筒中的花样一样,变化多端。因此许多时候把一些魂的表现,当作灵的表现,分不清什么是属灵的,什么是属魂的。许多时候,我们低估了魂的的本领,看见一些基督徒中间的运动,人数众多,发展迅速,就以为这必定是属灵的了。其实许多时候不过是魂的影响力,就像亚哈随鲁时候的版图一样,权力所及,自古实到印度一共一百二十七省。历史上多少风云人物都是大魂的人,不只留下轰轰烈烈的事迹,也吸引了不少景仰追随他们的人。
魂的能力
平常的时候,一个人身体用力只有他全部力量的五分之一。如果放出潜在的其他五分之四的能力,那么他一只手可以举重二百五十公斤,两只手就可以举起一部小型汽车。身体是如此,我们的魂也是如此,是有潜在的能力。神当初赋予亚当魂的能力就是非常惊人的,比如他可以从容不迫的替所有动物命名。自从人堕落以后,神没有意思叫人发挥这些不可思议的潜能,相反地神的办法是魂必须丧掉的,十字架必须对付人堕落之后魂畸形发展的部分。一些不肯顺服基督福音的人,他们用克制身体的办法,达到发挥魂的潜能的目的,因而产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迹,其实这都在魂的领域之内。我们如果知道魂有多丰富,并且潜在的能力
有多大,我们遇到这一类事情,就不会受迷惑了。
退化的人
我们曾经看到但以理所见的那个“世界人”荣耀丰富的一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巨人使人有每况愈下的感觉。因为从头部开始愈往下的金属愈不值钱。头部的金子是最贵重的,但到了腿部,铁就太不稀罕了。到了脚部,泥土就更贱了。在亚当里的人是愈堕落愈深的,道德是每况愈下,一片退化、老化的现象。这个在亚当里的巨人,不只每况愈下,而且是头重脚轻的。金银铜铁都是化学原素,它们的重量可以看它们每一个原子里有几个中子,或质子来衡量。我们为便于想像起见,我们假定一个中子或质子是一颗花生米,这样金原子里有一九六颗花生米,银原子一○八颗,铜原子六三颗,而铁原子只有五六颗花生米,所以这个巨人是头重脚轻非常不稳定的,无论从质或从量方面来看,这个在亚当里面的人,是退化的,是每况愈下的。
魂既是亚当的缩影,那么它不只彰显亚当丰富智慧的一面,也自然表现亚当消极退化的一面。说到质的退化,魂特别表现了在罪污染后的丑陋面目,显于外的“暴虐”和“昏庸”。难怪以斯帖记是用外国的王来形容我们的魂,而不是以大卫或所罗门王来形容。因为自从人堕落之后,有了外来的东西,这个舶来品就是罪,因此以亚哈随鲁来代表一个曾经堕落的魂,是非常恰当的。有一位父亲想帮助他十岁的女儿认识我们是如何的在亚当里,有一次当他女儿发脾气的时候,这位父亲知道这是机会教育的好时候,就拿一面镜子到她面前说:“你不是一直好奇,想知道你的祖母的祖母……夏娃,长得什么样子么?喏,往镜子里瞧她,就是这个样子。”哦,在我们身上不只看见在亚当里的丰富,也看见在亚当里的败坏。
我们曾提起在亚当里的人,是头重脚轻,是个不稳定的人。一个稳定的人,重心是很低的,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人颠倒过来,就不稳定了,因此他的重心升高了,这似乎在时示这个在亚当里的人,自从堕落以后,似乎是一个颠倒的人。那么魂既是亚当的缩影,岂不也是一个小型的颠倒的人么?果然,亚哈随鲁就代表这样的一个人。堕落之后的天然人,是一个颠倒的人。现在我们要追问,这里的颠倒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问当初根据神的旨意,一个正常的人是怎
么样的人呢?
