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疑问的解答—2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方言这一样恩赐

可否详细解释一下有关方言这一样恩赐?

回应:

我在『肯定与否定』第一卷第二期写了一篇『五旬节的火焰』就是讲方言与灵恩派的事。你可以上www.lsmchinese.org 去看。底下我略微解释一下关于方言的事。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五旬节与哥尼流家的灵浸与说方言。在耶穌被捉拿之后,因为整个耶路撒冷城的人都弃绝耶穌,他们在彼拉多面前,齐声大叫﹕钉祂十字架!除去祂!门徒四散逃跑,到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连一个小使女的问题,都叫彼得心惊胆寒。约翰福音记载着,在復活的那天晚上,门徒虽然聚在一起,却惧怕犹太人,把门都关了。所以主耶穌来到他们中间时,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就是要他们惊恐的心能平静下来。后来,主虽然把圣灵吹到他们里面,作他们的内住生命,使他们也能来在一起同心合意的祷告了十天。这在主復活之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门徒在清醒的时候,总是争论谁大谁小。要祷告,肉体就不支睡着了。现在却有生命的灵在他们里面,他们居然可以同心合意的祷告了十天,这也是一件神迹,可惜,没有甚么人注意。

在整座耶路撒冷城里,除了这一百二十位门徒,其余都是不信的人,而且这些人在四十多天之前,还叫嚷着钉耶穌十字架的。五旬节到了,有许多散在天下各国的犹太人都回到耶路撒冷过节。若不是那从天上下来的响声,先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再听到这些加利利人,居然说起各处的方言来,恐怕没有人会转身去听彼得的。而彼得对众人所说的话是当时通行的亚兰文(即马可十五章三十四节,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喊的语言),绝不是众人不懂的方言,或所谓『天使的语言』。门徒因受了灵浸,都被圣灵充满,刚强壮胆起来,十二个使徒才敢在众人面前高高站起,而彼得也才放胆传讲基督,也才有三千人受浸,产生了教会。所以,五旬节的灵浸有两个方面的功用。对于信徒,是刚强他们,放胆传讲福音;对于不信的人,则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有神迹奇事,证明门徒所传的福音,不是一件普通的小事,而是有圣灵在背后作支柱的。因着有灵浸,神的经纶就得以行了开来。如果没有灵浸发生,门徒能否这么大胆的传,是否有这么多人相信,教会能否顺利产生,我们都不敢确定。但是感谢主,祂用圣灵的大能,印证加强了门徒的传讲,在这宇宙中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实体,就是基督的身体-神的教会。

外邦人受灵浸的需要

在哥尼流家中,我们看见灵浸的另一个原则。在五旬节和其后一段时间里,所相信的人都是犹太人。他们虽然相信了基督,旧约的律法和规条对他们都还影响至深。按照旧约里的规定,犹太人是不可以和外邦人往来的,不可以去他们的家中,更遑论对他们传福音了。所以,圣灵就先让彼得有三次看见大布里有百兽的异象,还要他去宰了吃。彼得自己也跟主辩论说,主阿,不可以。这些凡俗和不洁物,他从来都没有吃过。接着,就有人来请他去哥尼流家,彼得还不太相信,就带了几个犹太弟兄和他同去。正当彼得在讲说的时候,圣灵降了下来,叫哥尼流家中的人都说方言。为了要让犹太信徒知道,这些外邦信徒也得到了同样的灵浸。最好的明显印记就是说方言,因为那是门徒在五旬节,受圣灵浇灌时所经历的。

犹太人对外邦人的成见很深,所以,彼得一回到耶路撒冷,就有不少坚持旧约割礼的犹太门徒(按:割礼乃将犹太人与外邦人分了开来),指摘彼得,说他怎么可以进外邦人的家,还跟他们吃饭。由此可见,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若不是圣灵降了下来,还给了他们说方言的明证,连彼得都不会相信外邦人居然也可以同得救恩;而且彼得还有几位同去的弟兄,可为他作见证,他们也看见了这件神作工在外邦人身上的奇迹。所以,为了要把外邦人带进神的经纶,为了要拆毁那座隔断的墙,圣灵再次的浇灌在哥尼流家,把外邦人也带进了神的国度。因为神的经纶不只是包括犹太人,也包括了所有相信的外邦人,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

