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以斯帖记的灵意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三篇  亚哈随鲁(以斯帖记第一章)—我们的魂

读经:

以斯帖记一章 第一节:“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

第四节:“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第七节:“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

“亚哈随鲁作王”

现在我们要来看以斯帖记的本文,看看它如何来描绘我们真实的光景。如果以斯帖记是一面镜子,那么我们必定是镜中人。我们首先要知道书中的人物,像末底改、以斯帖、哈曼、亚哈随鲁 王等人,他们代表什么?读圣经的人几乎一致同意,末底改代表圣灵,哈曼象征肉体。所以我们会说,神见证第二代的延续,难处是在哈曼身上。意思是说我们的肉体是问题人物,它是祸首。其实若仔细推敲,这话并不尽然。是谁把戒指给了哈曼,并且授权给他为所欲为呢?哈曼撒野,谁该负责呢?因此我们看见问题出在亚哈随鲁王身上。如果亚哈随鲁 王不答应,哈曼一点办法也没有。也许我们会追问:如果哈曼代表肉体,那么亚哈随鲁又代表什么?感谢主,圣灵给我们的图画太生动,也太清楚了。亚哈随鲁毫无疑问的乃是代表“我们的魂”或者“我们的己”。

“属魂的人”又称“天然的人”

从广义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我们是个属魂的人或天然的人。根据圣经,魂就是我们人格的所在,是一个感觉“自己”存在的机关。我们为什么会说:“我”呢?就是因为我们有魂的缘故。马太福音第十六章二 十六节主说:我若赚得全世界,若赔上他的魂(原文),有什么益处呢?路加福音第九章二十五节主却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他自己,有什么益处呢?我们若比较这两处主所说的话,一个地方说:“他的魂”。另一处说:“他的自己”。因此很容易肯定“我们的魂”就是“我们的己”。凡以自己为中心而生活的人,就叫做“属魂的人”。一个 人属“魂”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称作“天然的人”。

“我们的已”喜欢坐在宝座上

恐怕没有比用“亚哈随鲁”来形容我们的魂,或我们的“己”再恰当了。以斯帖记一开始就写着说:“亚哈随鲁作王”(一章一节)。这是亚哈随鲁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一点不错,我们给人看见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我们的“己”喜欢坐在宝座上。并且许多时候,也真的坐在宝座上。所有的魂都是好高的,喜欢高高在上,喜欢发号施令。喜欢作威作福。不要以为只有那些有野心的政客喜欢作皇帝,其实我们个个都在作皇帝梦。许多作丈夫的自封国王,封妻子为王后,儿女呢?自然就变成他的臣民,结果作牛作马,一切都为着臣民,民主得很。但是希奇,对孩子对妻子说话不好好的说,一定要用吼的,因为不吼不足以表现威严。一个常常听见吼声如雷的家庭,我们就知道是亚哈随鲁在那里作王了。当我们坐在王位 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侵犯我们的尊严,连我们最亲近的人,你瓦实提,都不可越雷池一步。

当我们称心随意的时候,我们会以“仁君”姿态出现:“喝酒有例,不可勉强人”,似乎处处替别人着想,想到别人的权益。但是什么时候自己的骄傲受了伤害,就立刻翻脸不认人,王后和走卒一视同仁,废弃王后就像丢弃扫把一样的方便。当我们抢救我们自己尊严的时候,什么仁爱、什么慈祥,都抛诸脑后。喝酒可以不勉强,但是王后应邀是非勉强不可。

王曾经下令:“让人各随己意”,但是这里的“人”不包括瓦实提,你看这不是暴君的行为么?废后选后悉听“君”便,这不是我们的写照是什么?亚哈随鲁使王后瓦实提受苦,我们岂不是也常使我们周围的人受苦么?我们在不顺心的时候,动不动就把他们废掉了 。当我们这样地作一些愚味事的时候,居然像亚哈随鲁王废后一样,振振有辞,以为瓦实提不识抬举,给她这么好的机会,让她一展她的美丽,她居然不认好人心。多少时候暴戾之气冲昏了我们的头,就作了糊里糊涂的事。做的时候还很轰轰烈烈,有排山倒海之势,让人错觉这位大君讲义气,讲原则。那知君令一出锐不可当,真是驷马难追,义气懔然。曾几何时,当王怒止息的时候,他竟然想念瓦实提!这位令出如山的国王,居然后悔了,他的怒气由触发、而酝酿、而高升、而衰微、而止息。乃是当他走了这么漫长的道路之后,才发现他作了糊涂事。哦!这不是“昏君”的行为是什么?

是“暴君”也是“昏君”

亚哈随鲁是暴君,也是昏君。你会不会很感到意外和惊讶,圣经把我们比作“暴君”——专制、独裁、暴虐。也比作“昏君”——昏庸、腐败、无能。亚哈随鲁像昏君的时候,恐怕是莫过于他糊里糊涂的听从哈曼的话。在这么重大的事上,他自己居然一点主意也没有。希奇!多少时候,我们也糊里糊涂地接受了肉体的建议,在肉体的面前竟然软弱无能。最有主张的我,竟然变作一点主张也没有,任凭肉体坐大,以致作了许多糊涂不可收拾的事。我们这样的经历不是一而再,再而三么? 哦!听从肉体的人是最昏庸糊涂的人。圣灵形容的不错,我们的己作王的时候,的确是集“暴君”和“昏君”的大成于一身。可怜许多时候我们还不服气,以为自己很仁慈,很英明。感谢主,祂引导我们到一面镜子面前,就是这一本可爱的以斯帖记。

以“己”为中心的生活

让我们作一个小小统计,(根据原文)亚哈随鲁“王”字在以斯帖记里,提起一百六十九次,亚哈随鲁这个名字,一共提到二十九次,“王国”也提起了十一次,但是神和祂的名字,一次也没有提到。

