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餧养主的小羊,牧养主的羊
读经:约翰福音二十一章十五至十七节。
本篇信息一开始要接续前两次的交通,继续说到运用灵方面的操练和学习。
用灵接触人,点活人的灵
我们的灵是我们接触神的器官,所以我们接触神、敬拜神、享受神,都必须用我 们的灵。虽然这灵好像与我们外面的人无关,可是我们的行事为人妥当、不妥当 ,实在说来,都与我们的灵有关。就连中国的儒家都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明德就是灵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灵若不强,就容易鬆懈、放肆;但他的 灵若刚强,全人就会受约束,容易紧起来。譬如,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别人 劝他要理智一点,不要太动情感,那是因为他已经不受约束,没有理智了。在中 文里,理智是一个很难解释的辞,理是比较属于头脑的事,智却是与人最深处的 灵有关。知识是头脑的,智慧是灵里的。所以理智这个辞,不仅关系到人的头脑 ,也关系到人的灵。
所以当我们出去开展,和人来往、谈话时,若不在灵里,就容易闯祸,没有分寸 ,不是不及,就是太过。但我们若活在灵里,就会庄重、有分量,说话也能说的 得体。你不要认为我们平常的为人处事,也不是敬拜神,就与灵没有关系。我们 要认识,灵是我们全人的最中心,这最中心的部分若有问题,外面一定出事情。 比方说喫饭这件事,无论中外都有一些礼节,如果我们是一个活在灵里的人,就 不需要这些外面的礼节,也自然会表现出一种中规中矩,虽然静默,却是很有分
量的行为。
此外,我们不是办教育,也不是办体育,乃是办灵育,这完全是灵的故事。所以 我们接触人,和人谈话,若不运用我们的灵,那就没有办法碰着人的灵。有一件 事很奇妙,就是我若是笑着来见你,就很容易牵动你笑的器官,使你也笑起来; 我若是流泪的来见你,就很容易牵动你流泪的器官,你也会跟着悲伤起来。所以 ,只有我们用灵的时候,才能点活别人的灵。
当我们出去叩门传福音,和人讲『人生的奥祕』,也是有两种讲法。一种是从灵 里讲,可能头一两句还不一定能摸着他的灵,但你在灵里继续说下去,就会摸着 他的灵,使他的灵被点活。另一种是在头脑里讲,你动头脑,他也动头脑,末了 就演变成一场辩论。一个人平常头脑已经用的够多了,你应该把他从头脑里带出 来,使他能用灵敬畏神的话,而不是给他许多理论征服他。这就需要我们一直操 练用灵说话,使人虽然看见你年轻,但听见你的说话,就觉得你不平凡,因为这 不是从一个人的头脑里说出来的,乃是从他的深处说出来的。你这样用灵时,就
能摸着别人的灵。
最近我在新路的生活与事奉的信息里,交通到四个重点。第一,每早晨要復兴, 每天过得胜的生活。第二,接触人,和人有家聚会。第三,有排聚会。第四,在 区聚会中申言。今天大家在这里受训,就是训练这些:生活要復兴、上升;接触 人、家聚会;排聚会,要在灵里;召会聚会要申言。
餧养、牧养主的羊
在约翰福音第二十一章里,主曾三次问西门彼得是否爱祂。当彼得回答爱祂的时 候,主就嘱咐他要:『餧养我的小羊…牧养我的羊…餧养我的羊。』(约二一15 ~17。)许多人常分不清主这三次嘱咐的话。主第一次是说餧养。这里的小羊是 指非常小,刚生下来的小羊。它还不需要牧养,只需要餧养,就是拿草放到它嘴 前餧它。等到羊长大了,也能成群了,就需要牧养。因此,彼得在彼得前书五章 说,『务要牧养…神的群羊。』(2。)第三次主又说到餧养。这给我们看见,并 不是成群的羊就不需要餧养,它们仍然需要餧养,需要粮草的供应。今天的家聚 会,排聚会就与餧养、牧养主的羊有关。
如今你们的生活要晨晨復兴,日日得胜,这并不太难,只要你们有心,肯花一些 时间就可以了。但接下来的三件事,家聚会、排聚会和预备申言,就不是那么容 易,需要许多的学习。
到家聚会中餧养人
我们去家聚会,若是一起首就想帮助新浸的弟兄姊妹过復兴得胜的生活,是很不 合适的,这就好像你用大学的课程去教幼稚园的小孩。他只是一个刚生下来的婴 孩,不懂得甚么叫復兴、得胜。所以,我们就需要运用灵,和他有一些合式的谈 话。但这其中非常有讲究,谈得不得体,就误事了,所以需要非常的注意。
无论是家聚会或排聚会,都有它难作的点,但原则是相同的,就是没有办法太定 规,但又不能没有定规。好像无轨电车,虽然没有轨道,但也不能随意往来,车 顶上仍然要联着电线。因此你对一个新受浸的人,不能任意对他讲甚么,这样可 能会引起他的兴趣,但对他基督徒的生命,却没有多少帮助。
基本上,初生的婴孩最需要的就是餧养。从经历上说,有时一个刚受浸的人,可 能还没有完全生出来,我们还得帮忙,把他生出来。譬如我们用『人生的奥祕』 向他传讲,他也接受,也祷告了,在你看可以给他受浸,你就为他施浸了,但可 能他里面还没有和主接触过。好像电灯、电线、灯泡都装好了,但没有接上电源 。所以我们带人得救最关键的点,就是帮助他里面和主接上『火,』里面被主点 活。我们有的人的确有这种经历,听了福音受浸了,也会祷告,又有聚会,也读 圣经;但总觉得他还没有被点活,没有和神的灵接触过。因此,他的得救还是外 面的,不是里面真正的得救,因为他还没有活过来。这是按着我们的经历说的。