至于撒玛利亚人的先得了救,再由使徒按手领受圣灵一事,也与哥尼流家中之事类同。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和外邦人的混血(王下十七24),他们向来是被犹太人所瞧不起。在马太福音第十章,主耶穌差遣门徒去传福音时,吩咐他们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要进撒玛利亚人的城,叫他们要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因为主作事是有原则的,祂先把福音带给神的选民犹太人,再传给混血的撒玛利亚人,最后才是外邦人。在行传里,神的经纶行动的顺序也是如此,犹太人在第二章时得救,撒玛利亚人在第八章,哥尼流所代表的外邦人则在第十章才发生。所以,撒玛利亚人得救,也有门徒在五旬节的经历,也都有受了灵浸的明显印证,证明他们也得了同一个救恩。另外,使徒去为他们按手,也将他们这混血的半犹太人,与基督的身体联合了,叫他们与犹太信徒彼此有交通。

说方言

这个在灵浸之后而有的明显印证,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争论。连《大英百科全书》都有题到。说方言这事,古今中外,在许多外邦的异教里,都有发生过。可见说方言不见得是受圣灵浇灌才有的,受异教里的鬼灵附身,也可说方言。像在台湾乡下的乩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尤其有些灵恩派的信徒极力鼓励人说方言,而不顾手段,勉强人进入一种情绪兴奋、神志昏迷的情况,口中像念经一样,反覆地说同一句话,越念越快,直到舌头打转,胡乱发声了,他们就高兴了。对他们而言,这就算说方言了。有没有圣灵的降临,也不去管。在美国,还有灵恩派的领袖韩特 (Hunter)开讲习班,教导人说方言。他没有教人专心祷告以等候圣灵,却教人要鼓动感情,先随便讲,就好像抽水机的抽水原理,要先放一点水进去,才抽得出来。说方言也是如此,先随便讲,越讲越快,情绪也就高昂,自然就有方言从口里流泻出来。这样作法违背了圣灵作事的原则,悲惨者落入邪灵的控制下,较幸运的也没有经历圣灵的降临,只有人为的随口乱嚷而已,自欺欺人。我们承认说方言这项恩赐,在圣经里也有多次题到。让我们先来看说方言这件事在圣经里所占的地位及其发生时的背景。

在五旬节时

就以行传第二章五旬节时的场合来看,当时耶路撒冷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他们因着在几个世纪之前亡国了,被驱散在天下四方。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居住了几个世纪之后,都会说当地的方言了。(这里我们所说的方言,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家乡话,是有意义的方言。)在五旬节时,许多散居各处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过节。突然他们听见天上有一阵大响声,然后看见一群人开始说起话来,这些人可以看得出是来自加利利,却说着许多不同地方的家乡话。聚集的群众可以辨别出来,他们所说的至少有十五种不同的方言,而且听得出他们在讲说神的大作为。这么一来,众人就都被吸引了。于是给了彼得一个大好机会,可以传讲主耶穌。彼得这时就不说方言了,而是用众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讲说基督。众人听了彼得所说的,都觉得扎心,就愿意悔改受浸。在这里我们看见,使徒们开始是说方言,所讲的方言是各处的家乡话,讲述的内容是神的大作为。但是,在众人注意力转到门徒身上之后,就不说方言了,要不然,彼得所传讲的,没有几个人听得懂,也就没有几个人相信得救了。所以,我们看见,在五旬节圣灵的浇灌和门徒说方言,最主要的是吸引众人的注意力。然后,当彼得用众人听得懂的话传讲耶穌,圣灵就在人的心里作工,两下一配合,水到渠成,就有多人得救,而教会就产生了。

对外邦人

因着五旬节的圣灵工作,犹太信徒被带进了教会。但是基督的身体,还包括半犹太的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所以圣灵就继续作工,把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也带进教会。因为犹太人还带着深深的旧约思想,要证明救恩也是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的,受灵浸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受灵浸的最好印证,就是五旬节时使徒们所经历的说方言。于是在撒玛利亚人和哥尼流家,当圣灵降下时,这些刚被引进基督身体的新肢体也说了方言,也有同样的印证,证明神的救恩不再只限于犹太人了,基督的救恩是普及众人的。因此保罗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浸,成了一个身体。』所以,说方言的第一个功用是对不信的人,有一个超然神奇的事情来吸引他们。第二个功用是印证,他们所受的圣灵是同一位。

