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以斯帖记第六章第二节至第三节:“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什么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没有赐他什么。”
第四章第一节:“末底改知道所做的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
第七节至第八节:“末底改将自己所遇的事,并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她。又将所抄写传遍书珊城要灭绝犹大人的旨意交给哈他革,要给以斯帖看,又要给她说明,并嘱咐她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
,在王面前恳切祈求。”
第十三节至第十六节:“末底改托人回覆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麽?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
第五章第一节至第二节:“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
第八节:“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第六章第一节至第三节:“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什么尊荣爵位没有。”
第六节至第十三节:“哈曼就进去。王问他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哈曼就回答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王对哈曼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照你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一样不可缺。……哈曼却忧忧闷闷地蒙着头,急忙回家去了。将所遇的一切事,详细说给他的妻细利斯,和他的众朋友听。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细利斯对他说,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
第七章第三节:“……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第六节:“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
第十节:“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第八章第二节:“王摘下自己的戒指,就是从哈曼追回的,给了末底改。”
第三节至第五节:“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脚前,流泪哀告,求他除掉亚甲族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以斯帖就起来,站在王前。说,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设谋传旨,要杀灭在王各省的犹大人。现今王若愿意,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若喜悦我,请王另下旨意,废除哈曼所传的那旨意。”
第八节至十六节:“现在你们可以随意,奉王的名写谕旨给犹大人,用王的戒指盖印。因为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三月,就是西弯月二十三日,将王的书记召来。按着末底改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并犹大人的文字方言写谕旨。传给那从印度直到古实一百二十七省的犹大人和总督省长首领。末底改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谕旨中,王准各省各城的犹大人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聚集保护性命,剪除杀戮灭绝那要攻击犹大人的一切仇敌,和他们的妻子儿女,夺取他们的财为掠物。抄录这谕旨,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犹大人预备等候那日,在仇敌身上报仇。于是骑快马的驿卒被王命催促,急忙起行。谕旨也传遍书珊城。末底改穿着蓝色白色的朝服,头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细麻布的外袍,从王面前出来。书珊城的人民都欢呼快乐。犹大人有光荣,欢喜快乐而得尊贵。”
第九章一节:“十二月,乃亚达月十三日,王的谕旨将要举行,就是犹大人的仇敌盼望辖制他们的日子,犹大人反倒辖制恨他们的人。”
第四节:“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
第六节至第十节:“在书珊城,犹大人杀灭了五百人。又杀巴珊大他,达分,亚斯帕他,破拉他,亚大利雅,亚利大他,帕玛斯他,亚利赛,亚利代,瓦耶撒他。这十人都是哈米大他的孙子,犹大人仇敌哈曼的儿子。犹大人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
第十三节至十四节:“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求你准书珊的犹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并将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在木架上。王便允准如此行。旨意传在书珊,人就把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起来了。”
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
第二十五节:“这事报告于王,王便降旨使哈曼谋害犹大人的恶事,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并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
第二十九节:“亚比孩的女儿王后以斯帖,和犹大人末底改以全权写第二封信,坚嘱犹大人守这普珥日。”
第十章第二节至第三节:“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并他抬举末底改使他高升的事,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麽?犹大人末底改作亚哈随鲁王的宰相,在犹大人中为大,得他众弟兄的喜悦,为本族的人求好处,向他们说和平的话。”