根据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二十三节,人是是分作三部份。最外面是我们的身体,感觉世界的存在,深一层是人的魂,感觉自己的存在,最深处是灵,感觉神的存在。解释圣经真理的人,喜欢用三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来说明。以最外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空间,代表人的身体部分,最小的同心圆之内的空间,代表灵的部分,魂就介于灵
与体之间,魂包括了人的心思、情感、和意志。而灵里则有良心、交通和直觉的功能。
按著圣经在帖前五章所启示的次序,人的身体应该在魂之下受魂的管理,而魂应该在灵之下受灵的支配。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圣灵住在人的灵里,如果人的灵让圣灵作主,自由的调度,那么全人自然就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这样的人,就是正常的人,就像本文后页的插图所提示的。
这位服在圣灵权柄之下的人,是蒙头的,所以人只看见下半圆,身体在最低下,魂次之,灵在魂的上面。当初在伊甸园中,神把人放在生命树面前,就是盼望生命树的果子进到人的
最深处,作人的生命,来管理全人,因而产生了倚靠神的生活,这样的人和生活,就是神心目中的正常人和生活。
很可惜,人拣选了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吃那果子的当天,像神所说的,亚当死了,不过不是身体的死,乃是人的灵死了。因为这一部分,因罪的缘故与神的生命隔绝,交通断了,灵失了功用。结果全人好像失去重心一样,为了求生存,魂必须起来肩负自卫、自养、自娱的责任,因此魂开始有了高度的发展。由于罪恶入侵的缘故,这个发展渐渐趋向畸形,魂一再变形以致臃肿。心思、情感、意志都呈退化现象,心思渐渐远离神,变得迟钝,结果产生了无神的思想,情感失去了纯洁,意志也受罪的污染而趋于薄弱。相反的,肉体却愈过愈强,身体逐渐抬头,而超乎灵魂之上,本来魂应该受灵支配,现在竟然听从身体的话。抽烟、吸毒和醉酒等等,都是身体支配魂的例子。身体有一个愿望,魂就非执行不可,所以人就吃喝玩乐,不断寻求感官上的刺激,来满足他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这样灵魂体颠倒的人,经过最少六千年的畸变,实在是一个老态龙种的人,圣经称这样的人作旧人,其实旧人就是老人。有一位在海外长大的孩子,论起他的祖父说:“哦!我的祖父太旧了。”他的意思是太老了。(见本文后的插图中的老人,他的胡子遮住了同心圆的下半,一眼望去,这个人是身体在最上面,其次是魂,再其次才是灵,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颠倒的人’。)
亚哈随鲁是颠倒的人
我们怎么知道亚哈随鲁是颠倒的人呢?我们如果好好的读以斯帖记,就知道整个故事的开始和演变,是因为有一天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忽然有一个意念要让人看一看王后的美丽。没想到王后居然抗命,他的意志就受了伤,一心一意地要抢救他自己的尊严,于是整个的故事就因此而展开了。这里我们显然看见,亚哈随鲁是个颠倒过来的人,首先酒精在他身
体里发动,接着魂中的情感受了刺激就快乐起来,当魂的兴奋愈过愈浓,他就糊里糊涂地发号施令,按王常例,他应该与达时务的明哲人商量(第一章十三、十四节)那一些谋士就是朝中的七个大臣,是代表我们魂里的心思说的,这些谋士是常常见王的面。可是他越过理智作了一件冲动的事,结果呢?不可收拾,弄得下不了台,尊严扫地。心想你不给我面子,我也叫你不好看。此时此地只有一种建议听得进去,现在恰好有一个心思,能投王之所好,就是七个大臣之一的米母干,他起来发言。“米母干”原文的意思就是“权柄发旺或是权柄开花”。他深知权力欲重的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于是迎合王的意思,他说:“王后这件事不但得罪了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从此以后,要大开妇人藐视自己丈夫和忿怒之端。”这是米母干
贡献了一个最动人的说词,王若有什么激烈行动,那必定是为了全民的利益,为着帮助全国的丈夫们作丈夫。(不能齐家怎能治国呢?)一切牺牲包括废后在内,在所不惜。好一个爱国爱民,而不顾自己的好君王!这就是魂的德性。我们怎么失败,都能解释的。所以当你看见一位弟兄,一直在那里要求解释,你就知道有问题,
米母干在这里讲话了。米母干投他所好,他最后能够产生一个教训,来解释他既有的行为。今天基督徒中间,为什么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教训产生呢?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行为,都有米母干来打圆场的。所以要记得,我们变了形的心思是最会解释的,这就是今天为什么无神派产生的原因。“无神”是最没有道理的,居然也条条有理,你看见米母干的本领吗?为什么有许多弟兄姊妹向世界妥协,还能振振有辞呢?哦!我们这个人是倒过来的,所以当我们采取什么行动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出理由来称义那一个行动。听取米母干的建议结果是什么呢?最后亚哈随鲁王终于把瓦实提废掉了。
瓦实提在原文的字义是“最好”。当一个人没有得救以前,他身上最美好的部分是什么呢?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不是我们的魂,而是我们的良心。你知道当人堕落以后,虽然人的灵死了,失去功用,但是神不肯放弃,还在人的里面留了一个最后的喊话筒,那就是人的良心。把良心拿走,人连得救的希望都没有。良心就是灵的三个功用中其中之一。所以请我们记得,当我们接受了变了形的心思的建议之后,有一个结果,就是把良心的感觉压了下去。这就是我们常常作的废瓦实提的事。我们不要以为我们不会这样做,其实我们这方面的本领大得很,我们总能在找到一个最冠冕堂皇的名义,最动听的理由,来把王后废掉。有一位弟兄有一个外甥,只有八岁,当那位弟兄去房间里准备写点东西,这小男孩的外祖母就嘱咐他,不要进去吵舅舅。他在房门外面兜了几圈,忍不住要进去,他明明知道这样作是不对的,因为外祖母已经说过不可以。最后他还是进去了,打搅他舅舅老半天,结果外婆知道了,问他怎么不听话呢?他理直气壮的说:“其实没有什么,我只是和舅舅有一些交通而已。”你知道这是非常属灵的理由,这就是米母干的说词。他明明知道不是很妥的,连小孩子的良心也会说话。因为他良心不安的缘故,需要冠冕堂皇的话,把良心的声音压下去。这就是废弃瓦实提的行为,废弃了那一个“最好”的。当然等一会我们看见以斯帖是比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