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工人问题
壹 工人的兴起
我们第一件要来看的事,就是工人是如何被兴起来的。工人的兴起,主要的是从两面来看。
第一面是发生在有聚会的地方。在一个有聚会的地方,若是其中有一些弟兄们有负担出外作工,他不单要个人在神面前负责,并且需要得到他所属的聚会全体弟兄姊妹的同意。这就好像一根指头若要动,不能立刻单独的去动,必须让全身带着他一齐动;只有得到全身同意时,他才能动。今天我们看见基督乃是教会的头,故此教会就是祂的身体。在一个没有聚会的地方,因为没有身体的显出,故此个人可直接向神负责。但是甚么时候一个地方有了聚会,甚么时候就需要弟兄姊妹的同意。正如行传十三章,在安提阿开始有了聚会以后,圣灵就藉着身体打发保罗和巴拿巴出去作工。
第二,在一个没有聚会的地方,情形就不同。假若有愿意出去作工,而当地又没有聚会,那他自己就得直接在主面前负责。在行传十一章,我们看见安提阿的教会还没有出现,故此保罗和巴拿巴能直接在神面前负责。及至后来教会产生了,圣灵就藉着身体差派先知和教师出去。到了那时,保罗与巴拿巴的工作,就不单是在神面前,并且也是在身体里。在那里,门徒按手在保罗与巴拿巴身上,打发他们出去。按手在这里乃是表明同情,表明联合。藉着这个按手,全体弟兄就联合在保罗与巴拿巴的出去上。他们二人的去,就是全体的去。这个按手与今天按立牧师的意义不同,今日的按立乃是一种人的遗传,是圣经中没有的。
保罗与巴拿巴自安提阿被打发出去后,乃是为着作圣灵所差派的工作。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向外布道游行。在这个打发里,圣灵有绝对的主权。一个教会单凭自己不能打发人出去,必须是圣灵先有发言,然后教会才能打发。教会的打发不过是执行圣灵的命令,印证圣灵的行动而已。
行传十五章四十节题到另一次的外出,在这节里我们看见保罗与巴拿巴的脚踪的分开。保罗题议出去,巴拿巴坚持要将马可一同带去,而保罗则认为马可不适宜同行。在二人中间就有了一个争执。在这争执中,巴拿巴决定带着马可同去,保罗则与西拉走另一条路。四十节说,『保罗…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这就是两人分别的地方:保罗是在身体的打发里出去的,而巴拿巴则没有身体的打发。保罗有弟兄们把他交在主的恩中,巴拿巴则没有。在这件事上,身体乃是站在保罗一边的。所以你看见,十五章以后巴拿巴就再也没有被题起了,圣灵在这件事上印证了身体的打发。
马可在这里是被动的,他只是一个青年的同工,是学习的,所以他的责任没有巴拿巴大。以后你看见,马可又被神恢復,再被神带回到工作中来。而巴拿巴呢?却是一去不返,再没有题到他了。若有人说,『既然某人能作,我不是也能作么?既然某弟兄能到某地方去,难道我不也能去么?』你要小心,那个弟兄的去,是在身体的打发里去的,而你的去可能是自己的去。分别就在这里,你不要说,『神能用他,也能用我。』神能用他而不用你,因为他是在身体的打发里去的。不要说神不能把我们放下。神能把我们放下,正如祂能把巴拿巴放下一样。你看使徒行传的记载是顶清楚的,在那件事以后,圣灵再没有题巴拿巴了。
所有的工作,虽然可能由工人个别去作,但都是在身体里行动的。五旬节的时候就是这样,行传二章十四节说,『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高声说…。』这里的『站起,』原文是多数的,而『高声,』则是单数的。虽然是一个人说话,但是有十一个人是站在后面的。故此我们要看见,我们作工时,必须有弟兄们作我们的后盾。