依据这小小的统计,就知道整个故事是以亚哈随鲁作中心,他是主角。否则怎么读来读去都是亚哈随鲁王呢?因为亚哈随鲁王代表我们的“己”,那么他的生活,自然就代表以我们的己作中心的生活。当以斯帖记处处充满我们“己”的影子,难怪神的名字不见了。当我们的己抢尽光彩的时候,神似乎悄悄地退到背后去了。在这一点上,以斯帖记很像罗马书第七章,那一章似乎到处都充满了“我”字,一共出现了四十八次,而“圣灵”这个字只出现一次。到了罗马书第八章有了很显著的改变,“我”减少了,只出现了两次,而“圣灵”提到的次数升高,至少有十九次 。就以斯帖记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很像罗马书第七章,然而就着以斯帖记故事情节的发展,却像罗马书第八章。如果说罗马书第七、第八两章可作以斯帖记的注解,这话不算为过的。

当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不停的说到“我”,或者说代表我们的己的亚哈随鲁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以斯帖记里,就使人连想到,在美国有一种鸟叫Me鸟。这一种鸟一天到晚只唱一个调,Me个不停,唱来唱去离不开Me字,永远停留在“Me”调,老不 进步。所以人就给这鸟取名作“Me”鸟,大家都知道这个“Me”字在英文就是“我”,这种鸟不是终日吱吱叫,而是“我我”叫。“Me”鸟所唱的歌,也就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所唱的歌,也是亚哈随鲁在以斯帖记里所唱的歌,其实这不 也是我们终日所唱的歌么?我们一天到晚想的是“我”,关心的是“我”,爱护的是“我”,表现的也是“我”。真是“我”是处处,处处是“我”。醒来是“我”,梦里也是“我”。有一次在巴西圣保罗市,有一些华侨基督徒聚在一起读以斯帖记,他们读到我们现在所读到的这一段的时候,他们就借用了狄斯耐乐园的名曲:“这是小小世界”来 学“Me”鸟唱歌。在葡萄牙文“Me”字也是“我”的意思,但是会中有一些弟兄姊妹只会中文,而中文的“我”与“Me”音不同,所以大家改用“迷”,这 样唱起来与“Me”就同音了。等到大家各用中文或葡萄牙文合唱“Me”鸟之歌的时候,有人唱“Me”,有人唱“迷”,这样“Me”“迷”交织,中西合璧的合唱,不只有趣而且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这首歌无意中提醒我们真 是“Me”“迷”,翻出来就是“我迷”,今天有许多“球迷”、“棋迷”和“影迷”,但是远赶不上“我迷”或:“已迷”布满天下。难得有几个人迷于棋艺,然而几乎人人迷于自己,连基督徒也不例外。

我们要求主怜悯,许多时候说是很爱主,其实全世界最爱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我们自己,真是亚哈随鲁王。我们如果一点丰富都没有,也就罢了,但多少有一点的好处,就叫我们想自己想个不停。如果我是中心的话,那么成立家庭,我是中心,整个聚会也是我作中心,基督是为我掛在十字架上,基督是为我爱我,这些都很好,但是我竟然成了一切的中心!这样虽然我们爱主,结果就像以斯帖记一样,神的同在和名字变的不显明,而我们的表现和名声,反而非常显著而响亮,得着人的称赞,使神的名和神的荣耀得不着称赞。

“己的光芒”

多少时候,我们真愿意让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认定祂是我们人生每一幅图画的主题,而我们只是站在背景和衬托的地位上。但是当背景的光强烈的时候,神即便是站在主题的位置,人也只能看见祂的轮廓,祂的大概,就像在以斯帖记里,人只见祂的作为而不见祂的名字一样。我们可以作一个有趣的实验:假定一个人站在窗口,你从室内放眼望去,当晌午的阳光恰好从窗外照射进来,你会发现站在窗口的朋友,你只见他脸的轮廓,由于背景的光线太强你几乎看不见脸上的口眼耳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以斯帖记里,找不到神的名字,因为亚哈随鲁的光芒太耀眼了,结果人只隐约看到神的轮廓,神的作为,这岂不是对我们这些爱主事奉主的人一个极大的警告么?多少时候?我们“己”的生命太强,魂太活跃,锋芒太露,恩赐太大,即使我们让基督居首位,我们退居背后的地位,然而人明显看见的还是我们,而基督的荣美反而不见了。人似乎只看见一个爱主的人,但是碰不着我 们所爱的主。

“己”的投影

以斯帖记的光景,不只表现在我们个人的生活里,许多时候也重演在教会的聚会里和属灵的工作上。一般说来,当教会开始的时候,满了神的同在,大家实在是谦卑,每一个人都是隐藏起来的,但是当教会蒙了许多恩典和祝福,许多的恩赐也显了出来,弟兄姊妹渐渐的把眼睛从主的身上,转移到教会的身上来,于是我们开始邀请人来看“一百八十天”。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属灵的丰富给人看,让人看我们的人数,我们的做法,给他们看许多别创一格与 众不同的地方。当人来到教会里看见这幅景象,人要说这是个伟大的运动,但人好像没有看见我们的主。按理人到教会来,是应该看见主的,但是今天在教会里面,给人看的是什么呢?但愿主怜悯我们,让我们知道说,我们这个人 在神的工作里面,是最大的难处,许多时候,因着我们是那样的坚强,在主的面前,自己是那么样有把握,人来到聚会里,应该是来到主的面前,但是好像主的形像不是那么清楚,而我们却变得非常的显著,能看见我们的丰富,你以斯帖记第一章所形容的亚哈随鲁王国的丰富一样,不只给他们看一天、两天,而是给他们看一百八十天。你看这个国有多丰富,求主怜悯。让我们记得,为什么有的时候,圣灵不能得着见证的第二代,一个很大 很大的原因,恐怕是在我们身上。因着我们自己是那样的顽强,好大喜功,又有所谓属灵的丰富,人就很不容易看见主自己。当我们在祷告,或者供应话语帮助神儿女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我们自己的影子投在聚会中,这就 变成教会的难处。