圣灵扭转的工作
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以斯帖记中最重要的四个人物。从以斯帖记第一章我们知道,亚哈随鲁如何代表我们的魂,并看见魂的一些重要特征。第二章告诉我们末底改和以斯帖,乃是描写圣灵和我们的灵,以及灵的一些表现和习惯。第三章说到哈曼的残忍和诡诈,反映出我们肉体的丑恶和败坏。从第四章起我们要从整本故事的发展,来看圣灵如何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学习顺服祂,与祂合作一同来扭转我们的“哈曼”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并
脱离它的辖制,转忧为喜,转悲为乐,过一个得胜喜乐的生活。在这些属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到圣灵在我们身上的几个重要步骤,如何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
圣灵在我们身上初步的工作乃是领人得救。用以斯帖记的话,这就是末底改对亚哈随鲁王作的第一件事。以斯帖记二章二十一节至二十三记载说:“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
掛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这样亚哈随鲁王就得救了。王的得救乃是末底改告诉以斯帖,以斯帖又“奉末底改的名”告诉王。同样地,我们得救也是因为圣灵在人的灵里说话,记得当初
当我们处在非常危险,撒但要使我们永远沉沦的时候,圣灵就及时对我们的灵说话;我们受了感动,看见沉沦的可怕,终于相信主耶稣;我们就这样的得救了。圣灵在我们身上第一步的工作,是叫我们相信得救。
后来我们知道千错万错是错在亚哈随鲁把“戒指”给了哈曼。现在哈曼可以为所欲为,他终于奉王的名,通令全国,订于十二月十三日,所有境内的犹大人,不论男女老幼要在一日之间全部灭绝。当命令发出的时候,圣
经说:“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三章十五节)现在肉体快乐了,因为他取得了我们的信任,不久就可以达成他的宿愿,他怎能不举杯庆祝呢?但是“体贴肉体的就是死”(罗马书八章六节),我们心中不知怎样的觉得“慌乱”得很,好像吃了死老鼠一样,全身都不舒服。
圣灵的担忧
其实,何止我们“慌乱”?圣灵知道了我们对肉体投了信任票之后,在我们的深处有无限的哀愁。圣经说:“末底改知道所作的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四章一节)。这就说出了圣灵的哀愁。圣灵的反应和哈曼不一样:哈曼名字的意思是“发怒的人”而全本圣经中,我们没有看见圣灵发怒。以弗所四章三十节告诉我们祂会担忧;那个忧愁像鸽子的忧愁一样,鸽子不会发怒只会哀鸣。当圣灵听见肉体果然逞强,开始摧残我们属灵的生命;而我们又毫不争气地对肉体让步,体贴肉体,把戒指交给他,祂就在我们里面担忧起来。这“担忧”两个字和主耶稣在客西马尼(二十六章三十七节)的那个“忧愁”,在原文是同一个字。客西马尼的意思是“醡出油来”。客西马尼园原是长橄榄的地方;那天我们主的魂,好像被放在橄榄醡子里面压出油来。祂的微血管破裂,汗如血滴,那个忧愁是无比的忧愁。“客西马尼的忧愁”说出“圣灵的忧愁”。每次圣灵忧愁,就好像圣灵再一次经过客西马尼的压醡一样,又使我们想起了主汗像血一样的滴下来。
当圣灵忧愁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期望会有快乐。当末底改忧愁的时候,圣经告诉我们说,以斯帖就“甚是忧愁”(四章四节)。圣灵忧愁,我们自然也忧愁。这时候以斯帖想做一件事,希望能够减轻这个忧愁。于是以斯帖派人送衣服给末底改穿,要他脱下麻衣。圣经告诉我们,末底改不肯接受。许多时候,当我们体贴肉体而忧愁的时候,就想唱唱诗歌来解愁,甚至于特意的有一点财物之奉献,结果发现圣灵不肯接受。圣灵知道这不是换衣服的问题,必须换朝代才行,只要是哈曼在朝中当政,不要以为修改或者我们做点什么,能叫圣灵快乐一点。许多时候事情是做了,衣服也送出去了。但是圣灵仍旧忧愁,圣灵和我们争执的重点,乃是要彻底的解决问题,要推翻哈曼的宝座才可以。
圣灵的感动
因着这个缘故末底改再把话传进去,除了说明事实的原委,还嘱咐以斯帖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起初是“圣灵的担忧”,现在是“圣灵的感动”。我们的“末底改”深一层的工作,乃是要开启“亚哈随鲁王”的眼睛,能够认识“哈曼”的真面目。因为这时候,“亚哈随鲁”落在迷惑的光景中,不能自拔;他看不清“哈曼”的丑恶。当圣灵
在里面要作工的时候,祂不是直接地在我们“魂”里工作,乃是先经过我们的灵,然后让我们的灵来影响我们的魂,一直等到“魂”开了窍,明白过来,醒悟过来的时候,这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到了“魂”蒙了光照,我们就真看见“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马书七章十八节)。因此圣灵第一步,必须争取我们的灵合作;如果我们的灵不愿意,我们的魂就没有蒙光照的可能。我们的魂若没有看见肉体的败坏,“哈曼”就无法被对付。所以圣灵在我们身上初步的工作,要使我们得救,其次乃是逐渐
地让我们认识肉体的本相,因着这样的觉悟就苦苦盼望得着拯救,等一等神在圣灵里的拯救就来了。
圣灵的工作是从中心达到圆周的,所以属灵的启示,总是从我们灵的深处开始,先是灵里有一线亮光然后就辗转地照射魂的部分。所以我们的灵必定要愿意与圣灵合作,圣灵光照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圣灵要先感动我们的灵,带领我们学习顺服的功课,等到我们完全顺服圣灵在我们深处那微小的声音,答应祂的呼召。我们才开始有可能认识我
们的自己。常有人问,怎能知道,什么是属魂的?什么是属灵的呢?一点不是靠自我分析。这只有圣灵能作:第一,我们的“以斯帖”必须和圣灵合作,等到以斯帖完全降服下来,我们就能看见什么叫做肉体;然后就会恨恶肉体,就像约伯一样,在炉灰中懊悔,约伯本来根本不认识他自己,他一直
自认他自己是完全的人。有一天神开启了他的眼睛,他对神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约伯记四十二章五节)除非在圣灵的光中,没有一个人厌恶他自己的。约伯(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哦!
你我有没有在炉灰中懊悔呢?凭着自己,我们无法产生这样的懊悔,这必定是圣灵工作的结果。
当我们因随从肉体而失败之后,圣灵常在我们里面哀愁。如果我们是爱主的,我们就很快地受了这股哀愁的感染,就愿意做一点什么,使圣灵快乐起来;因为圣灵不快乐,我们也不快乐。但是圣灵不要我们为祂暂时的分忧解愁,祂要进一步的在我们的深处,一面解释祂心中忧愁的缘由,另一面祂感动我们响应祂的呼召,使我们的灵起来