在这里就需要我们学习顺服的功课。不单受差遣的人需要学习顺服,差遣人的更需要学习顺服。只有在顺服的灵里,人才能认识圣灵的声音。任何的工作,都不能以赞同为标准,而必须以顺服为标准。不是说因为你赞同某弟兄出去,你就打发他出去。有许多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赞同某弟兄的主张,但我们还该让某弟兄去作,问题不是赞同与不赞同,问题是顺服或不顺服。只有在顺服的人身上,圣灵才有出路。
工人一被打发出去,他就是使徒。使徒就是被打发的工人。保罗乃是一个使徒。使徒与长老的分别是在那里呢?按着圣经来看,长老是不移动的,而使徒是移动的。长老是为着一地而设的,而使徒是为着全体而有的。保罗从来没有作过长老,只是使徒;而彼得与约翰则既是长老,又是使徒。他们在耶路撒冷时,就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然而除了作耶路撒冷的长老外,他们还是使徒。因为他们是长老,所以他们就有监督的权柄。至于使徒,他的责任只是作所受托付的工作而已,他们并没有监督的责任。盼望大家能分清楚:说长老时,是指一地说的;而说使徒时,是指全地说的。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可能有这两种身分,一面负当地监督的责任,一面又负各地工作的责任。就如在弟兄们中间,我的工作一面是为着各地的工人,而另一面在上海这里,我也与上海的弟兄们一同负责任。
贰 工人的审定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工人?我们如何去审定一个人是不是工人?
第一,工人必须要有恩赐。恩赐有许多种,传福音是一种恩赐,作先知又是一种恩赐,作牧师或作教师又是另一种恩赐。不同的恩赐,是为着不同的功用。传福音的恩赐,是为着对外人的。教师的恩赐,是为着断定道理的。牧师的恩赐,是为着牧养人,叫信徒灵命得培养、得长大,并帮助解决各种个人问题和事情的。
以上的各种恩赐,一个工人具备得越多越好。但每一个工人起码也需要有一种恩赐。
那么怎样知道一个人是否有恩赐呢?假若你有恩赐,与你一同聚会的弟兄们应该能见证、能印证。故此恩赐的审定乃是在于身体,身体能感觉得出。你有一个传福音的恩赐,身体能感觉得出;你有一个教导的恩赐,身体也能感觉得出。当然即使你不是一个专以传道为职业的,你也可以有以上的几种恩赐,你也可以作他们所作的工。这些恩赐是工人所该有的,却不是他们所独有的。
许多人以为在一处作不了工,就可以转换一下地方;说不定在别处可以作工。事实上,问题不在乎地点。你在一处不能作的工,在别处也不能作。问题是你究竟有没有那种恩赐。没有恩赐的人,到那里也没有恩赐的。
第二,一个工人虽然有了恩赐,假若他的生命不好,还是不能作工。作工不光是在乎恩赐,也是在乎恩典;不光要有足够的恩赐,更需要有充分的恩典。工作的结果如何,不但与工人的恩赐有很大的关系,与工人本身的生命更有直接的连带。一样的工作,在不同恩典的人身上就显出不同的结果来。一个工人身上的恩典如何,他所作出来的│也如何。不是说一个没有恩典的人不会带人得救,可能他很能带人得救,很有传福音的恩赐,只是若在他身上没有生命,则他工作越多,拆毁越多。今天有许多工人,一面自己作工,一面又自拆其工,其原因皆因缺少生命的缘故。
行传十六章二节,弟兄们都称赞提摩太;所以到了三节,保罗就要带他去。这乃是弟兄们的见证。提摩太不单在一地被印证,至少在两地被弟兄们印证。假若你在主面前的光景实在是好的,恩典是够的,与你一同聚会的弟兄们一定能为你作见证。不单那些属灵的弟兄能为你作见证,就是那些不属灵的弟兄们,也不能不为你作见证。
参 工人与聚会的关系及地位