有一位很有名的意大利雕刻家米开兰基罗,他很细心的完成他的作品,一点一划都是精心之作,力求完美。他每次雕刻的时候,头上总要戴著一盏灯。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当我雕刻的时候,我恐怕我的影子不小心会投在我的作品上,而糟蹋了整个的工作。”但愿这句话能提醒我们,多少时候聚会中,或者主所委 讬的一个工作上,我们不知不觉把我们自己的影子投在其上,就叫聚会或整个神的工作受了亏损。但愿主怜悯我们,叫我们怕自己的投影,像怕火一样,愿主的光除去我们的影子,好让基督的教会 只被基督充满,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书珊城登基”

书珊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古城,雄踞河畔,风景宜人。书珊的字义是百合、玫瑰和喜乐。因为城里城外开满了百合花,后来被波斯帝国选为冬都。书珊气候水土极佳,波斯帝王就在这里建筑了宏伟的避寒行宫。根据考古家的发现,书珊宫一共有三座庭院,宫内四围墙上刻有战士、飞牛、怪兽等壁画,宫里大小的房间不计其数,令人叹为观止。

亚哈随鲁王在避寒的行宫中登基,不是没有几分寓意的。我们还记得以斯帖记的时代背景,那是个以色列被掳的时期,神的百姓仿佛进入了寒冷的冬天,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象,然而神满有怜悯,祂亲自雪中送炭,保守了他们。

亚哈随鲁是波斯王的统称,就像法老是埃及王,亚比米勒是非利士王的统称一样。波斯王在历史上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在画家笔下的波斯王,几乎个个都是坐在一个高高的天盖底下的宝座上。最有趣的是他们不只平时这样做,就是出巡或作战的时候,也是不离宝座。历史告诉我们,一致被公认为是以斯帖记中主角的波斯王薛西,即使在战场的最前线,他还是从从容容地坐在他的宝座上。如果波斯王和他的宝座是如此形影不离,我们就不难看见,为什么我们的“己”也是这样地和他的宝座难分难舍。

俗语中常说:“死要面子”。从这句俗语中,可以举一个可笑的例子:有一位朋友,在一个高朋满座的宴席上,用汤匙舀了一匙鸡汤,鸡汤的表面上浮了一层油,使人看不出油底下的汤温度甚高,说时迟,那时快,等到那位朋友用舌觉发现时,他必须用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来决定,是当即吐 出来呢?还是保住面子往喉咙里咽,结果面子要紧,就不容分说往肚里吞,接下去悲剧就发生了。主的话真是不错,凡要救自己魂的必丧掉魂。我们说过以自己作中心而生活的人,是属魂的人,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的,因此又称作天然的人,现在如果让我们从全本圣经的光中来看,就是波斯王所代表的。

神眼里的两个人—亚当和基督

从哥林多前书十五章我们知道,在神的眼里只有两个人:亚当和基督。所有旧造的人类,都包括在第一个人里面,而所有新造的人,都在第二个人里面,因此这两个人是团体的大人。团体的亚当,是指在亚当里的人的总和,而团体的基督,是包括了所有在基督里的人。在神眼里的这两个人,实在是两个伟大的巨人,所不同的是;第一个人是属地的 伟人,而第二个人是属天的宇宙伟人。有趣的是,这两个巨人曾分别在新约和旧约里,被两位神的仆人在异象中看见了。

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看见了第二个人—伟大的宇宙人。祂头在天上而身体却在地上,就是基督和祂的教会。因为教会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这个宇宙人彰显基督的丰富。

但以理在替尼布甲尼撒王解梦的时候看见了第一个人,就是伟大的世界人。这个巨人发表了亚当的丰富。保罗所看见的是活的,因为是属灵的,但以理所看见的是死的,因为是一个大像。保罗所看见的显然是属天的,但以理所看见的是属地的,不只脚是泥的,就是金银铜铁也都是地里出来的。但以理所见的世界性的巨人,它金银铜铁的部分,恰好代表历史上四个大帝国,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今天我们正在半铁半泥的脚的部分,人类果然分成了专制独裁和民主自由的两大集团,最后基督要来结束人类的历史。

当神对亚当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全地。”不只是一面是对个人的亚当说的,也是对团体的亚当说的。将在亚当里所有丰富、智慧和能力,经年累月的加起来,今天人类的确像圣经所说的“遍满地面”。人类征服了各种险恶的环境,把凶禽猛兽逐一的赶到动物园里去。今天科技高度的发展,不只把人带到月球上去,也把电脑带到了我们的厨房里来。这些在亚当里丰富的发挥,最早的时候,是在巴比伦的时代有了雏形,这就是但以理所见的金头,巴比伦征服了当时的世界,从那个时候起,团体的亚当开始粗具规模,像模像样了。当在亚当里的丰富,顺著时间的推进,而继续不断的发挥,我们就看见银胸、铜腹、铁腿顺序而下,直到人类历史的终点,我们因此就得到这个世界巨人的全貌。当我们读到亚哈随鲁王,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的贵胄和首领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天。让我们记得,这最多不过是那巨像的银胸和银臂所代表的,因为银的部份是指波斯帝国说的。这只是亚当丰富尊贵的一部分。波斯帝国如何是这世界性巨人的一个缩影和部分的彰显,我们的魂也如何是亚当的缩影和袖珍的彰显。

魂的丰富

因此我们的魂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发展亚当的人格,并且流露在亚当里的丰富,这是魂最自然的表现。一个凭着魂而活的人,或者说一个属魂的人,充其量不过是让人看见亚当和在亚当里的最好,再伟大再荣耀也不过是金、银、铜、铁,都是从地里来的,脱不了属土的感觉。

我们对于魂的丰富和能力,常常有许多误解,从以斯帖记第一章。我们看见亚哈随鲁的丰富,恰好描写我们的魂的丰富。亚哈随鲁王把他的丰富给人看了一百八十天,他真有那么多东西给人看!人看完了不能不佩服亚哈随鲁,不能不觉得他了不起。我们会问,难道我们的魂也有这么多东西给人看么?是的;有人作过一个统计,一个小小的人脑,一生能装进去的东西,大约等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有藏书的九十倍。在图书馆里常常看见十几册的巨著,只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写呢?在巴黎的罗浮宫里,许多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常常是一个艺术家的精心杰作。许多的音乐欣赏会,从头到尾只演奏巴哈或贝多芬的作品。我们今天对于宇宙的认识,除了圣经的启示之外,我们不能不归功于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贡献。无论从文 学、音乐、美术或者是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魂是丰富的,是了不起的,是经得起看一百八十天的,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即使是承受了神智慧的一丝半缕,已经是可以汗牛充栋的了。