与圣灵合作,这就是圣灵怎样带领我们学习顺服的功课。我们如果从来没有学习顺服的功课,我们就不知道我们的顺服是何等的迟缓。以斯帖也是这样:由于王已经有三十天没有见她的面,她发现这个顺服的代价是相当于她整个的身家和性命!“若不是蒙召,擅入内院见王,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四章十一节)现在王和王后的关系,似乎是最低潮的时候;以斯帖若是要完全遵照末底改的命令,这个顺服的代价很可能是她的性命。圣灵常常就是这样训练我们。当我们唱诗祷告的时候,我们何等愿意说:“献上所有”。但是我们发现圣灵所要求的几乎是我们的性命时,我们就不能
不犹豫,不能不有所顾虑。以斯帖就是这样。末底改有一个意念,而以斯帖有另外一个意念。她回话给末底改,没有说“我不去”这三个字,但是她的确是碍难遵命!圣灵常常感动我们,我们没有对主说:“不”,我们只说:“主,你知道这有多难,我办不到!”这就叫做“销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章十九节)。多少时候,因为怕损失和艰难,我们就是这样销灭圣灵的感动。根据常识的判断,听从圣灵的声音结果很可能是“死”,但是我们怕死,也不肯死。如果我们不死,看样子神的旨意是非死不可了。
圣灵的提醒
虽然我们销灭了圣灵的感动,但是圣灵没有气馁。祂那不肯放我们的爱,愿意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来顺服祂。这一次圣灵要告诉我们,就是我们不肯死,神的旨意也不会死;神可越过我们,兴起别人来通行祂的旨意。“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
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四章十四节)末底改这样郑重的警告以斯帖,意思是说:“你这样听话到王面前去,是神特别优待你,才让你这样作,神肯这样用你,是你的尊荣。不要想错了,以为神非你不可!你不肯,神可以兴起别人来。”要记得,每一次顺服神,都是我们千载难逢蒙恩的好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我们的,叫我们竟然在神荣耀旨意上有分。
末底改继续提醒以斯帖:“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四章十五节)。这里圣灵是根据神的旨意和我们办交涉。圣灵提醒我们,在以往的日子里,圣灵如何训练我们,把我们带到这样蒙恩境地。我们身上有这样储蓄,并不是为着我们自己,乃是为着神的旨意和见证。现在眼看神的子民要被剪除,神的见证要被摧毁,属灵的生命要被扑灭;我们竟然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么?神没有要求别人挺身而出,神拣选了以斯帖,因为她在王后的位分上。神给她那么多恩典,是为着叫
她起来传递恩典。作王后的目的,不是叫她可以安居宫中,免去这场哈曼屠杀犹大全族的浩劫,乃是为着整个神的旨意和国度。末底改要以斯帖明白,她不是为着作王后而作王后,乃是为着神的旨意和见证来作王后。同样地,我们蒙恩乃是为着祂施恩与圣灵合作,来扭转我们的“哈曼”所造成的局面,并且在基督里夸胜。末底改这一番话真是锐不可当,像两刃的利剑,扎在以斯帖的心坎上,使她不得不屈服。
以斯帖的顺服—“我若死就死罢”
当以斯帖顺服的时候,她说了一句恐怕是全本以斯帖记里面最好的话,她说:“我若死,就死罢。”(四章十六节)。意思是说如果必须死的话,我就愿意死。这句话在中文译本里,有几分无可奈何的意味;但是读上下文,就能碰着一个柔软和顺服的灵,这里有一个人为着神的旨意
,真愿意被治于死地。这里的“死”不是成功神旨意的代价,乃是顺服神旨意的代价。许多时候人若知道,他牺牲的结果是成功神的旨意,他就比较容易牺牲,但是以斯帖所学的功课是在成功神旨意之先,她可能就牺牲了。这分明是顺服神的旨意所付上的代价。我若消耗了,能使神得荣耀,我就愿意多消耗。但是在神得着荣耀之前,我可能就消耗了;这样我肯不肯消耗呢?我若肯不是说我成功了,乃是表示我顺服了。
感谢主就在这第二种情况下,以斯帖说:“我若死,就死罢。”哦!这是何等的顺服!这句话也就是“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主)”的意思。(路加福音九章第二十三节)为着整个神的旨意,为着神的见证,今天主要我们背起十字架来。当我们的“以斯帖”肯这样的顺服“末底改”,圣灵开始有机会在我们的魂里作光照的工作。有的人因着不肯背十字架来跟随主,不肯被主带到完全的死地,结果在
他分身上分不清什么是属魂的,什么是属灵的。但愿为着神的见证和荣耀,我们愿意像种子一样,种在地里。当我们告诉主说:“主啊!我愿意撇下一切,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你。”我们就这样把自己放在祭坛上。感谢主,我们知道以斯帖顺服了,说了最美的一句话:“我若死,就死罢。”意思就是“我愿意背十字架
来跟随我的主,我自己完全摆于死地。”然后她冒死进到王的面前。从现在起,亚哈随鲁才可能有机会认识哈曼的本相。
第三天—复活的根基
以斯帖愿意“背十字架跟从主”把自己摆于死地,神的旨意就活了!她对末底改说:“你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四章十六节)。这就像主在地里三天三夜一样;以斯帖进去见王的时候恰好是“第三日”(五章一节)。这一切表明了她现在是在复活的根基上。圣灵做工终极的目的,乃是带领我们站在复活的境地上,因为“现在活着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基督在我们里面的生命,乃是经过死并且从死里出来的,我们的“以斯帖”愿意的时候,圣灵就争取到了我们灵的合作,以斯帖就敢进去见王的面。不料,亚哈随鲁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来。
“明天”
以斯帖和亚哈随鲁王的约会,乃是为着请哈曼赴她所预备的两次筵席。有趣的是,第一次筵席的目的是为着邀请哈曼赴第二次的筵席。当第一次赴宴的时候,王曾经两次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
赐给你。”(五章三节和七章二节)。我们觉得奇怪:哈曼已经来到王的前面,以斯帖原可以立刻揭发哈曼的阴谋,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只是说:“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这是为什么呢?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真正背十字架的人,他的灵是如何。一个真正能相信圣灵工作的人,在他身上有一个记号:就是当神把哈曼放在
她手里的时候,她能把哈曼重新又放回到神的手里去。所有在灵里生活的人,是从来不冲动的,从来不盲目的,而且是有明天的,他能等到明天的!