按照圣经来看,一个聚会中应有三种的人:第一种是在教会中信了主的人,这是一个聚会中最基本的人。每一个在教会中的人,至少都是属于这一种人。第二种是服事物质上工作的人,他们所作的工作都是在庶务方面的,譬如代弟兄姊妹办理各种事,管理聚会事务的安排等等。这班人乃是圣经中所称为执事的,有男的也有女的。第三,除了以上两种人外,另外有几位弟兄,他们的工作乃是负责聚会中一切主要事情,例如:带领聚会、决定事情、对外来往、对内照顾等等。这班人就是圣经中所说的长老。
以上三种人,都是一个聚会中所应当有的。在这里并没有工人,工人在教会中并没有太上的地位。工人既在教会中不是另一种人,他就必定是以上三种人中的一种。他在聚会中,不是成为第四种人,乃是作那三种人中的一种人。
这三种人的关系,可以用一个例子表明出来。假设在一个地方,弟兄们需要盖建一座聚会的场所,起头的时候先得由长老们出主张、定事情;等事情决定好后,就由长老们通知弟兄们,再将各种不同的责任交给庶务,再由庶务请作有关职业的弟兄姊妹们来进行这件事。工人在这里,只是配上他那一分而已,他顶多不过是去作他能够作的一分工,他并不能支配整个工作。他与其他信徒的不同,只在于他能多负一些担子而已。这就是工人与地方教会之间的关系。
至于工人的地位,就是从前使徒的地位,他们有使徒的工作,却没有使徒的权柄。但是另一面,一个工人若在神面前有某种的托付、负担或工作的时候,教会应该在这些事上表同情,并加以扶持。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一个例子,说到使徒有甚么负担,而教会不赞同,或者工作需受到教会的管辖的。若是这样,神的工作就会大大的受到阻碍了。
肆 少年工人与老年工人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上,少年工人与老年工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呢?根据圣经看,后进来的工人总要顺服先进来的工人,年少的总需要顺服年长的。像保罗很明显的是带领着西拉、提摩太、提多、阿尼色弗等,后者都是很清楚接受保罗的带领,并且顺服保罗的。
今天在公会中有两种的情形,其一就是工人完全受在上的人支配、束缚,一切的决定出于人意;另一极端则有所谓自由布道的人,他们个人独来独往,喫自己的饭,传自己的道,不受任何人的约束、管辖。这两种人都不认识主。第一种人把主权放在人的手中,这种人没有主;第二种人把主权放在自己的手中,也是没有主。若是将全权都交给主,则我们必须打破以上两种的极端。工人不能在钱的事上受人管制,也不能以主的权柄交给别人。
行传第八章告诉我们:彼得和约翰是被教会打发到撒玛利亚去传道的。他们的行踪,乃是受到教会的约束。每一个工人,都是一个受约束的人。许多人以为他是一个无人管辖的人。他们误认为一个属灵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约束的人。
对于少年人的成全,圣经中并没有神学院。虽然旧约曾经有人办先知学校,只是并没有产生先知。读神学不能叫一个人成为工人;工人的训练,乃是藉着跟随与顺服得来的。
提摩太、西拉、乃是跟随保罗的。所以,在圣经中只有学徒制度,而没有学生制度。一个少年的工人,若不能在顺服这件事上学好功课,就在任何其他的事上也不能学好功课。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每一个少年工人,都必须在神的手中,经过一番大压迫方能成为有用。每一个能被神用的人,都是一个经过严格对付的人。你从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信中可以看见,保罗对少年工人的教训是何等的严格,他一点没有随便,一点不对提摩太放鬆。
伍 少年工人的讲道