彩色缤纷的魂

根据以斯帖记第一章,魂不只是丰富的,而且是彩色缤纷有,一个有色盲的人,恐怕不容易欣赏第一章所描写的。同样地,因着我们对于魂有色盲的缘故,我们不知道魂是多彩多姿 的,就像万花筒中的花样一样,变化多端。因此许多时候把一些魂的表现,当作灵的表现,分不清什么是属灵的,什么是属魂的。许多时候,我们低估了魂的的本领,看见一些基督徒中间的运动,人数众多,发展迅速,就以为这必定是属灵的了。其实许多时候不过是魂的影响力,就像亚哈随鲁时候的版图一样,权力所及,自古实到印度一共一百二十七省。历史上多少风云人物都是大魂的人,不只留下轰轰烈烈的事迹,也吸引了不少景仰追随他们的人。

魂的能力

平常的时候,一个人身体用力只有他全部力量的五分之一。如果放出潜在的其他五分之四的能力,那么他一只手可以举重二百五十公斤,两只手就可以举起一部小型汽车。身体是如此,我们的魂也是如此,是有潜在的能力。神当初赋予亚当魂的能力就是非常惊人的,比如他可以从容不迫的替所有动物命名。自从人堕落以后,神没有意思叫人发挥这些不可思议的潜能,相反地神的办法是魂必须丧掉的,十字架必须对付人堕落之后魂畸形发展的部分。一些不肯顺服基督福音的人,他们用克制身体的办法,达到发挥魂的潜能的目的,因而产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迹,其实这都在魂的领域之内。我们如果知道魂有多丰富,并且潜在的能力 有多大,我们遇到这一类事情,就不会受迷惑了。

退化的人

我们曾经看到但以理所见的那个“世界人”荣耀丰富的一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巨人使人有每况愈下的感觉。因为从头部开始愈往下的金属愈不值钱。头部的金子是最贵重的,但到了腿部,铁就太不稀罕了。到了脚部,泥土就更贱了。在亚当里的人是愈堕落愈深的,道德是每况愈下,一片退化、老化的现象。这个在亚当里的巨人,不只每况愈下,而且是头重脚轻的。金银铜铁都是化学原素,它们的重量可以看它们每一个原子里有几个中子,或质子来衡量。我们为便于想像起见,我们假定一个中子或质子是一颗花生米,这样金原子里有一九六颗花生米,银原子一○八颗,铜原子六三颗,而铁原子只有五六颗花生米,所以这个巨人是头重脚轻非常不稳定的,无论从质或从量方面来看,这个在亚当里面的人,是退化的,是每况愈下的。

魂既是亚当的缩影,那么它不只彰显亚当丰富智慧的一面,也自然表现亚当消极退化的一面。说到质的退化,魂特别表现了在罪污染后的丑陋面目,显于外的“暴虐”和“昏庸”。难怪以斯帖记是用外国的王来形容我们的魂,而不是以大卫或所罗门王来形容。因为自从人堕落之后,有了外来的东西,这个舶来品就是罪,因此以亚哈随鲁来代表一个曾经堕落的魂,是非常恰当的。有一位父亲想帮助他十岁的女儿认识我们是如何的在亚当里,有一次当他女儿发脾气的时候,这位父亲知道这是机会教育的好时候,就拿一面镜子到她面前说:“你不是一直好奇,想知道你的祖母的祖母……夏娃,长得什么样子么?喏,往镜子里瞧她,就是这个样子。”哦,在我们身上不只看见在亚当里的丰富,也看见在亚当里的败坏。

我们曾提起在亚当里的人,是头重脚轻,是个不稳定的人。一个稳定的人,重心是很低的,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人颠倒过来,就不稳定了,因此他的重心升高了,这似乎在时示这个在亚当里的人,自从堕落以后,似乎是一个颠倒的人。那么魂既是亚当的缩影,岂不也是一个小型的颠倒的人么?果然,亚哈随鲁就代表这样的一个人。堕落之后的天然人,是一个颠倒的人。现在我们要追问,这里的颠倒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问当初根据神的旨意,一个正常的人是怎 么样的人呢?

根据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二十三节,人是是分作三部份。最外面是我们的身体,感觉世界的存在,深一层是人的魂,感觉自己的存在,最深处是灵,感觉神的存在。解释圣经真理的人,喜欢用三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来说明。以最外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空间,代表人的身体部分,最小的同心圆之内的空间,代表灵的部分,魂就介于灵 与体之间,魂包括了人的心思、情感、和意志。而灵里则有良心、交通和直觉的功能。

按著圣经在帖前五章所启示的次序,人的身体应该在魂之下受魂的管理,而魂应该在灵之下受灵的支配。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圣灵住在人的灵里,如果人的灵让圣灵作主,自由的调度,那么全人自然就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这样的人,就是正常的人,就像本文后页的插图所提示的。

这位服在圣灵权柄之下的人,是蒙头的,所以人只看见下半圆,身体在最低下,魂次之,灵在魂的上面。当初在伊甸园中,神把人放在生命树面前,就是盼望生命树的果子进到人的 最深处,作人的生命,来管理全人,因而产生了倚靠神的生活,这样的人和生活,就是神心目中的正常人和生活。