肉体常常是冲动的,是不可能等到明天的!像亚哈随鲁王说时迟,那时快,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把王后废掉了。受了圣灵教导的人却不是这样:以斯帖却能说“明天”再来。凡出于圣灵的引导,那一个结果和办法是和一般的人所作的是不一样的。感谢主,我们看见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斯帖是不慌不忙的。她的的确确是一个相主的人,她学习了十字架更深的功课,
更深到一个地步能说“明天”!这是很不容易的功课,就人来说哈曼是已经到手了,结果她又放回到神的手里。
“明天”的的确确说出圣灵的引导。大卫的故事也是这样:他有两次的机会可以解决扫罗,从此他难处就没有了,并且可以立刻登上宝座;但是大卫可以等到“明天”,意思说当神已将扫罗给了他,他还是把他归还给神。这乃是“灵”最高的表现,乃是背十字架的人才有这样的表现,这也是以斯帖所表现的。
“明天”就是神的时候。神必须等几件事作完了,然后才去揭穿哈曼的真相。所以不只是照神的旨意,叫以斯帖去暴露哈曼,也要在神的时候去揭发他。以斯帖受了教导,学习不光是在神的旨意上,也是在神的时间上,与祂完全联合。主曾对祂的弟兄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约翰福音七章六节)。当以斯帖说“明天”的时候,她似乎知道神的时间还没有来到。因为“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以赛亚五十五章九节)。果然等到明天神作了几件事,才去揭发哈曼的真相。
神在这里最少要作两件事:第一祂要等到哈曼达到最高峰,然后再将他摔到最低的深渊。
国王与王后两次的单独邀宴,使得哈曼乐不可支,陶醉不已。他藏不住心中的兴奋,回家以后,就滔滔不绝的:“将他富厚的荣耀,众多的儿女,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都述说给他们听。”(五章十一节)。哈曼就这样沉醉在这些太多的荣耀
富贵之中。我们可以想像这应该是他这一生最光荣的是刻;我们看他这般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就知道他的的确确是爬到了他一生的颠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个讨厌的末底改在哈曼这么光荣的时候,在朝门见到他,身子连动也不动。这就像美好的蛋糕里掉进了一只死苍蝇一般;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去掉这只苍蝇呢?他终于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要把末底改
掛在五丈高的木架上。谁会想到后来神就用了他要对付末底改的方法对付他呢?
让我们记得:过了明天以斯帖仍旧是以斯帖,然而哈曼却是愈升愈高。哈曼所代表的肉体,就要被完全显明出来了。等一等,我们就要看见肉体发展到颠峰状态,神要使他抱愧蒙羞,落到不能再低的地步。神这样做是要提醒我们,那一个高位不是他的,他靠夺了别人的位子。接着神就要向全世界宣告末底改原来应有的地位,也就是圣灵在神心目中该有的地位。
为了要在明天作成这两件事,神就安排了一些人事物来效力。有趣的是那天晚上,不只是哈曼兴奋得不能合眼,巴不得天早一点亮,好禀告王把末底改掛起来;连亚哈随鲁王也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有人猜想说,亚哈随鲁大概在睡前吃了太多的龙虾,所以睡不着,其实我们知道归根究底这件事是出于神全能的主宰。
第二天清晨,他们两个人相会的时候,王问哈曼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经过一夜的兴奋和自我的陶醉,使得哈曼心里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不是我是谁呢?”既然是我,那么我要给王最好的建议,以最优厚之礼待我;我不
止要赢得尊荣,并且要抓住王给我的机会照我自己的计划来荣耀我自己,于是哈曼对王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将王所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六章七至九节)哈曼在陶醉之余,要求王当众肯定他的地位。王对哈曼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照你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一样不可缺。”(六章十节)这真是晴天霹雳,万万不可能!哈曼心中一定这么想。如果王所喜悦的人不是哈曼而是第三者,哈曼也许还可以忍受;但这个人竟然是他所厌憎,所想要摧毁的末底改!对于哈曼来说,不能不说是惊天动地的震撼。王命既出,驷马难追。他只好硬着头皮,照王的意思将朝服给末底改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哦!巴不得我们能看见,哈曼在游行时一路上脸上尴尬痛苦的表情,他原来希望别人走在他的前面,宣告他的尊荣,而现在竟然是他自己走在末底改的前面,告诉全世界这个人是王喜悦的。感谢神,这实在是神的幽默!神知道如何对待肉体!现在哈曼所代表的肉体,是到了最狼狈不堪的地步。哈曼若未享过尊荣,也许还不会感觉这般的委屈和耻辱,就像以斯帖记所形容的,哈曼就忧忧闷闷的蒙着头急忙回家去了。
就是这样,在以斯帖所说的那个“明天”,神就藉着末底改游行这件事,向世界宣告,圣灵在我们身上原来应有的地位。祂应该是王所喜悦尊荣的人,意思就是说,圣灵应当是我们所喜悦尊荣的,祂当得
着我们的心,祂该得着优越的地位。当圣灵“身穿朝服,骑着御马”的时候,也就是肉体抱愧蒙羞的时候。肉体是应该落得狼狈不堪的,因为这原是他该处的地位。当初亚哈随鲁使他高升是不对的,因为他篡夺了圣灵的地位,哈曼的位子应该是属于末底改的。神就在那个“明天”让末底改和哈曼,或者说圣灵和肉体各归本位。圣灵应当在极优越的地位,而肉体应当在最羞耻的地位,因为十字架是羞辱的记号,所以神藉着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哈曼所代表的肉体应该
掛在十字架上。果然故事就朝着这方向发展了。
“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
后来有人来催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以斯帖在筵席中把她的心事告诉王。她说:“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本族赐给我。”(第七章第三节)以斯帖讲那一段话,在原文里是诗的体裁,不是散文的结构。诗的感觉是细腻的,这里所有的感觉都是诗的感觉。她对王说:(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从属灵角度来看,我们的灵不过是