今天教会中许多时候出事情,皆是因有许多人想要多得恩赐,但却得不来。他们以为自己是那个恩赐,而事实上却不是那个恩赐。故此事情落在他们手中,就给他们弄糟了。并不是他们不想把事情作好,而是他们没有那一分,能将事情作好。这就如一个只有教师恩赐的人,只能作他那一分的工作;他只能断定圣经的真理,只能去维持这真理,发现新的真理,他不能作别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个只有传福音恩赐的人,也只能作他传福音的工作,他不能代替教师去教导真理,也不能代替他去断定真理。他只能作他分内的工作。问题是今天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站在自己的地位上,满意于自己的地位。作传福音的总喜欢作教师,作教师的又羡慕作传福音的,每个人总是羡慕自己所不是的。这些都是肉体,是天然人的一种倾向。在基督的身体上,每个肢体都有它不同的用处,耳不能代替眼,眼也不能代替耳。纵使你能将耳朵放在眼上,耳朵还是耳朵,它还是不能看见的。所以这里就说出,站稳自己地位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站在自己的地位上。
少年的工人在个人方面,不单要顺服年老的工人,并且需要知道,神叫你站的是何种的地位。当你认识自己所该站的地位时,你就不会落在肉体里,如此在工作上就能蒙拯救了。当然,假若一个年少的工人真的是有教师的恩赐,而在他周围老年的工人,并没有这个恩赐,在这种情形下,当然老年的也需得顺服那年少的,接受他的那分恩赐。然而每一个年少的,总应该可以找着比他更老练的,和在他前面的人来学习顺服。总有一些更老的工人,是他可以顺服的。保罗告诉提摩太,要思想他所说的话,『并知道是跟谁学的。』提摩太需要去找出他是跟谁学的。他要去找出他前面的工人来。
一个少年的工人,必须学习接受无理的对待。他必须认识何谓无理的顺服。真正的顺服都是不讲理由的,一讲理由就没有顺服了。在神的工作里,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单独的,也没有一个人是不需要顺服的。不但少年的是如此,就是老年的也不例外,我们都不能单独。即使神真的藉着某弟兄发现一个新的真理,这个工人也不能就此单独行动,他必须是在彼此顺服里往前。
陆 工人的信仰
对于主的工作和神的位格,所有的工人都必须有共同的信仰。这些基本的真理,是我们需要共守的。假若有任何一个工人在这些大原则上错了,长老就可以阻止他们工作。对于某些主要的真理,必须要有正当合乎圣经的解释,在这些解释上众人必须相同,许多经节的正确解释,皆已由别人查出来了,我们只需要从别人手中接受过来,不需要自己加上甚么。读圣经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简单接受神所说的话,不加上自己的意见。我们读经时需要问:『神说了甚么?』而不是问:『神为甚么这样说?』这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公民,不需要问为甚么有这条、那条法律,只需要问甚么是国家的法律。我们所应该问的是What(甚么),而不是Why(为甚么)。对神的命令,我们的态度不是明白的问题,而是顺服的问题。
今天因着各人在神面前的行为不同,就引出对圣经不同的见解来。拿受浸的事作个例子:许多人是原先已经受了滴水礼的,所以他来读圣经的时候,就给他读出滴水礼的道理来了。他的道理乃是由于他的行为而产生的。一个人在神面前的态度,与他对圣经的解法是大有关系的。许多人来到神的话面前,不过盼望找出能称义他行为的规条,他们的目的乃是把神的话变作一些符合他们的律法。故此,他们对圣经的解释,皆是为着自己。一个未经十字架对付过的人,乃是一个不能读圣经的人;只有经过十字架的人,才能正确的读圣经。
柒 工人的需要