很可惜,人拣选了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吃那果子的当天,像神所说的,亚当死了,不过不是身体的死,乃是人的灵死了。因为这一部分,因罪的缘故与神的生命隔绝,交通断了,灵失了功用。结果全人好像失去重心一样,为了求生存,魂必须起来肩负自卫、自养、自娱的责任,因此魂开始有了高度的发展。由于罪恶入侵的缘故,这个发展渐渐趋向畸形,魂一再变形以致臃肿。心思、情感、意志都呈退化现象,心思渐渐远离神,变得迟钝,结果产生了无神的思想,情感失去了纯洁,意志也受罪的污染而趋于薄弱。相反的,肉体却愈过愈强,身体逐渐抬头,而超乎灵魂之上,本来魂应该受灵支配,现在竟然听从身体的话。抽烟、吸毒和醉酒等等,都是身体支配魂的例子。身体有一个愿望,魂就非执行不可,所以人就吃喝玩乐,不断寻求感官上的刺激,来满足他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这样灵魂体颠倒的人,经过最少六千年的畸变,实在是一个老态龙种的人,圣经称这样的人作旧人,其实旧人就是老人。有一位在海外长大的孩子,论起他的祖父说:“哦!我的祖父太旧了。”他的意思是太老了。(见本文后的插图中的老人,他的胡子遮住了同心圆的下半,一眼望去,这个人是身体在最上面,其次是魂,再其次才是灵,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颠倒的人’。)

亚哈随鲁是颠倒的人

我们怎么知道亚哈随鲁是颠倒的人呢?我们如果好好的读以斯帖记,就知道整个故事的开始和演变,是因为有一天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忽然有一个意念要让人看一看王后的美丽。没想到王后居然抗命,他的意志就受了伤,一心一意地要抢救他自己的尊严,于是整个的故事就因此而展开了。这里我们显然看见,亚哈随鲁是个颠倒过来的人,首先酒精在他身 体里发动,接着魂中的情感受了刺激就快乐起来,当魂的兴奋愈过愈浓,他就糊里糊涂地发号施令,按王常例,他应该与达时务的明哲人商量(第一章十三、十四节)那一些谋士就是朝中的七个大臣,是代表我们魂里的心思说的,这些谋士是常常见王的面。可是他越过理智作了一件冲动的事,结果呢?不可收拾,弄得下不了台,尊严扫地。心想你不给我面子,我也叫你不好看。此时此地只有一种建议听得进去,现在恰好有一个心思,能投王之所好,就是七个大臣之一的米母干,他起来发言。“米母干”原文的意思就是“权柄发旺或是权柄开花”。他深知权力欲重的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他于是迎合王的意思,他说:“王后这件事不但得罪了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从此以后,要大开妇人藐视自己丈夫和忿怒之端。”这是米母干 贡献了一个最动人的说词,王若有什么激烈行动,那必定是为了全民的利益,为着帮助全国的丈夫们作丈夫。(不能齐家怎能治国呢?)一切牺牲包括废后在内,在所不惜。好一个爱国爱民,而不顾自己的好君王!这就是魂的德性。我们怎么失败,都能解释的。所以当你看见一位弟兄,一直在那里要求解释,你就知道有问题, 米母干在这里讲话了。米母干投他所好,他最后能够产生一个教训,来解释他既有的行为。今天基督徒中间,为什么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教训产生呢?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行为,都有米母干来打圆场的。所以要记得,我们变了形的心思是最会解释的,这就是今天为什么无神派产生的原因。“无神”是最没有道理的,居然也条条有理,你看见米母干的本领吗?为什么有许多弟兄姊妹向世界妥协,还能振振有辞呢?哦!我们这个人是倒过来的,所以当我们采取什么行动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出理由来称义那一个行动。听取米母干的建议结果是什么呢?最后亚哈随鲁王终于把瓦实提废掉了。

瓦实提在原文的字义是“最好”。当一个人没有得救以前,他身上最美好的部分是什么呢?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不是我们的魂,而是我们的良心。你知道当人堕落以后,虽然人的灵死了,失去功用,但是神不肯放弃,还在人的里面留了一个最后的喊话筒,那就是人的良心。把良心拿走,人连得救的希望都没有。良心就是灵的三个功用中其中之一。所以请我们记得,当我们接受了变了形的心思的建议之后,有一个结果,就是把良心的感觉压了下去。这就是我们常常作的废瓦实提的事。我们不要以为我们不会这样做,其实我们这方面的本领大得很,我们总能在找到一个最冠冕堂皇的名义,最动听的理由,来把王后废掉。有一位弟兄有一个外甥,只有八岁,当那位弟兄去房间里准备写点东西,这小男孩的外祖母就嘱咐他,不要进去吵舅舅。他在房门外面兜了几圈,忍不住要进去,他明明知道这样作是不对的,因为外祖母已经说过不可以。最后他还是进去了,打搅他舅舅老半天,结果外婆知道了,问他怎么不听话呢?他理直气壮的说:“其实没有什么,我只是和舅舅有一些交通而已。”你知道这是非常属灵的理由,这就是米母干的说词。他明明知道不是很妥的,连小孩子的良心也会说话。因为他良心不安的缘故,需要冠冕堂皇的话,把良心的声音压下去。这就是废弃瓦实提的行为,废弃了那一个“最好”的。当然等一会我们看见以斯帖是比她还好的,那个原因以后再提 。哦!我们岂不是也常作了这样事么!人家伤了我们,我们里面本能地就是要报复,但是我们怎么办呢?基督徒应该温柔,应该忍耐,背十字架,应该要像羔羊一样,但是另一面,这一口气非出不可,想来想去米母干说话了,等一等和人家打了平手。基督徒作了报复的事,良心居然平安得很。因为米母干把良心的声音压下去了,也就是说把瓦实提废掉了。

总之,亚哈随鲁王废后的故事,是从酒精开始的,身体先受了刺激,就牵动了魂,身体超乎魂之上,故事演变下去,最后魂接受了米母干所代表的变形的心思建议,就把瓦实提所代表的良心的声音压下去了。而良心是灵的一部分。因此就等于把灵压在底下。这样,这个人自上而下的身体、魂、和灵,这不是一个颠倒的人么?感谢主,整本以斯帖记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藉着末底改所代表的圣灵的工作,终于使这个颠倒的人,矫正过来,而成为一个合乎神心意的正常人。

