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 耶稣对以色列的两个预言
欢迎大家再次来到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的这个单元,我们还是按例读一段圣经。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第20节:
“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
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因为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方,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我们知道,圣经记载主耶稣对以色列人说了两个很重要的预言。一个预言是祂用行动来说的:有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被主咒诅后,结果无花果树就枯干了。我们知道这个无花果树是代表整个以色列来说的,所以以色列到了主后70多年果然从地上消失了。
但主耶稣说的另外一个预言,乃是将来以色列要复国。按人的角度来看这个被咒诅的无花果树,是没有可能复兴的,也不可能再活过来。但是圣经告诉我们,这被咒诅的无花果树,它的树枝能重新发嫩长叶。如果这件事情发生了,人子就站在门口了。
二、指着耶路撒冷的预言
- 耶路撒冷成荒场的日子近了!
大家还记得吗?当主耶稣祂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祂看到耶路撒冷的城墙,祂哭了。祂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像母鸡聚集小鸡一样;我愿意,但是你们不愿意,现在看哪!我把你们的家成为荒场,一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是应当称颂的”。所以在这里明显的给我们看见耶路撒冷的前途。因为那时主耶稣祂是用透视的眼光,用时间的望远镜,祂能看到耶路撒冷将来的结局。
主后70年,当罗马太子提多率领大军攻打耶路撒冷时,事实上他们已经把耶路撒冷围困起来,就是很难攻打下来,最后他们把整个橄榄山上的树通通砍掉,建筑工事,希望能够把耶路撒冷拿下来。当那时正遇到以色列一年之中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无论形势多么紧张,也不管你住在以色列什么地方,他们一定是要到耶路撒冷去过节的,特别是逾越节。就常识来说,人只有躲开危险的地方才安全,而这个时候耶路撒冷已经被众重兵所围住,可以说已经是四面楚歌了。但是,犹太人的表现令这些罗马兵丁完全不解,这些以色列人居然很勇敢地能往耶路撒冷前进,而且他们是真的要去过节,好象耶路撒冷不存在沦陷一样。
犹太人他们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大君王的城,这座城是和神发生发生关系的,所以他们认为这座城是不可能沦陷的。其实在公元前600年他们就已经学了功课,他们告诉自己说:这是耶和华的殿,这是耶和华的殿;这个耶路撒冷有神保守怎么可能会沦陷,要是沦陷那不是笑话吗?既然是大君王的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相信神是会保守这座城的,所以他们还是勇敢地前去过节。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过节,他们绝对也不会想到那次他们竟会惨死在刀下。
三、以色列被掳
这个景象在罗马军丁的眼里是很特别的,因为这完全是违背常理的。所以那个时候将军就下一道命令,把所有的城门通通打开,欢迎他们进去。就在欢迎他们进去的那时,基督徒因为想起主耶稣在橄榄山上,说的那个预言,所以等到军丁把城门一打开,所有的基督徒就从城门逃了出来,约翰也带着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逃到了以弗所。历史学家告诉我们,那次耶路撒冷被围困,许多去过节的以色列人通通惨死在罗马军丁的屠刀下,那一次过逾越节就变成他们最后过的一次逾越节。
同时历史学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那次遇难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是基督徒的。那么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因为他们听见了主的话。主说:天地都要废去,我的话不能废去。所以在大灾难前,他们就已经逃开了,他们就没有废于那次大灾难。
所以让我们记得这个事实,圣经记载主耶稣祂说: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以知道他成荒场的时候近了;那时候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那意思就是说你们要赶快赶快地逃,因为有大灾难降在这个地方,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主后70年这些事果然都完全应验了。24节接着说:“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我们知道自从主后70年,果然他们许多人凡是没有倒在刀下的,就被掳到全世界各国去;就是以西结37章所说,像枯骨四散,埋葬在全世界各地。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四、耶路撒冷被外邦践踏
主耶稣讲到耶路撒冷最后的前途,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日期满了。等到外邦人的日期满足,那耶路撒冷就不在被外邦人践踏。
如果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历史的话,在1967年以色列有一次惊动全世界的战争,这个战争我们称它为
“六日战争”。在那个六日战争中,我们没有想到以色列会采用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闪电般地一下子就把敌人打败了。六天打完了胜战,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一个空前胜利,这一次打战的结果,以色列人他们终于把耶路撒冷拿回来。
拿回耶路撒冷这个故事非常的动人。参加那次战斗的士兵有几个人今天还活着,据那几个还活着的老兵回忆,当1967年他们第一批的伞兵降落在圣殿山时,他们百感交集,抱头痛苦,那时他们的心情我们这些中国人是不大容易能够理解的。我们知道圣殿是盖在摩利亚山上,大家如果到过耶路撒冷就知道,其周围有一个很有名的山叫做橄榄山,在橄榄山的西边又有一个高凸起来的山,和它的高度差不多,那个山在圣经里面称它做摩利亚山,就在摩利亚山上曾经有两座圣殿。自从以色列人他们漂流到世界各地去,可以说一千八百多年他们从来没有回到圣殿山上,而且那时圣殿山,事实上已经是落在回教徒的手里,圣殿山上面的建筑物不是圣殿,乃是回教的清真寺。