现在来看看工人的需用。首先要题一题的,是信徒的奉献问题。信徒的奉献不单是为着供给工人而已,信徒的奉献乃是为着供给为主工作的人。换句话说,不是因为某人是一个工人,所以要奉献给他,乃是因为他是一个为主作工的人,所以奉献给他。他个人如何是一件事,他有没有作工是另一件事。只要他为主作工,他就配得到供应。问题不是他有钱无钱,问题是他有没有作工。假若他作工,他就配得供应。这就如同付车资给人力车夫一样,我们不会问这个车夫究竟是穷呢?是富呢?他穷也好,富也好,与我们无关,只要他作过工,他就应得工资。一个人不能说,因为某工人有钱,就可以不供给了。与司可福先生(Dr.Scofield)同工的Bright弟兄,曾经一次有人想奉献给他,只是那人听见在旁有人说,主能顾念他的需要了,因此就将那奉献收回去,而Mr. Bright也就因此没有钱用了。信徒的奉献并不是因着工人穷苦,若因穷苦,而有所供给,那个不是奉献,那是施舍。
奉献是一个蒙恩的人起码所当作的。一个蒙了恩而不奉献的人,乃是一个在神面前没有用的人。人蒙了恩典,应该有一个结果,就是将自己一切奉献给主。蒙了恩典而不奉献乃是一件不正常的事。凡是心被神摸着的人,他的钱袋定规是断送上去的。一个人不可能心被神摸着,而其他东西不被神摸着的。奉献是叫我们一切都让神摸过,只有当神摸过我们时,我们身上才能有爱流露出来。一个人若没有奉献,在他身上就定规没有爱的流出。
今天世界上只有两个神,第一是玛门,第二就是真神。我们若不是爱神,就是爱玛门。只有当人爱神的时候,他的心胸才会被扩大。最能扩大人心的,就是将钱拿出来。我们这里有一位信徒,以前在某礼拜堂聚会了二十年,从来未与任何一个人点过头,后来他奉献了,你看见他这个人就改变过来了。我以前很害怕向人报告奉献金钱的事,但今天我转过来了,我看见这乃是叫人得着恩典的一条路。一个人越奉献,他就越是一个充满恩典的人。以上这些话是为着全体说的。
现在我们看看奉献的处理。从聚会中收来的款项,应该抽出一部分来供给本地的工人,和别处的工人。这乃是表明交通。保罗在腓立比第四章,称赞腓立比人在这件事上的恩典。他们不断的在钱财上与使徒有交通。哥林多人的情形则刚好相反,他们因为与保罗的交通发生了问题,所以保罗宁可亏负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也不愿意用哥林多人的钱。为甚么不愿意用呢?因为交通出了问题。那里有交通,那里才有奉献。
感谢神!叫上海的弟兄们能在这事上有恩典。你们外地的工人不要误会,以为上海教会发了财,所以钱一直送出去。上海教会之所以能有力送款出去,因为上海的工人少受本地的供应,故此多能送出去,这是上海教会的恩典。
送给个人的款项,最好由奉献的人用纸包好,写上工人的名字,放在奉献箱里,然后由开奉献箱的弟兄亲自交给受款的人。
捌 工人用钱的方法
第一,不要叫人知道工人是穷的。工人是因信而活,不是因慈善而活。叫人知道自己贫穷,而盼望从此得到供应,乃是一件羞耻的事。工人接受弟兄们的供应时,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一个工人接受弟兄的钱,乃是代表神接收这弟兄的奉献,他是站在神一边的,代表神的,故此他不能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保罗在题到这件事时,他给人的印象是叫人敬重的,是有体面的,这是每一个工人所该有的态度。
第二,在同工之间,无论任何一个多得供应时,即须将有余的分送与其他同工。不要怕如此作会叫人误会,以为你富有,以为你发财。另外,为着个人家庭之生活需用,有时也需要短期性的积留一些存款,这也是合乎圣经的。箴言有这样的教训,要我们这样作。
第三,用款需要有计画。许多人有钱的时候,就多买无用之物,这样的行为会阻止神的赐给。用钱需要有计画,要有预算,甚么东西要买,甚么东西不要买,都要好好的先在神面前考虑。不要随便买物,更不要浪费金钱。