属魂的人几个特征—魂的表现

我们曾经从亚哈随鲁王的身上,看我们的魂如何彰显在亚当里荣华富贵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萧条衰败的一面。如果从新约的光,来看以斯帖记第一章,那么前半章使我们感觉魂中的能力和丰富,后半章给我们看见一个受了污秽的魂,也就是一个灵、魂、体,颠倒的人。

现在我们要根据以斯帖记,来看这样一个畸形的魂有些什么表现,或说一个属魂的人有什么特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亚哈随鲁王的一些表现找到答案。

一、自我炫耀—自炫

属魂的人第一个特点是“自我炫耀”或说“自炫”。亚哈随鲁王给人第一个印象就是他喜欢摆阔,所有的魂都是要摆阔的,而且都是十足的海派作风。亚哈随鲁首先摆设了长达一百八十天的国宴,在国中一百二十七省的文武大臣面前,展现了他荣耀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后来又在书珊城为大小人民举行游园盛会,充分地表现了“王的厚意”。以及他平易近人和慷慨好施的作风。为着产生亚哈随鲁尊重妇女权益的印象,他请王后也为妇女们设宴,甚至他以为给了一个同等的机会,让王后表现她的美丽,就像他自己彰显财富一样。其实当王后的美貌展现于人前的时候,也就是王表现他的拣选能力的时候,王后瓦实提的美丽,能表现他独具慧眼的成就。从这些图 画里,我们不难发现,魂不只喜欢表现,而且讲究表现的技巧和果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若要表现,就非作到收震憾的效用不可。人看了一百八十天,非佩服王不可。非肃然起敬不可,非俯首称臣不可。

魂不只喜欢表现,而且找机会来表现,甚至不惜创造让人表现的机会,来达到表现自己。有一次法王路易十五的父亲和恩师在一起谈论以斯帖记第一章。王师说:“我真不明白,亚哈随鲁王那有那么大的忍耐,来应付一 百八十天的筵席。”王父说:“我不明白的是王那里来这么多钱,来应付这么久的筵席。”其实你我若看见亚哈随鲁代表我们的魂,那么这些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魂为达到表现的目的,有的是忍耐,也有的是办法。我们很少看见喜欢表现的人缺少忍耐的。表现的时候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一个好说话的朋友,和另外一位朋友坐下就讲个不停,从头到尾对方一语不发,讲话完毕,那位说话的朋友 心中愉快,告诉别人说:“真好!我们这一次的谈话真是投机。”另有一次,一位朋友打趣的问:“你知道为什么许多人的家里,多半是祖母长寿而祖父先走了呢?”他自己幽默地回答说:“因为祖父的话老早说完了,所以先走一步,而祖母还有很多话还没有说完,要等一等才走。”哦!一百八 十天的展览会,对亚哈随鲁王一点都不是重担,他有的是忍耐。那么他那里去湊钱呢?其实办法有的是,许多作妻子的常常叹息说:“我总是缺少一件出客的衣服。”说完之后,她常常是又买了许多她所缺少的“那一件”出客的衣服。当我们的魂刻意要求表现的时候,很少遇到能源危机的。

当圣经描写书珊城的七日筵席时,圣灵没有提到山珍海味和筵席桌上丰富的菜肴,相反地,引人注意的是宴会的场面如何华丽,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如何可以在皇家花园里斜倚在金银的床榻上享受王筵,并且用金器皿喝酒,器皿的款式各有不同。其实用瓦器饮酒,所得的实惠与金器相同,然而饮酒人的感受,则大不相同,使人不能 不联想到赐酒人的阔绰。金床给人的感受也是这样。总之,整个场面的空气,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受,使人对王产生一种莫名的景仰心理。你看亚哈随鲁多会制造气氛来显扬自己,许多魂的表现也是这样,布置许多轰轰烈烈的场面,使人从这表现中所得到的印象,远胜于所得的实惠。就像有人访问日本,对日本式的早餐印象深刻一样,他们把你的餐桌,摆满 各式各样精美的盘子和碟子,而每个盘子或碟子里只有一块小小豆腐乳或者两小块黄萝卜,或者几颗花生米,就是这样稀稀落落的把一些小菜散在盘碟中,但是因为盘碟满桌,使人有丰富的早餐的感觉,与其说吃早餐,不如说吃盘子,而这种感觉常常是令人难忘的。

也许在亚哈随鲁的心中,他觉得他一生最得意的两大成就,就是他不只统治了一百二十七省,从古实到印度这么辽阔的版图,他也赢得了最美丽的王后,因为在原文瓦实提就是“最好”的意思。要把这样大的成就隐藏起来,对亚哈随鲁来说,是何等困难。他两次的国宴,就像搭了一台戏景一样,要全世界都注意他这些了不起的成就。魂就像小孩子一样,得了一个新奇玩具,而不拿出来炫耀 炫耀是办不到的,一定要弄出一点声音,来吸引到人的注意。一个属魂的人,特别是得救之后,有了一点所谓属灵的追求与经历,就会情不自禁地显露一番他在主面前的那些储蓄,如果有什么特别的亮光,或者什么事上有了得胜的经历,那更是藏不住了。谁能像保罗一样,有了三层天的经历,藏了十四年之后才略略的提一提。有一个弟兄差一点发了脾气,他就快快的作见证说他得胜了,其实真正的得胜,都不是“差一点”的,乃是绰绰有余的。我们是不是能有一点属灵的成就的,一旦有了就得赶紧夸耀于人前。

你看我们魂的表现就是这样,我们就是要人看见,喜欢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但是一个真正有属灵丰富的人,就像一颗宝贵的珍珠一样,安静地等着有心寻求的人来发现。在以赛亚书第六书,就到撒拉弗是像天使一样属天的活物,它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让人看不见它的美丽,用两个翅膀遮脚,让人看不见它的服事,然后以两个翅膀飞翔,你看属灵的和属魂的差别有多么大?