一个器官,圣灵才是那个器官的生命。“把性命赐给我”属灵的意思就是把更多的圣灵赐给我,也就是“愿圣灵来充满我,愿圣灵来佔有我;愿圣灵浸透我的心思、情感和我的意志,让我全人都被圣灵充满。”以斯帖这样说,就相当于我们的灵和我们的魂办交涉。圣灵在这里是用诗的体裁来教导我们的灵向魂陈述她的感觉。因着这个缘故,我们魂的眼睛就被开启,就开始认识肉体的本相。
“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
当以斯帖接着把自己和她全族遭受生命威吓的原委一一的告诉王,这位一向昏庸的亚哈随鲁王问了一个难得的好问题:“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那里呢?”(七章五节)。什么时候当我们的魂能这样的发问,就说出我们离开启示和光照已经不远了。果然,光就来了,以斯帖就很中肯的揭露了哈曼的真面目,她一针见血的形容哈曼是仇人、敌人、恶人。接下去亚哈随鲁的眼睛就被开启;哈曼原来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魂蒙了光照,开始看见:“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马书七章十八节);“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十
七章九节)。我们的肉体果然是那“恶人”。在同一个光中,我们又看见:“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罗马书八章七节);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罗马书八章八节)。我们真知道这个肉体原来是仇人,他与神有仇,所以他也与我们有仇。其实我们的肉体不止
是仇人而且也就是敌人。因为“肉体与圣灵相争,圣灵和肉体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加拉太书五章十七节原文)。因为肉体是圣灵的敌人,所以也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魂就这样的蒙圣灵光照,就真看见我们的肉体,就是像以斯帖所形容的,是仇人、敌人、恶人。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里的经历:他在圣灵的启示之下看见了自己肉体的败坏和无能;那一个看见,并不是头脑上的一点知识而是圣灵在他灵的深处强烈工作的结果;以致于他的魂有一次空前的觉醒。这不是说他从来不知道肉体是黑的,而这一次他好像看见他从来所没有看见的!那个震憾了他全人!那个觉悟使他感觉痛苦!所以他最终不得不像一个落
在绝望深渊里的人一样,喊着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呢?”(罗马书七章二十四节)。保罗好像得救了许久,肉体也和他同在了许久,他应该对肉体有认识,但他实在不认识。现在眼睛被开启了,好像是第一次发现他的肉体!同样的,亚哈随鲁与哈曼同在了许久,甚至同饮同乐,他好像从来不知道哈曼是那么狰狞可怕,残忍可恶;好像一点珠丝马迹也没有。感谢主,因为我们的灵肯与圣灵合作,我们这位亚哈随鲁终于蒙光照,看见了从前所没有看见的,我们从心里接受圣灵藉着我们的灵给肉体所下的判决书:“这仇人、敌人、恶人哈曼”。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全人自然会顺应圣灵的号召起来对付肉体,改正我们的错误,把肉体放在肉体所该在的地位上,也就是十字架上;从此我们宣告:我们恨恶、仇
视、敌对这个万恶的肉体!因为他既然是神的仇人和敌人,也就是我们的仇人和敌人;神既然世世代代与亚玛力人所代表的肉体为仇,我们也要与肉体为仇,抵挡它直到“流血的地步”(希伯来书十二章四节)。这就是圣灵在我们身上所要带领我们达到的境地。只有这样,整个的似乎是注定的混乱局面,得以被圣灵完全扭转过来。我们也就因而经历了一次基督里的得胜。
“把哈曼掛在其上”
亚哈随鲁认识了哈曼真面目之后,很自然的作了一个决定,就叫人把哈曼掛在他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所作的木架上,这是圣灵藉着灵在我们心思里工作的结果。这里的木架就是指十字架说的。我们知道我们肉体不能摆在高位上、肉体只配钉在十字架上,这时候
我们的亚哈随鲁才看见,肉体正当的地位不是在宝座上,而是应该钉在十字架上,这个乃是极大的启示。
我们知道神从第一天开始,对于我们的肉体就是没有给丝毫盼望的!祂看我们肉体是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挂在十字架上。因为我们的肉体只配死,所以当我们的主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神就把我们的肉体钉在上面了。这就是神对我们肉体的判决,但是我们的难处是对这个判决似乎是信不来;我们总是希望能改良或者修补我们的肉体;原来不够好,现在使它更好一点;我们这样和那样作是因为我们对肉体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如果我发现我的袜子破了,穿起来好像空前绝后一样,我怎么办呢?我会想补一补,就可以再用了;但如果这只袜子已是千疮百孔,那么我也许只有一个办法,这只袜子最好的归宿是在垃圾箱里。同样的,圣灵是逐步的带领我们,使我们能够相信神对我们肉体原始的判决,一直到一个地步,我们看见了肉体一败涂地的光景;我们就会承认说:“神的话是对的,”神在两千年前的工作也是对的,祂作的对!所以将我的肉体钉在十字架上。因着我得着光照的原故,现在我从心里真是相信我的肉体的的确确是无可救药,也是的的确确该挂在十字架上!这样我们就会与亚哈随鲁异口同声的说:“把哈曼挂在其上”。挂在那木架上,这就是加拉太书
五章二十四节所说的“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钉在十字架上了。”
在哈曼处死之前,圣经说:“人就蒙了哈曼的脸”。肉体原来是最要面子,最爱露脸的;现在它的脸被蒙上了,其实它是早就该被蒙上了,因为这是肉体当受的待遇。当哈曼被挂起来之后,圣经说:“王的忿怒这才止息”。这真是可喜的现象,因为我们的魂
终于生气了,生哈曼的气,要许久才能平息。感谢主,圣灵一直要在我们身上作工,作到我们终于对我们的肉体生了气,并且是生气到了一个地步,非找它解决不可。
得释放的途径
我们看过圣灵的工作,是让我们看见我们肉体的败坏,因而我们就同意神对我们肉体的判决;就赞成也真是愿意把它挂在木架上。这样关于哈曼的问题好像是解决了。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哈曼虽然死了,但是他生前所发出的律令仍然生效!根据这律令犹大人仍然