第四,工人绝不可以借债。一个神的工人,必须宁死也不向人讨钱。假若他没有信心能应付他的生活,就应该去作别的事情养活自己。他若有信心神会养活他,就不要向人伸手。
玖 吗哪的原则
神今天乃是要我们按着吗哪的原则行事。吗哪的原则就是『多收的没有余,少收的没有缺。』这不单是旧约的记载,新约圣经也是这样告诉我们。有余或有缺,同样是不对的。假若一个聚会里有些弟兄不能度日,无法维持生计,或教会或个人都需要帮助他。对失业的弟兄们,教会不能坐视不顾,必须给予全力的帮助。但这并不包括那些不肯作工的人。不肯作工的人,不能帮助他们;只有肯作工的弟兄,才能帮助他们。此外,若有弟兄作工所赚的钱不足应付,则教会亦须帮助,薪水太低的人也是如此。使徒们在教会初期就是作这些的工作。
帮助的次序乃是先顾及聚会中的弟兄姊妹,以后才接济外面的穷人。信徒自己家中倘若有极亲的人有需要,则得首先照顾自己亲人的需要,以后才顾到其他人的需要。
没有详细想过,不要随便的奉献。一个天然手鬆的人,并不会因多奉献而得主赐福。因为一个手鬆的人,在对主的事上也定规是鬆的。我们在神面前要学习作一个奉献的人,而不是作一个手鬆的人。
所以信徒的奉献,并不是说把钱拿了出来,就完了。他在神面前,必须有一个对的生活,这样的拿出,才能蒙神的赐福。约翰三书题到供应工人的圣徒,必须有一个『配得过神』的生活。这个『配得过神』乃是worthy of God,或者说是after a godly manner(照着敬虔的样式)。奉献的人必须过一个配得过神的生活。感谢神,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拉撒路,也不是每一个都是财主。神所需要的也不是拉撒路,也不是财主,祂所需要的只是一些生活配得过神的人的奉献。虽然拉撒路没有钱,但他可以得救,他可以蒙恩,他可以过一个配得过神的生活。肉体在神面前有两个罪,其一就是歌罗西二章所说的苦待己身,其二就是叫自己过于舒服。神的意思不要我们苦待己身,但也不要我们太过舒服。祂要的是我们过一个配得过神的生活。多余的钱财应该尽力都送出去。
拾 介绍信的事
最后题一题介绍信的事。保罗在当初曾对哥林多人题过这件事,故此这件事在新约圣经里是有的。所有普通的信徒到一个新地方,都需要有介绍信。当然保罗在他的书信中题到他自己不用推荐信。这是保罗与哥林多人已经有了一个关系,所以他是例外。至于其他普通的信徒,介绍信还是紧要的,它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叫人能认识你。第二,防止假弟兄混进来。每封介绍信,都需要有两三个人证明,方能作准。通常介绍信最好由当地长老或负责人执笔。信的种类至少有三:
(一)只介绍某人一同擘饼,证明他是一个主内的弟兄,这主要是为着那些还在宗派里的弟兄们。
(二)介绍某人已脱离宗派,是走同一条道路的。
(三)除了走同一条道路外,还有某种特别恩赐,可以请他讲道的。
收到介绍信后,当地负责人需要覆信与发信的地方,以证实介绍信的来去。这样的介绍信和覆信,都可预先作好,印成公函,以便随时取用。每次有弟兄由外地来,都需要给我们介绍信,我们才能接受擘饼。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我们也同样给他们介绍信。盼望大家今后都注意这件事。(一九三四年一月三日于上海哈同路)
附篇一 关于第三次得胜聚会的报告
『耶穌是主』(林前十二章三节)
一九二八年二月,一九三一年十月,我们曾有过二次同样性质的聚会。去年十一月聚会的性质,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次是我们第三次『得胜』的聚会。