二、自我主张—自用

属魂的人的第二个特点是“自作主张”或者说“自用”。一个魂生命刚强的人,是特别显在他的意志上的。我们读亚哈随鲁王故事的时候,就会觉得他最强最硬的地方是他的意志。亚哈随鲁原文字面的意思是:“王”。王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意志是全国最高的意志,可以压倒全国上下所有的意志。许多时候,我们的魂出了一个主张,就像皇上 的圣旨一样,非贯彻不可,别人都得让步,都得屈服。

这就是我们使四围的人受苦的原因,因为我们把他们的意志都压倒了,俨然像一个国王一样。亚哈随鲁不只是王,而且是波斯王,波斯王的命令一出,立刻就成了国家的律法,是不可以更改的。波斯法律的刚性是举世闻名的。以斯帖记第八章 第八节明明记着:“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亚哈随鲁下令废后之后,不久后悔了。但是他除了想念瓦实提之外,其他无能为力。以斯帖流泪哀求王废除哈曼奉王所发的命令,结果眼泪软化了王的心,但不是改他的命令。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但以理身上。(但以理第六章)但以理被陷害而触犯了波斯王的命令,必须扔在狮子坑里。王一心要救但以理,他受了自己命令的捆绑,竟然无能为力。有趣的是但以理在狮子坑里过了平安的一夜,而王却是一夜辗转反侧,不能合眼 。好不容易等到天明,他急忙赶到坑边,用哀声问但以理平安不平安,你看可怜不可怜。但以理扔在狮子坑的时候,也就是王 住进他为自己筑的囚牢的时候。他用自己的律法,替自己上了脚镣手铐。圣经就用这样的图画,来形容一个属魂的人,如何的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我们竟然会对我们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着迷到一个地步,以为是像波斯王谕旨一样,是永不能更改的。结果呢?我们都替自己带上了手铐,自己囚禁了自己。如果我们真觉得废除瓦实提为后的决定,是千对万对的话,那就不应该后悔了。我们若真讲原则,就不会后悔,但我们终究后悔了。发现我们仍然爱瓦实提,但是太晚了,已经无法挽回,只好抱憾终生。这就是我们的魂许多时候所演出的悲剧,一面是顽固不化,另一面又是悔恨交集。

三、自我贬值—自贬

属魂的人第三个特点是“自我贬值”,或者说“自贬”。亚哈随鲁的名字另有一个意思就是:“我要变成安静,而且贫穷。”这话应用在亚哈随鲁身上,怎么也是不相称的。一个安静的人,绝对不求表现 的,何况亚哈随鲁绝对不会贫穷。他这样说叫做“自我贬值”。

比方有弟兄说:“我的肉体是特大号的,而且是最败坏的。”这句话他自己说是可以,别人可不能说阿们,如果你说对,他就会生气。因为自我贬值乃是变相的骄傲。有时我们自己贬值,乃是叫人看我们是如何的谦卑,身上常带着十字架的记号,又温柔又属灵,像这样自我贬值,其实是另一种的自我炫耀,所以是属魂的。

从前有一位刚刚出来服事主的青年弟兄,来到一位在主里很有深度的老弟兄那里,要得属灵的帮助。他对老弟兄说:“弟兄,请你为我祷告,求主使我能化成乌有。”那位老弟兄回答说:“弟兄,神已经听了你的祷告,现在起来用信心取用神的话:‘你是一无所有!’”哦!只有十字架能指教我们从心里说:“我们是一无所有”。

四、自我称义—自义

属魂的人的第四个特点是“自我称义”,或者说“自义”。我们读亚哈随鲁的故事,觉得他无论作什么事似乎都是对的。废后和选后是对的,抬举哈曼和提升末底改也都是对的。废后的事他会后悔,哈曼的事他会生气,但是他好像不会抱歉,似乎只要是王作的事,就是错的也是对的。但是这不是说王的良心从没有觉得不安。

比方说,他在以斯帖记作了两个决定。第一决定是召请王后露面,事先没有和随侍左右的朝中七个大臣磋商。当然这个贸然的决定,是酒精刺激的结果,在情感的冲动中作成的,等到事情僵化了之后,他开始不耻下问了,他早就知道该怎样作,但是良心感觉有几分不安,所以开始就请教别人了,但是这不是说他虚怀若谷,而 是因为良心在那里说话,使他变得没有把握,他要一个迎合王心理的动人说词,然后他就可以断然的作废后的决定,巧妙的是,这时米母干及时提供了美丽的言词,这样王的良心开始平安了,他告诉他自己,在废后的事上作对了,这就是自我称义。

这幅图画岂不是恰切的描写一个属魂的人的光景,许多时候定意要作一件事,因为良心觉得不十分妥当,就一反平时独断独行的作风,就去请教有属灵经验的弟兄,问他可以不可以这样作,其实他在出发求教之前,他已经知道这事不可以作的,可是心里还是想作,怎么办呢?他需要米母干来帮忙,如果这位弟兄不肯作米母干,他变了形的心思就是最好的米母干。他开始和自己辩论起来,讲了许多理由,一直到找着了说词为止,结果呢?我们以米母干的话为美,把良心的声音压制下去。良心一睡觉,我们作什么就都是对的了。比方为什么在哥林多教会里,有弟兄控告弟兄的事?难道大家不知道这是羞耻的事么?起初要作的时候都是有感觉的,良心分明说不可以,但是后来米母干帮了大忙,也许他从圣经里找到了几处非常有说服力的圣经 节来作说词,结果呢?悲剧就发生了。保罗逼迫教会,流无辜人血的时候,米母干告诉他这样作是事奉神,他的良心就睡着了。约拿也是这样,神要他往东,他偏偏要往西去,上了船就睡着了;希奇作了违背神的事,居然能睡得香甜,因为米母干会告诉他:“你这样作是为神的百姓的缘故,如果尼尼微悔改了,神容他坐大,岂不是要起来逼迫神的子民么?你真伟大,看你这样的自我放逐,为神的子民和神的见证,把自己牺牲了。”这约拿自以为是作了一件可歌可泣的事,自然就睡着了。结果需要神兴起一阵大风,把约拿摇醒,一个属魂的人是需要经过十字架的对付,良心才能唤醒,发现自己是多么自义的人。