是在十二月十三日一日之间要全被剪除。这个哈曼的律令用新约的话来说,就是指“罪和死的律”(罗马书八章二节)。虽然肉体是挂在十字架上,但是它所带来的罪和死的律仍然辖制我们;我们属灵的生命仍旧有遭受它摧残的危险;我们仍然有被卖为奴的感觉;就像保罗所形容的:“我是已经卖给罪了……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马书七章十四节至十五节)“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七章十八节)。我们的奋斗似乎是注定非失败不可的,就像犹大人在十二月十三日非死不可的。这样说来,我们蒙拯救得释放的路在那里呢?以斯帖记八章三节记着说:“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脚前,流泪哀告,求他除掉亚甲族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接着以斯帖就请求王“废除哈曼所传的那旨意”(八章五节)。她凄惋的说:“我何忍见我本族的人受害,何忍见我同宗的人被灭呢?”(八章六节)。以斯帖这一番如泣如诉的话,就相当于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末了的一番话,保罗似乎是在绝望中喊着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马书七章二十四节)。这里“取死的身体”原来是当时罗马政府用来对付犯人的一种刑罚。他们将一具已经开始腐烂生蛆的尸体和那个活着的犯人面对面的绑在一起,结果死人与活人是口口相对,眼睛相对,手手相
连。我们可以想像对于活人的折磨,是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保罗就是这样用一幅令人恶心的图画,说出他受肉体蹂躏的痛苦,对保罗来讲,肉体不止可厌可憎,更是令人作呕!他恨不得能从其中得着释放!那个沉重迫切的心情就和以斯帖流泪哀告的情景,可以说
是不约而同。这就是圣灵,藉着我们的灵,在我们身上所要创造的感觉。迟早有一天,我们要像保罗那样无可奈何的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我们也要像以斯帖流泪哀告说:“我何忍见我本族的人受害,何忍见我同宗的人被灭呢?”乃是到了这个地步,神就开始启示祂的救法,并且指明得释放的途径。
我们曾经说过,以斯帖的眼泪可以软化王的心,但是不能改变王的命令,因为哈曼的律令是用王的戒指盖印发出的,立刻就成了波斯的律令,永远不可以更改,所以现在连王自己都是爱莫能助,无法废除他藉哈曼所颁发的第一道命令。意思就是说,罪和死的律令是刚性的,是无法废除的。但是感谢神,自从哈曼被挂起来以后,“末底改来到王面前”(八章一节)。现在末底改从朝门来到了朝中,意思就是说,现在圣灵被人尊重了,高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不止如此,圣经说:“王摘下自己的戒指,就是从哈曼追回的,给了末底改”(八章二节)。感谢神,是末底改,而不是哈曼,值得我们投信任票的。我们把戒指给圣灵,意思就是说,凡圣灵所作的,就算是我所作的;祂赢得我们完全的信任。这里(从哈曼手中追回)几个字很有意思;意思就是说,从前把戒指给哈曼是错的,现在我们要改正过来,把它从哈曼手中追回来,因为只有圣灵才是真正配得也是当得我们的戒子。当我们这样完全向圣灵降服,我们得释放的路,就开始显明了。圣
经说:“末底改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王准各省各城的犹大人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聚集保护性命,剪除杀戳灭绝那要攻击犹大人的一切仇敌。”(八章十节至十二节)。这是王所颁发的关于犹大人的第二道命令,准他们在十二月十三日受攻击时,起来为保护自己而战。这个律令和哈曼的律令是平行的,但是对第一个命令却产生了制衡的作用。哈曼
的律令将所有的犹大人都圈在死中,所以它代表罪和死的律;末底改的律令是叫犹大人从死里复活,把生命赐给他们,所以它代表生命的律。因为这命令是末底改所发出的,所以它的确代表生命圣灵的律。当犹大人运用末底改的律令,就自然的脱离了哈曼的律令,从罪和死亡的辖制里拯救出来。保罗说:“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马书八章二节)。这里分明告诉我们,我们得释放的途径,乃是藉着那赐生命圣灵的律,也就是末底改的律令所代表的。我们得胜
的秘诀是当肉体把我们带到罪和死的律的辖制之下,要置我们于死地时应该靠着圣灵应用生命圣灵的律,使我们转危为安,由死亡得生命,因而扭转了整个的属灵命运。当然,当我们这样做之先,我们必须把戒指给我们的末底改。顺从祂的引导而行,也就是加拉太书第五章十六节所说:“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这样圣灵在我们身上扭转的工作就告成了,同时我们又一次经历了在基督里的得胜。
由死而生
以斯帖记第九章第一节说:“十二月,乃亚达月,十三日,王的谕旨将要举行”。哈曼所定的那个可怕而又可喜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可怕是因为在这一日之间,哈曼依然可以有效地剪除所有的犹大人,将他们置于死地;可喜的是因为在这一天末底改要扭转他们的命运,率领他们经过争战而得胜。我们能够想像犹大人的心情,当哈曼的律令颁布的时候,他们个个都接受
了死的判决,恨不得这个日子永远不会来到;那日子愈迫近,心中就愈恐怖。但是自从末底改高升,颁发了第二道制衡的命令之后,悲痛的情绪就好像冬天的积雪见到了阳光,开始逐渐溶解。现在恨不得那个日子早日来到,早一日经历在末底改率领之下的得胜。保罗说:“有死的判决在我们身上,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祂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哥林多后书一章九节至十节另译)。这实在是以斯帖记最好的注解!神使犹大人个个都接受
了死的判决,有一个积极的目的:让他们不依靠自己,只倚靠那叫死人复活的神,在哈曼那罪和死的定律之下,他们是非死不可,然而在末底改那生命圣灵的定律之下,他们是非复活不可!圣灵就这样的带领我们经过什么叫作死而复活:肉体总是叫人死,圣灵总是叫人复活;自己完全到了尽头,圣灵就能开始起头。感谢神,祂能使用我们近乎失败和跌倒的经历,扭转我们,改变我们,反而积极的使我们得着了一个荣耀的经历;正如圣经所说:“犹大人反倒辖制恨他们的人”(九章一节)。这个得胜似乎是非常意外的,因为他们原以为本该注定失败的,谁会想到神竟然作了这么奇妙的工作呢?