关于这种聚会的性质,我愿意弟兄们知道,我们不是要注重圣经中枝节的问题,乃是要在圣灵里看见基督和祂的钉十字架。许多的问题,都是它们正当的地位。预言、教会的组织、圣经的解释、预表、受浸、按手、方言、神迹、以及其他百十的问题,都有它们正当的地位。我们作基督人的,都不该不给以相当的地位。然而这些并不是圣经的中心,也不是圣灵生命的中心;神的中心只有一个,就是基督,就是基督和祂的钉十字架。我们每年这种的聚会,就是要回到这个中心来。所以在这个聚会里,我们一点不愿意题起任何枝节的问题;我们乃是光要注重神所注重的中心。
许多人常问,为甚么復兴报不登一点像从前基督徒报那样的文字。但是,他们不知道復兴报是只登神中心的信息的。许多对外福音的传扬、预言的讲解、经文的详释、问题的答案,都不是神的中心。许多信徒对于我们枝节的文字,反而觉得宝贵,却轻看中心的信息,是何等的可惜。我们并不是说那些是无用的,那些是有它们一分的地位的,但是,那些并不是中心。凡人对于神的中心,没有得着的人,就那些的真理在他们身上,不过是道理,一点不能帮助他们。在神的中心上认识神,也在这中心里生活,就是得胜,就是圣洁,就是荣耀,其他的一切,都要跟着而来。
我们这次的聚会,就是要继续以前那样的注重中心的信息。在我们的祷告中,我觉得神所给我对于这次聚会的题目乃是『神的得胜者』会中的一切都要以此为中心。现在日期已经定规了,我就只得请弟兄们多多的代祷。除了一九二八年那次的聚会之外,一九三一、三二年的聚会,都是缺乏祷告的,所以我们就看不见神明显的赐福。所以我们该求神给我们以祷告的负担,使我们有祷告的灵。要祷告,要热切的祷告,也许要禁食的祷告。但是,要在圣灵里祷告!神赐福与否,都是以我们的祷告为定规。
末了,盼望我们在这次的聚会中,是要求遇见基督,从天上得着亮光和启示,多充满生命,就是常人所不明白的生命。而非注意许多外面枝节的问题。『使我认识基督,』(腓三10,)这是我们所求的。
你们的弟兄 倪柝声启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附篇二 第三次得胜聚会的经过
这篇聚会的经过,写出来的目的,是要藉着神的恩,把这次聚会的经过,撮要的写出来,使各地未能来聚会的弟兄姊妹,和我们一同将荣耀感谢,归给那可称颂的神。
壹 聚会前的祷告
在聚会的两个月前,在上海本地聚会的祷告会里,就报告,要有第三次得胜的聚会,请弟兄姊妹多为这事祷告。从此,在上海的弟兄姊妹们,就在祷告会里,和个人的祷告里,为这次的聚会,随时多方祷告祈求,用祷告在各方面预备进行。
贰 聚会前的通告
在聚会前一月余,就发出这次聚会的通告,并将那个通告翻印在三十二期復兴报的皮面上。
参 赴会者的报名
通告发出以后,各地要来聚会的弟兄姊妹,纷纷来信报名。弟兄约一百余位,姊妹约五十余位。
肆 聚会前的预备
会期临近,在上海本地的弟兄们,就在他们弟兄的聚会里商议:如何到车站轮埠,迎接外埠来聚会的弟兄姊妹;如何在宿舍里,招待服事他们;如何维持聚会里的秩序。
伍 对赴会者的迎接
外埠来赴会的弟兄姊妹,凡来函电要人迎接的,都由在上海本地的弟兄们,手持白布旗,到车站或轮埠等候迎接。
陆 外埠来的赴会者
从外埠来聚会的弟兄有一百二十几位,姊妹有四十几位。这些弟兄姊妹,来自吉林、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最北来自吉林长春,最南来自广东台山。
柒 宿舍里的情形
事前租得离哈同路不远的一个男校,为弟兄们的宿舍。又借得离哈同路不远的一个女校,为姊妹们的宿舍。(因为聚会正在各校放寒假时。)外埠来赴会的弟兄姊妹们,除了对几位身体软弱的弟兄,另有招待外,其余的,都接到这两个宿舍里宿膳。
(一)饮食 由江北来的弟兄们负责办理。不只他们所作的饭食,养活了弟兄姊妹们的身体,更有他们的耐苦、服事,也造就了弟兄姊妹们的心灵。愿主记念他们,祝福他们。
(二)服事 由上海本地负责的几位弟兄姊妹负责。他们在宿舍里,陪同外来的弟兄姊妹宿膳。他们谦卑、勤苦和服事,作了弟兄姊妹们的榜样。愿荣耀归主,祝福归他们!