方言与其他恩赐的关系

保罗所题的恩赐如下﹕第一是智慧的言语。这里的智慧是论到基督-神深奥的事,神预定基督来作信徒的分。第二是知识的言语。把关乎神和主的知识传授给人。第三是信心。第四是医病的恩赐。第五是行异能(或神迹)的恩赐。第六是作先知,为神说话,把神说出来,所说的也包括预言。第七是能辨别诸灵。辨别在许多不同的灵里,有那些是邪灵,不是出于神的(参考提前四1,约壹四1~3)。这需要生命的成熟才能办得到。第八才是说方言。第九是繙方言。在这所列的九项恩赐当中,保罗把说方言和繙方言列在最后,因为它们不像其他前面几项对教会的建造那么有益处。

哥林多前书十四章的恩赐

到了十四章,保罗告诉我们,光有爱还不够,我们还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因为要建造教会,需要用恩赐来建造。那么在这么多项恩赐里面,那一项是最值得信徒追求的呢?保罗告诉我们,要羡慕能作先知说预言。在这里让我们来看一下,希腊原文的『先知』和『说预言』这两个字。希腊文的『先知』是prophetes,英文将它借用过来,就成了prophet;『说预言』是动词,其希腊文是 propheteuo,英文也把它借用了,成为 prophesy。所以『先知』和『说预言』这两个字是出自同一个字根,由两个字pro 和phemi 组成的。pro这个字有『在前、向前』之意,phemi这个字是『说』,所以两个字合起来,就有『说出那在前面或未来的事』,就是一般所用的『说预言』了。而因为这个人能预先说出在前面或未来的事,就称呼他为『先知』了。但是把这个字转成名词prophetes 时,就有『作为另一人的发言人』之意,也当作『被圣灵感动差遣的人,作为神的发言人』来使用。所以,先知实际上就是神的发言人,为神说话的人。而根据文斯的解经字典(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这个字还有forth (出来)的意思;这个字主要的意义是说出神圣的定旨。在圣经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神藉着『先知』替祂说话。就像以赛亚书有六十六章,但是在这六十六章里,讲到预言的,不到一半。而且这些预言,都是神把祂的旨意启示给以赛亚,要他为神向以色列人说,向攻打以色列的外邦人说的。所以,以赛亚固然可以称为先知,但称呼他为『神的代言者』或『申言者』更为妥当。所以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里,保罗列举恩赐时,两次题到『先知』,这项恩赐若繙成『为神说话』或『申言者』就妥当了,让人容易明白这个恩赐是『被神感动,为神说话,也把神说了出来』。因为神被启示,被说明了。当然,申言者有时也会说到未来的事,就是说预言了。

在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一开头,保罗鼓励信徒切慕属灵的恩赐,更要羡慕作『先知说预言(或讲道)』,这句话应该繙成『申言者为神说话』。教会要被建造,就需要有神的话语,将基督供应给信徒,这是教会聚会中最主要的事。而要能为神说话,就需要被神圣的生命所充满,当我们里面满了神,满了基督,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为神说话,也把神说出来了。试想,在聚会中,若没有人说话,神就得不到彰显。有人说了话,但是没有说出基督来,只是闲聊,那还是没有神。直到有人为神说了话,也把神说了出来,那个聚会就有神的同在,信徒都得了供应,而教会也得了建造(4),这就是说神的经纶又往前迈了一步。所以保罗要哥林多信徒都来羡慕追求这个为神说话的恩赐,好叫众人都能造就教会。(国语和合本圣经将此繙为作先知说预言,是相当害意的。)那些在聚会中说方言的,只顾到自己,造就了自己,其他信徒却没有得到造就(4~5)。那要造就自己的,大可学保罗,私下在神的面前,怎么说方言都好。但是在私下不说,来在人面前大说特说,那岂不是存心想炫耀?保罗说他愿意哥林多人都说方言,都在神的面前,被灵充满,但是他更愿意他们作『申言者』或『神的代言人』为神说话,把神和基督说出来,供应给其他的信徒(5)。他到哥林多人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就是将基督启示出来)、或知识(关于神和主)、或预言(为神说话、说出神来、也有将来的事)、或教训(教导神的真理),给他们讲解,信徒听不懂,那他所说的有甚么益处呢(6)?