我在上海的时候,认识一位弟兄,和他相处了一、二十年,但都碰不着他的灵。 有一次我问倪弟兄这是怎么回事,他说,『恐怕他得救了却没有重生罢!』按真 理说,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但我们和他相处了这么久,却碰不 着他的灵,所以倪弟兄说他得救没有重生。
从一九四三年我看见生命树的亮光开始,我的讲道、写作就脱不开生命和灵。我 写的诗歌第八首:『父阿,你是万灵之灵。』歌辞中就有三十八个灵字。许多基 督教的传道人讲了许多篇信息,却没有题到灵。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人里面的灵 必须和神的灵有过接触,才是个真正得救的人;若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就有问题 ,我们总得和神的灵有接触。这是我们去作家聚会的基要元素。
每一次我们去和新受浸的弟兄姊妹聚会,都要碰着他的灵,根据这一点来帮助他 。生命课程可以作我们的凭藉,但不能硬性的使用,要有所斟酌,用其中某一点 或某一段,是否能碰着他的灵,再根据所碰着的灵,给他一点开启、启发。一个 人受浸以后要和他有长的谈话,你在谈话之间要告诉他:『我们里头有一个灵; 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作我们的救主,祂从死里復活,就成了赐生命的灵,为 要住在我们的灵里。这样二灵就相调成为一灵。』一定要给他讲这个重点,开头 他可能是用头脑听,但讲来讲去,就带他碰着灵了。这种交通也一定要根据你有 这个经历。你若没有和这灵接触的经历,就无法这样作,但你若有这样的经历, 你一讲他就通了。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去作家聚会,一定要碰着他的灵,启发他 的灵,点活他的灵。
接着,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启发他,告诉他,我们需要呼求主,祷告主。祷告不仅 是哀求祂,要祂为我们作甚么事,祷告乃是一种呼求,呼求主耶穌。我们这样的 呼求不仅是从口中,乃是从我们的深处,就是从我们的灵里呼求。我们的灵是我 们呼求主的源头,要从灵里呼求:『哦,主耶穌!』这样,我们就会有感觉,里 面不同了,因为这个呼求使你碰着灵,也使你运用你的灵。
过几天,你再去看他,问问他有没有呼求主,呼求主有甚么感觉?然后再进一步 摸他的生活。以打牌为例,问他得救以前是不是喜欢打牌?得救以后这段时间怎 样?他若是回答,好像得救以后兴趣没有那么浓了。你就进一步问他为甚么,他 若说不知道,你就告诉他,因为你常常呼求主耶穌,祂会给你感觉,使你不再像 以前那样喜欢打牌。还不仅如此,你越呼求主,祂会进一步来摸你的打牌,使你 觉得有罪,觉得污秽。我们根据这个原则来带领人,这才是餧养。因此我们去家 聚会,乃是根据我们得救后生命的经历,再配上圣经中真理的话语,才能对新人
有合式的餧养。
明年元月将要开始福音化台湾的工作,我们相信登门造访传福音一定成功,但在 带人受浸时要注意,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受浸完之后设立家聚会倒要快,而 且越快、越密越好,最好能今天一次,明天一次,后天也再加一次,我们不断的 餧养他,他就必能在生命上长大。
在排聚会中牧养人
排聚会乃是为了牧养主的羊。因此,排聚会不仅有养还得有牧。首先要把三、四 个家聚在一起,然后不仅是对一个人讲,乃是对一群弟兄姊妹讲,这就不仅是餧 养,也要有牧养、带领和教导了,这些都要根据我们生命的经历。
在排聚会中不仅带他们呼求主名,还可以带他们祷告。你可以带领他们根据里面 的感觉来认罪。这就不仅是餧养,乃是牧养了。或许在祷告时,主就光照他,从 前对妻子的态度不好,你就要带他快快向主认罪。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带他,再找 一个机会向妻子道歉。他也许会觉得不好意思,这就需要我们的牧养,说些话带 领他。你可以说,『按着我们作人来说,向人道歉的确不太好意思,但是我们都 得救了,大家都是主里的弟兄姊妹,也是主的羊,我们和世人是不同的。世人不 好意思,就不去道歉了,但我们得救后,虽然不好意思,还得去道歉,不要太顾 到我们的脸面。』这样,你就是在牧养他,也帮助他在生命上长进。
因此在排聚会中的牧养,不一定是照着生命课程、真理课程,乃是照着我们得救 时的经历,怎样遇见主,怎样在一件一件事上受主的带领,这些才是排聚会的材 料。你们有生命的经历,再配上真理的发表,就成了我们去牧养小排的『真理课