我们知道自从以色列失去他们的国家,失去他们的故土以后,等到以色列人回来,他们觉得圣殿通通被毁掉了。那雄伟的圣殿现在只剩下一面墙,就是圣殿的西墙,也就是今天犹太人所说的哭墙。今天他们在那里祷告,他们相信神一定会听他们的祷告。对犹太人来讲,圣殿虽然不存在,但还留下一样东西,就是它的西墙也值得他们怀念,他们还是可以到那里去祷告;虽然现在山上所盖的是回教徒的寺庙,他们不能上去敬拜,但是现在他们至少还有一片墙可以哭可以靠近。
以色列士兵第一次降在圣殿山,他们不光靠近哭墙,这些犹太人他们也非常地兴奋,那时他们就下定决心要把整个的摩利亚山头拿下来。自从以色列人亡国后,他们作父母的每天都教孩子祷告,就是为耶路撒冷祷告。而且他们年轻人结婚,新婚夫妇在那里喝交杯酒彼此祝福的时候,他们常常说“明年耶路撒冷”;那意思就是说:但愿我们明年能在耶路撒冷喝这样的一杯。所以所有的以色列人他们都彼此祝福,彼此叮咛说:但愿明年的逾越节我们能在耶路撒冷,明年的住棚节能在耶路撒冷,明年欢乐的日子我们能够聚在耶路撒冷。
在犹太人中间,“明年在耶路撒冷”成为他们在神面前近1900年来的祷告,到了
1967年耶路撒冷果然回到了以色列的怀抱,就像主耶稣所说的,耶路撒冷被外邦人践踏的日期满足了。我们可以想象的到以色列人他们当时是何等的激动。所以那一次给这些伞兵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当然他们满怀希望,不只耶路撒冷回到自己的怀里,他们也希望圣殿山收复回来,然后他们可以在那里重建圣殿。
五、耶路撒冷的归回:
我们知道,1967年给以色列人收回圣殿山一个最好的机会,那个时侯他们如果趁胜追击的话,不只能把耶路撒冷拿回来,就把圣殿山拿回来也不成问题。结果经过了一个月以后,那个独眼英雄戴扬将军,他想要让他的子子孙孙和平生活,他知道如果这一次把清真寺摧毁了,或者这一次
他们把整个山拿回来的话,那就一定会有一次全球性的战争;因为我们知道全世界的回教徒都认为这个圣殿山乃是他们的第三个圣地。既然耶路撒冷既然是他们的第三个圣地,他们绝对不会让它失去的;迟早有一天他们发誓一定要拿回来。所以如果说以色列人他们那一次真的拿去的话,那么他们永远就没有安息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全世界几百万的回教徒。
戴扬将军虽然是鹰派,但那时候,他和回教的当局一起坐在清真寺里面,无形中等于把钥匙交给他们。他告诉他们说:这个钥匙是你们的,但这整个山头主权是我们的,现在我们治权交给你们。我们知道那一次这样的决定,有着很长远的影响,耶路撒冷终于回到以色列的怀抱,犹太人他们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他有没有宗教信仰,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认为耶路撒冷乃是国家的一个象征。所以他们就发誓说:无论怎么样,再也不会让耶路撒冷失去,耶路撒冷就是他们的首都,而且是永远的首都。我们知道以色列政府认定耶路撒冷是他们的首都,但是美国不认同这件事,美国只能把他们的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因为美国如果把他们的大使馆设在耶路撒冷,那他们就要出入巴勒斯坦这个回教的世界。
中东的局势为什么这么紧张呢?原因很清楚。自从耶路撒冷1967年回到以色列他们的怀抱,这件事对以色列人来讲,可以说是欢天喜地的日子,他们作梦也没有想到,耶路撒冷能够重新回来;不过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圣殿山”,直到最后他们还是撤退了;他们说:这样吧!我们还是守住圣殿山,我们还是到圣殿山那里去祷告。
同时犹太人的拉比猜测,在圣殿山上,就在清真寺那个磐石底下应该有一个秘密的信道,那个秘密信道应该会通到一个大的房间,那个房间里面应该就藏着以色列失去已久的圣殿里面的约柜。这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因着这个缘故,拉比就发一个警告:所有正统的犹太人,只能够在哭墙那里祷告,他们不可以到山上去,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如果不小心踩到至圣所,踩到约柜所在的地方,那么他们就会玷污了那个地方。根据旧约圣经所给的榜样,玷污圣所会被火烧灭的,所以犹太人在这方面是非常敬畏他们的神。因着这个缘故,所以现在正统的犹太人他们是不会到山上去的,只有游客他们会去。1967年耶路撒冷成为统一的耶路撒冷,“圣殿山”主权归给以色列,但是治权还是在回教当局的手里,那个问题到现在一直没有解决。
1967年以后,
以色列得着了一大片的土地,所以巴勒斯坦在2000年七月份圆桌会议上谈判的目的,他们就是希望能藉着谈判要回,
1967年因着战争而失去西岸许多的土地,今天他们的手里不过只有40%的土地。谈判时,巴拉克几乎同意说:好吧!我们让步吧!给你们92%的土地。按照常理来看,阿拉法特应该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至少他们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地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国家。不只如此,克林顿也希望在他任内能给世人留些值得纪念的事情,但是没有想到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六、小结:-
无法解决问题的症结点
~
神的旨意
我们没有想到谈判的结果还是破裂,其症结和焦点在什么地方?症结、焦点就是我们说过的巴勒斯坦他们不只要建国,而且他们要定都在东耶路撒冷。所谓东耶路撒冷就是圣经里面所说的古城耶路撒冷,包括橄榄山,其实他们的底线很可能是橄榄山的伯大尼,他们很可能要在伯大尼设立他们的首都。在谈判桌上他们得寸进尺,以色列只好让步说,好吧!我们本来是希望一个不分裂的耶路撒冷,现在古城我们分一半给你,分成基督徒的区跟回教的区。虽然这样以色列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阿拉法特说他要代表整个回教的国家,他希望能收回圣殿山的主权,那意思就是说这个圣殿山是我们的,这样问题就变得非常非常地棘手。
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他们空前没有这样让步过的,让步到一个地步几乎是国耻;但是
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可见问题的焦点不在土地、不在政治,问题的焦点乃是在于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就是有一天不只圣城要回来,而且还要重建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