“十三十四日”—得胜与夸胜
说到犹大人在十二月十三日,这个可记念的日子里得胜的经历,让我们来记取几点重要属灵的教训。第一,让我们记得犹大人之所以得胜,固然是由于他们应用了末底改律令的结果。但是其中一个不可没灭的因素是“各省的首领、总督省长和办理王事的人,因惧怕末底改就都帮助犹大人。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九章三至四节)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得胜不止在乎我们取用了生命圣灵的律,更是圣灵亲自率领我们的结果;我们让圣灵高升,让祂在我们心里设立祂的宝座,也肯接受祂的雕刻,使我们日趋衰微,而基督日渐昌盛。当基督完全掌权的时候,我们的仇敌可以不怕我们,但是非臣慑于基督的威武之下不可;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赢得了胜利。我们只得说不是我们,乃是圣灵使我们
得胜。第二,这里犹大人的争战是保卫战,而不是攻击战。保卫战的目的是为着保全已经有的:原来在犹大人争战之前,得胜早已在握,因为末底改已经胜过了哈曼。哈曼的宝座已经被推翻,末底改已经能从朝中发号施令!从某一个意义来说,末底改已经打赢了攻击战,他攻击了哈曼,而且将他击溃。所以对于犹大人来说,只剩下保卫战了,因为末底改的律令就是得胜在握的律令。犹大人不止起来保卫自己的性命,更是保卫末底改已经获得了的“得胜”。这一点实在带给我们一个极重要的属灵教训;特别是在属灵争战的功课上,我们常常误会
以为属灵的争战是攻击战;其实不然,应该恰好是以斯帖记里所描写的保卫战。因为我们的救主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完成了历史上最剧烈的一次攻击战,祂伤了撒但的头,给了它最大的致命伤,这是一次空前的大捷,我们的主完全得胜。这个攻击战的结果,叫祂胜过罪
、肉体和撒但;因着那次得胜是那样彻底的原故,今天我们属灵的争战就都是属于保卫战的性质;因着基督的得胜,我们已经得胜在握,所以我们是从一个得胜的地位来争战,叫我们不失去那个得胜,这就是保罗所说的:“感谢
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哥林多后书二章十四节)。夸胜的意思,就是说已经胜利了,现在我们要宣告并展览这个得胜。感谢神,犹大人不是在十二月十三
日那天才胜利的,其实在那一天以前他们就胜利了。因为末底改已经胜过了哈曼,而他所颁发的第二道命令就是胜利的凭据;十二月十三日那一天犹大人只要不失去他们已经得着的胜利,就是胜利了!这就是我们得胜的性质;因基督的得胜而得胜。
接下去我们发现书珊城的争战不是一天,乃是十三、十四日两天,十三日犹大人杀了哈曼的十个儿子,十四日就把这十个儿子的尸首挂在木架上;十三日是胜利的成功,十四日是胜利的展览;十三日是得胜,十四日是夸胜。圣灵不止在基督里率领我们得胜,更要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关于夸胜的真理,让我们读一段保罗的话:“感谢
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哥林多后书二章十四节至十六节)
保罗说这话的时候,是有历史背景的。那个时候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罗马的武功非常的强盛,他们常常远征得胜,消灭了敌国,掳掠了许多的俘虏和财物。当时有一个风俗,当将军和英雄们凯旋回来的时候,全城的人都要前来欢迎他们,并且有盛大的凯旋游行。这个时候,凡游行队伍所经过的街道都点着香,所以全城都充满了香气,当游行的时候,最前面是罗马的议员的官员,接着乃是祭司,点着香在那里行走,在祭司的后面就是战胜品,有那个国家的地图,和被掠的财物,所俘的囚犯都用锁链锁着游行,后面
是军队随行,最后面将军和英雄们在花车上面,身披彩带,受人欢呼,这就是当时的背景。
保罗所说在基督里的夸胜,也可以翻作在基督里的凯旋。在这里保罗就把自己比作在基督凯旋行列里撒香的人,所以他说:“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哥林多后书二章十四节)。这里为什么保罗说:“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呢?因为在那一次凯旋游行的时候,那些俘虏闻了香气,就知道不久
不是被杀,就是被卖作奴隶,所以,这香气对他们是死的香气,叫他们死;凯旋归回的得胜将军和英雄一闻到这香气,就知道他们得奖赏的日子近了,所以是活的香气。虽然是同一个馨香之气,在人的身上却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属灵的事也是这样:一个在基督里得胜的人,虽然他们带着人的软弱,但是在他的身上却有馨香之气发出去,对那一些属神的人,就成了活的香气,叫他们更活在神的面前,对于一些不信反对神的人,
这个香气就定他们的罪,叫他们死!所以保罗说:“谁担当的起呢?”