程。』
然而餧养和牧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像学小提琴,是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 练成的。所以,我们现在也需要天天学怎样作家聚会,排聚会,也和弟兄姊妹一 同研究,怎样在接触人时碰着人的灵,怎样使人学会用灵接触神,这些不仅在开 展时能用得上,就是在我们一生的事奉中,也是受用不尽的,盼望我们都能一同
学习。
在召会的聚会中申言
此外,我们还需要操练在区聚会中申言。有的区是在周间先经营主的话,先预备 好一篇三分钟的申言稿,到了主日就可以起来为主说话。这样的实行不错,因为 人不是神,神作事是创造的,从无到有一下子就成了,也不需要改进;人是学习 的,需要改进、进步。譬如,我们要完成大学的学业,从小学、国中、高中到大 学,至少经过十六年的学习。因此我们要说主的话,也需要有学习和操练。
早在一九三七年倪弟兄就已经看见,主日早上一人讲,众人听的讲道聚会,乃是 随从外邦的风俗,他很愿将主日讲台去掉,但当时想不出甚么可以顶替的。他就 建议,主日早上弟兄姊妹都去传福音,晚上大家再一同来擘饼。但是大家已经习 惯听道,要大家去传福音,他们没有负担,也没有兴趣。因此这种实行在当时不 成功。又过了十年,到了一九四八年,倪弟兄在鼓岭山上施训时,又在『教会的 事务』中重新说到这点,但是仍然走不出一条路来。
如今我在这里不顾万难,实行新路,因我觉得这事早晚都得作,这一代不出这个 代价,总有一代要出。但我是谨慎小心,如履薄冰,我没有很快的与台北召会交 通,要把大聚会的门关掉,我乃是从一九八四年十月到一九八七年十月,经过了 三十七个月的时间,直到去年十一月全召会过节的时候,才把主日的大聚会停了 。因为我们稍微有一点把握,有一个可以顶替大聚会的实行。此后我里面更是有 一个重担,如果顶替的不好怎么办?就在这勉强顶上去的过程中,又经过了十几 个月,我就发现非加强申言不可,若无申言,聚会就空洞,空洞就失败了,新路还是不能成功。
林前十四章二十六节是倪弟兄点出来的,当时他点的非常强,要废除一人讲众人听的聚会,而要有互相性的聚会,彼此说,互相听。但这件事讲起来容易,历代 也有人作过,但都没有成功。林前十四章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慢慢的光就出来了 。一节说,『你们要追求爱,更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尤其要切慕申言。』切慕不 仅是心情上的切慕,也是行动上的追求。好比你切慕能得博士学位,但你若只是 一直切慕而没有行动,那你即使切慕了几十年,也不会得着。所以你若是切慕得 博士学位,就该努力读书,读书就是一种的操练,使我们能通过考试。因此,切慕是一个动机,使我们愿意出代价努力学习。切慕申言就是如此。从前我们以为 申言是一种从天而降的恩赐,像说方言一样。但我们从经历中看见,申言是可以 藉着操练来学习的,好使我们一开口就能为主说话,并说出主,把基督供应给人。
当我们申言时,我们一定要动我们的灵,才能点活别人的灵;并且也要注意说话 的声音,太高的要拉低一点,太快的要放慢一点,太小声的要升高一点,总要能 使别人听得清楚,不要太宝爱你的喉咙和脸面,免得别人听不清楚你的声音。不 妨几个人在一起,你讲一段,我评;我讲一段,你评。一面操练声音的高、低、 快、慢,一面学习一开口就从灵里说话。
此外,关于申言的内容,现在台北各会所都有响应。例如一会所,他们把约翰福 音一章的经文、注解、和生命读经,分成六段作成一周的追求材料,弟兄姊妹六 天就读这些,到了周六,就把这些材料浓缩成三分钟的申言稿,到了主日聚会时 ,大家就操练申言,一人说一段。我信这样操练,起头时可能还不太成功,但过 了两个月,等你们下乡开展时,申言一定会大有进步。
四件要紧的事
你们出去开展时,一定要会作这四件事。头一件事就是叩门传福音,那定规会带 人得救,人得救之后,第二要有家聚会,第三要有排聚会;当人数慢慢增加到三 十几位时,就可以有召会性的聚会,到了这种聚会中,我们就要一同申言尽功用 。有叩门传福音,家聚会,排聚会,并达到申言的实行,开展一定成功,当地也 就有了召会生活。往后较年长、老练的同工,每个月就可以到已开展的地方,把 临近四、五个地方的召会集合在一起,开一次特会,一个月一次,十二个月十二 次特会。相信这样供应出来的召会,必定新鲜、活泼、成长的速度也快。这其中 的关键就在于你们出去开展时,这四件事实行得如何。所以你们在这些日子要积 极、加紧的操练。
李常受弟兄于主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三日讲于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