(三)祷告 男女二宿舍里,每日早晚,都有祷告和聚会。盼望将祷告布满了宿舍,以抵挡撒但的攻击,捆绑肉体的活动。
(四)交通 在宿舍中,真是弟兄们彼此交通来往绝好的机会。各地的弟兄们,在一处宿,在一处食,何等难得的一件事。弟兄们相会,真是彼此表露出亲爱渴慕的样子。虽然他们的言语是南腔北调,但他们的话却是一样。虽然他们模样不同,但他们的心却是相同。他们争相服事,彼此来往,谈话劝勉,帮助引导。哦!『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是何等的美!』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诗一三三1,3。)不只他们人有了交通,就是各地聚会和工作的情形,藉着他们从各地带来的消息,也有了交通。
捌 聚会的地方
聚会的地方,仍在上海哈同路文德里二百十一至二百十二号。因房间窄小,就接着聚会房子的前门,搭了一个席棚。
玖 聚会的时间
自一月二十二日起,至三十一日止,每日在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三点到五点,各有一次的聚会。
拾 聚会的环境
在聚会以前,天气不好,在开会前一日,犹在降雨雪。但是,真感谢主!从聚会的第一日,到聚会的末一日,没有一天,天不是晴的。聚会以后的第二天,天又阴翳落雨。这真是神垂听了我们的祷告。
聚会的地方,有一邻舍在聚会以前遭遇丧事,鼓手吹打的声音,自然闹得胡同里很不安静。但感谢主,在下周一,要开始聚会,在前周六,他们就出殯,结束了丧事。顶希奇的,是在聚会的十日中,他们都是安静的。到聚会完了的第二天,他们又作起事来,鼓手吹打的声音又有了。
拾壹 聚会的情形
每次聚会,人都是非常拥挤的。每次聚会的前后,都是弟兄们,随圣灵的引导拣诗、祷告。传信息的人只负责讲道。
拾贰 传信息的人
每日上午下午两次,都是倪柝声弟兄负责。他身体的软弱,是多人知道的。虽然每次差不多有两小时的讲道,但感谢神,都带他冲过来了。
拾参 信息
头两天所讲的,是打底子的,是预备土的。二十二日上午讲事奉主的追求,下午讲深藏的生活。二十三日上午讲属灵长进的条件,下午讲与神同工的祷告。二十四日起,才正式讲这次特别聚会的信息,就是神的中心,和神的得胜者。
拾肆 结束
到一月三十一日下午的聚会过了,这次特别的聚会,就结束了。不过,因着弟兄姊妹的要求,在三十一日晚上七点,有了一次祷告感谢,和作见证的聚会。在这次聚会里,弟兄们,有的拣诗赞美;有的为这次聚会祷告感谢;有的为自己的难关,请求弟兄姊妹代祷;有的因在这次的聚会里,受了神的对付,有所得着,起来作见证。
外埠来聚会的弟兄姊妹,除了少数的弟兄姊妹,要求再与住在上海作工的弟兄姊妹同住些日子外,其余的,从二月一日起,都次第离沪。
感谢神,在这次的聚会里,把祂『现在的真理』释放出来。也感谢神,使我们在弟兄姊妹中,有了交通。我们不只得着了祂『现在的真理』,也得着了身体上的交通。现在我们把祂的真理,和祂的儿女,都交在祂手中。但愿,祂祝福祂的真理!也祝福祂的儿女!
—李常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