保罗接下来,用乐器作比喻。如果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没有分别,怎能知道所弹所吹的是甚么?哥林多信徒说方言荒谬到了一个程度,就像吹无定的号声,没人听得懂,那些声音对别人是没有分别,没有意义的。保罗告诉哥林多信徒,舌头若不说容易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甚么呢?这就是向空气说话了(8~11)。保罗一再劝勉哥林多人,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按原文本没有恩赐二字),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12)。

他说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或心思祷告;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不论是祷告,是歌唱,都要用灵和悟性来作。保罗非常平衡,向神祷告歌唱,既要用灵,也要用悟性。神是灵,敬拜祂的,必须在灵里敬拜。但是哥林多人只顾属灵,不用悟性,就失去了一同敬拜神的目的。另一面,光用悟性而不用灵,则根本不是敬拜神了。在教会聚会中,为了要叫全体与会者得益处,我们应当用灵,也当用悟性,以人能明白的话来祷告和歌唱。不然,光用灵祝谢,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不明白所说的,怎么能在感谢的时候说阿们呢?感谢的固然是好,无奈不能造就别人(14~17)。保罗承认他说方言比哥林多人说得多,但是在教会中,他宁可用悟性,就是用心思来繙译,用自己和别人都听得懂的话,来表达灵的感动。虽然只有五句话教导人,却胜过万句没有人听得懂的方言(18~19)。保罗恳求哥林多信徒,在心志(原文为领悟)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哥林多信徒热中于说方言,所以在心志上、在领悟上,还是小孩。他们不像生命较成熟的信徒能够适当的使用心思,让心思来解说灵的感觉。

二十一至二十二节,保罗引用旧约以赛亚书二十八章耶和华所说的话﹕『主要藉异邦人的嘴唇,和外邦人的舌头,对这百姓说话…他们却不肯听』(11~12)。这样看来,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但是在教会聚会中,作申言者说话,不是为不信的人,乃是为信的人。在旧约时,当以色列人背叛离弃神的时候,神就激动外邦人,用外邦人的方言来说话。这在神是不得已的事,对于以色列人是一种惩罚。保罗在这里引用,表示哥林多人着迷于这些神奇的恩赐,已经离弃了神,因为说方言是为不信的人的。在教会聚会时,那是信徒聚在一起,都是相信的人了,还用方言,在保罗的眼中,那是说聚会的人已经到了一个不信的地步了。

然后,保罗说,所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若都说方言,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颠狂了么?因此,鼓励与会的人都在聚会中说方言是不正确的。但是若都作申言者为神说话,供应基督,或有不信的,或有不通方言的人进来,听到信徒所说的,心里的隐情就会被显露出来,就被众人劝醒,被众人审明,而俯伏在地,承认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这些不信的,或是不懂方言的,听到信徒都在为神说话,所说的他能懂,就像在五旬节时,彼得对众人传讲的一样,叫人听了扎心,就会信服。

哥林多的信徒在聚会中个个争先恐后,抢着说方言,会中乱哄哄的,谁也不知道别人讲甚么,自说自话,没有一点次序。所以,在末了,保罗说你们要一个一个的作申言者,为神说话,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劝勉。他说,申言者的灵原是顺服申言者的,为神说话的人不必被灵带进一种疯狂混乱的场面。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26~33)。最后,保罗再重复一次,要哥林多人切慕作申言者,为神说话。同时,他也知道说方言在恩赐上还是有其用途。所以,他说也不要禁止说方言,但是要他们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39~40)。

保罗的确是一位认识神心意的人,处处都为建造教会着想,他是一心一意要成就神永远的经纶。虽然哥林多人和其他教会比起来,可能是问题最多,情形最差的教会。但是保罗把他们摆在心上,这个属肉体、追求神奇恩赐的教会,叫保罗最最操心。他写了林前十六章,又写了林后十三章,加起来一共是二十九章。保罗写给其他教会的书信,没有一封是像写给哥林多这么长的。保罗叮嚀再叮嚀,嘱咐再嘱咐,要哥林多人从许多小孩的『玩具』中出来,回到基督,回到生命。只有回到神的经纶上面,教会才能被建造,基督的身体才能健全长大,一直达到基督丰满之身材的度量(弗四13~14),他们才不再作小孩,为波浪漂来漂去,而中了仇敌的诡计。就算保罗在最后没有禁止他们说方言,但是在林前,他写了三章(十二~十四),一共八十四节,一再的对付了说方言这事之后,他用缓和温柔的语气,再次劝他们,要叫他们从狂热混乱中冷静下来,回到神的经纶上面。若有人因为保罗暴露了说方言在各种恩赐中的地位,而强行禁止说方言,就像历史上的一些正统人士所作的,矫枉过正,反而伤害了这些生命还未成熟的小孩子,不小心就扼杀了信徒在属灵方面的自由。所以保罗很谨慎的再次嘱咐,不要禁止说方言,就是要保守教会的包罗性与合一,同时也说出保罗是何等深深爱基督身体上的每一个肢体,不愿有任何一个信徒因此跌倒。