五、自我怜爱—自爱

一个属魂的人是“自我怜爱”的,或者说是“自爱”。我们读以斯帖记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要问,到底亚哈随鲁是不是一个爱妻子的好丈夫?他好像是爱以斯帖的,因为他动不动就说,我要把我国的一半赐给你,一共说了三次。这会不会是亚哈随鲁的口头禅呢?他如果认真的话,只要这样说两次,大好江山就全部送走了。有一位弟兄喜欢借亚哈随鲁的话幽他的妻子一默:“你要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他的妻子立刻打趣的说:“谢了!你国的一半我不敢要,因为你国库的帐簿上一片赤字。”若亚哈随鲁这一番话确有几分诚意,那么你怎么解释,他有三十天连以斯帖的面都没有见呢?我们不知道以斯帖会怎么想。她也许会说,王不要说你把国的一半给我,只要把你的一天、一个钟头的一半给我,我就满足了。亚哈随鲁爱以斯帖,要在他的方法里来爱,而不是在以斯帖的方法里来爱。

亚哈随鲁怎么爱瓦实提呢?他以为说我是一个好丈夫,要给瓦实提一个最好的机会,让她能在全世界要人贵胄的面前,一显她的美貌,这不是爱是什么?但是后来事实证明,亚哈随鲁最爱的还是他自己。你只要看他意志受伤了怎么反应,这是最好的试验。他为了抢救自己,终于把瓦实提废掉了。这个人对于自己是充满了爱。即使是爱妻子,他不过是爱他那“爱妻子的爱”罢了。许多时候我们也会爱人,也会爱弟兄,但是一个属魂的人,他不是爱弟兄,他乃是爱“爱弟兄”的那个爱,因为他以为“爱弟兄”,是一个属灵的成就,叫他夸口说,你看我能这样的爱弟兄。所以他特别爱这个爱。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就是当你所爱的人,叫你的魂受伤的时候,看你怎么反应,就知道你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哦,让我们不要唱高调。不要轻易的说我们爱弟兄,我们宁可诚实地说我们是爱自己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命根,所以世界上最要紧而且最可爱的就是我们自己。举例来说,你若看一张团体照片,密密麻麻的有许多人,而你也在其中,请你很诚实的说,你第一个看到的是谁?自然很容易看到的就是你自己。有一位弟兄和他的妻子在一起,选一些他们合照的照片,决定那些要加洗,结果他的妻子认为好的就留下,不好的就撇在一边,最后这位弟兄发现:他照得好的几乎都被撇下,但是所有他的妻子照得好的统统要加洗,你就不难知道是谁爱谁了。多少时候我们是用对自己的爱,来决定一切的行为,我们常常重演亚哈随鲁的故事,爱自己爱得这么深,以至于一点点的伤都受不得的,反应起来像狮子一样咆哮如雷。

有两个弟兄在一起对话,其中一位弟兄说:“感谢神,我一点都不骄傲。”另一位弟兄听了就说:“我若是你就骄傲不起来。”当然那一个弟兄生气了。就立刻反击说:“慢着,你有多少可骄傲的,我就有多少可骄傲的。”所以你看见魂一旦受伤,就立刻有反应的,伤害愈重,反击的行动就愈激励,甚至不把你的弟兄当作弟兄,最要紧是保护自己。有一位弟兄站讲台的时候,常常引用属灵的名言,但是没有说明来源。比方他没有交代清楚,某一句话是司布真说的,或是卫斯理约翰说的,这样自然给人一个错觉,以为这些金言玉句都是这位弟兄首创的,人家就自然觉得这位弟兄很了不起,属灵造诣很深。恰好坐在台下有另一位弟兄,因为平时博览群书的缘故,每当讲的弟兄引用名句的时候,他就当众把出处说了出来。比方当台上说:“麦穗饱满时,穗是下垂的”,台下那位弟兄就说:“这是盖恩夫人说的”。台上又说:“骄傲是一种死得最慢,而且是最难死的罪”,台下喊着说:“这是达秘说的”,像这样台上台下应对了好一会儿,讲台的弟兄实在忍耐不住了,就大声嚷着说:“你赶快给我住口”。台下立刻就应声说:“这是他自己说的”。这一回是道道地地的头手货,一点不是引用别人的话。你看见没有,当“我”真的受伤害时,我们就有及时的反应,一面显出我们的本相,另一面我们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说爱弟兄,其实全世界最爱的还是我们自己。

六、自我放纵—自纵

未了一点,一个属魂的人是“自我放纵”的,或者说“自纵”。从亚哈随鲁废后和选后两件事,就能看出他是个任性的人,是顺着肉体而行的,这个人没有原则,随风而行,那里有利益就往那里钻,那里叫他感官舒服,他就怎样作,完全顺着他的性子。有一个演讲,讲的时候心中定意要朝一个方向讲,但是话说溜了嘴,不小心往相反的方向说了几句,没有想到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兴奋之余就往反方向又多说了几句,那里知道竟然是满堂“采”,后来欲罢不能,就干脆向后转,与起初所定方向完全背道而驰。他前后的方向应该是分得清楚的,他到底选择了违心的方向,这个叫做没有原则。

废后和选后是两件大事,非同儿戏,但是亚哈随鲁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作起这些事就像换一件衣服那样的随便!看不顺眼就废后,看得顺眼就立后,他作了他自己性子的奴隶,在人生几个重大的决定上,我们岂不是常常步亚哈随鲁的后尘么?有一位弟兄在美国旅居的时候,看中了一间出租的公寓,原来这间公寓的客厅铺有美丽的地毯,使整个房子气派非凡,那位弟兄在赞赏之余,毫不犹豫的就签了租约,把房子租了下来,等到迁进去后,才发现洗手间是设在公寓的外面,悔之晚矣!另有一位弟兄决定进入家庭,就是因为有一天他遇见了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珠,等到结婚以后,眼珠黑的或白的统统忘记了。记得的是他们之间一大堆的难处。这就是一个属魂的人的光景,只有十字架能对付我们,使我们不再为肉体安排,去放纵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