我们看了林前十二到十四章的上下文之后,应当很清楚保罗对属灵恩赐,特别是对说方言这件事的态度。但是灵恩派信徒却有不少人将这段经文断章取义,我就曾遇见过。当保罗说,『我感谢神,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十四18)。他们就抓住这句话说,『保罗作了榜样,鼓励人说方言,越多越好。』但是,这一节的下一句是甚么呢?保罗说,『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十四19)。灵恩派信徒就不愿题这一句了。还有,保罗在末了说,『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十四39)。灵恩派就又说,『你看,保罗说不要禁止说方言。那些批评我们的人,不懂圣经。』但是这一句话的上半节是说,『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申言者为神说话』(原文),然后,保罗才说,『也不要禁止说方言。』

在新约其他书信中,我们也看不到这些神奇的恩赐。这可以证明,所有使徒们对这些神奇恩赐的态度了。整本新约圣经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要将神圣的生命分赐到信徒里面,叫他们在这生命上长大成熟,彼此建造基督的身体,来完成神的经纶。对于有利于这神圣经纶的,圣经里会一说再说。而没有正面积极价值的神奇恩赐,虽有其地位和功用,但是不要高抬它们,本末倒置,而影响了信徒的成长和教会的建造。

其 他

从语言学方面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用来作沟通而有的。语言学家承认,就是最简单的语言,也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字母,有母音和子音,作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成为可切分、辨认的语音(segmental phonemes),才能表达意思。像英文有二十六个字母,组合成三十一个或三十八个语音。数目的不同是因着不同地区的口音而有的。中文的注音符号也有三十七个,再加上四声,可以产生五十个以上不同的语音,所以中文可以算是相当复杂,却是非常达意的语言。就算最简单的夏威夷方言,也有十三个可切分、辨认的语音24,因为他们的生活较为简单,所表达的意思也比较简单。有语言学者将一些说方言者,在聚会中所说的录了下来,可辨认的语音,却不超过十个,连生活简单的夏威夷土着,所要表达的都不如,却有繙译的人繙出深奥的预言,和复杂的事物。这是不可思议呢,还是太离谱呢?灵恩派可能会说,这是天使的语言,或这本是神奇的事,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的。但是,行传二章里的方言,都是可辨认的家乡话。

在希腊原文里,当使徒或信徒说方言时,所使用的字是 Glossa,它是指舌头或一种语言。在行传二章六和八节,众人听了使徒们说方言,则是用dialektos,这个字日后就演变成英文里的dialect,是指家乡话说的。但因说方言这事在历史上所造成的争论,在神学研究方面,就以Xenolalia 来指说一种『说的人所没有学过的方言』,而以 Glossolalia 来指一种舌音,是没法相联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前者就是行传第二章里使徒们所说的方言,那是从加利利来的使徒没有学过,但在圣灵浇灌之后能说的一种神奇恩赐;而后者是灵恩派人士所强调的方言,其实这舌音不能算是一种语言,它与可辨认的方言或家乡话,截然不同。

保罗使用『天使的语言』一辞,在林前十三章第一节的口气,是称赞说方言呢,还是贬低呢?只要读一下那里的一两节经文,就会非常清楚了。另外,圣经中记载天使对人说话,都是说人能懂得的话,像天使对施浸约翰的父亲,对耶穌的母亲马利亚,都是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所以保罗所说的天使的语言,与万人的方言并列,再加上他说,『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鈸。』这是称赞呢,还是贬低呢?

繙方言也是一种属灵的恩赐。经常是有人说了很长的一段,所繙出来的,却是相当短,而且是经常的那几句。像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像你们要有信心,必见神的荣耀;像神将在你们当中行奇妙的事等等。若将所说的方言录下来,然后分别请那些自称会繙的人繙,十之八九,没有两个是繙的一样的。如果问他们这是那一种方言,也没有几个人能答得出来。这就不像行传里第二章时,那些聚集的人听到使徒们所说的,可以明确地把方言的来处说出来。

王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