现在我们来看十三、十四两日,如何的分别连于死的香气和活的香气。原来哈曼是在迷信的心理作崇下抽到了十二月十三这个日子。非常可能那个时候已经流行了“十三”代表不吉祥的迷信说法。等一等,我们就要证明人类普遍恐惧十三的心理,很可能来自逾越节的故事。哈曼似乎
是很巧妙的要强迫犹大人接受十三是不吉祥的这个观念,因为在这一天犹大全族要全被剪除。哈曼的作法在心理战术上不能不算是高明的!他把犹大人都圈在不祥之中;又因为波斯的法律是刚性的原故,犹大人就会相信灾祸果然注定要临到到他们。这是撒但的诡计!我们若不小心也会上仇敌的当。基督徒不应当相信什么日子是吉祥,什么日子是不吉祥的说法。在基督里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吉祥的,若不在基督里,每一天都是不吉祥的。有趣
得很,当哈曼把十三日加在犹大人身上的时候,神最后奇妙的将它扭转成十三、十四两个日子,原来十三日是叫犹大人受仇敌的辖制,现在在十三、十四两日他们反而辖制仇敌;哈曼认为对犹大人最不吉祥的日子,神都能扭转为吉祥。因为圣灵要藉着这一幅图画,要我们认识什么是在基督里的夸胜。十三、十四两日紧连在一起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里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逾越节的故事:在逾越节那天晚上,神巡游埃及全地要击杀每一家的长子,但是神对于以色列人却预备了一个救法,就是以色列的每一家可以预备一只羔羊挂在木架上被杀,然后把羔羊的血抹在门楣上;当神看见了门上的血,就越过了那一家,这样以色列人就蒙了拯救。逾越节的羔羊为他们的长子死,所以他们就不必死。逾越节就是正月十四日,这一天就成为可记念的日子。就在他们蒙恩
得救的日子,埃及人因为他们的门楣上没有羔羊血的缘故,所以每一家都丧了长子,这真是他们悲痛的日子,就像圣经所形容的:“在埃及有大哀号,无一家不死一个人的。”(出埃及记十二章四十二节)对以色列人来说是十四日,对埃及人却是十三日。就在这一天埃及人因为门上没有羔着的血,而终于痛失了他们的长子,这个惨痛的印象深深的烙在他们心中;人类对于十三感到不祥和恐惧的心理,也许就从这里开始蕴育的。在这里我们看见羔羊的血所代表的福音之香气,对于不同的两种人,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冲激:对于以色列人就成了活的香气,叫他们活;对于埃及人就成了死的香气,叫他们死。因此逾越节在人类历史上,就成了夸胜的记号,预指基督
在十字架上的夸胜并祂如何成为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这个福音的香气所能飘逸到的地方,信主的人有永生,不信的人就被定罪了。
感谢神,原来肉体要我们注定丧亡失败的十三日,经过圣灵奇妙的扭转,竟然变成了十三、十四两日,也就是我们得胜和夸胜的日子!这是何等的奇妙呢?
哈曼和他的十个儿子—肉体和它的邪情私欲
夸胜既然是展示得胜,那么根据以斯帖记我们的战利品是什么呢?在我们凯旋游行的队伍中,那些俘虏又是谁呢?我们读以斯帖第九章就知道这战利品和俘虏就是哈曼十个儿子所代表的。哈曼死了,他不只留下了依然生效令人致死的律令,也留下了十个儿子。我们常常以为肉体挂在十字架上,问题就解决了;却没有想到,哈曼不只会生儿子。而且生了
许多的儿子;他不懂得什么家庭计划,向来是提倡多子多孙主义的。让我们记得,肉体常常是子孙满堂的。现在我们要问,哈曼的十个儿子是代表什么呢?当圣灵藉着末底改写以斯帖记在归结往事的时候,记了这样一笔:“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九章二十五节)我们知道处决哈曼和他的十个儿子,是分别在两个先后不同的时间举行的,但是现在圣灵把它归纳起来,好像是在同时发生似的。这里是
有很重要的属灵意义:我们如果把他和加拉太书五章二十四节相比较,就能一目了然。那节圣经说:“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我们立刻就能明白,哈曼的十个儿子,是指着肉体的邪情私欲说的。保罗在歌罗西书二章二十节说:“你们若与基督同死……”他是在提醒我们一个既定的历史事实,根据这个客观事实接下去保罗就劝我们“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三章五节)这里治死的行为,乃是指着我们主观的经历说的。我们如果把保罗的这两段话,翻译成以斯帖记里的语言,前一段就相当于哈曼挂在木架上,后一段就相当于十二月十三日,犹大人“杀了哈曼的十个儿子”(九章十二节)。我们一面看见我们的旧人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但是另一面,要在今日根据神在历史上已经成功的事实,主动的与圣灵合作;让十字架来治死我们肉体里面的邪情私欲,并且在基督里夸胜,这样的得胜而又夸胜,我们的胜利才算完成;我们才
主观的并且有效的从肉体里得着释放,并且得胜有余。
但有趣的是哈曼十个儿子的名字,在希伯来原文是另起一行,按着十个名字垂直排列下来。远远望去这十个名字,就好像哈曼十个儿子的尸体挂在木架上一样。犹大人每逢在普珥节
读到以斯帖记第九章这十个名字的时候,按规矩要用一口气从第一个名字读到第十个名字,这中间是不可以换气的。他们这样作的寓意是要在一口气之间,将哈曼的十个儿子在木架上解决了。根据懂得原文的圣经学者告诉我们,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一个“己”字。现在我们若将这些名字原文的字义和每个名字旁边的己字加在一起,这哈曼的十个儿子恰好是说出了我们这个堕落“己”的百态。比方说,第一个名字巴珊大他说到“好奇的己”。亚当和夏娃堕落,就是因为这个好奇的己在作崇。第二个名字达芬说到“哭泣的己”。我们的己是常常自怜的。亚斯帕他说到“凑济的己”。因为我们的己有支离破碎的危险,需要用力将他凑在一起,破拉他说到“慷慨的己”。我们的己常常像黑手党的老大一样,非常慷慨好施,敢承当了别人所不敢承担的。亚大利雅是说到“软弱的己”。亚利大他说到“强硬的己”顽固不化。帕玛斯他说到“显著的己”,好高务远。亚利赛说到“横冲直撞的己”,像脱了僵绳的野马一样。亚利代是“尊贵的己”,备受推崇。第十个名字瓦耶撒他是“纯粹的己”含有没有参杂的意思,也就是百分之百的己,如假包换。
当哈曼的十个儿子被挂起来的时候,从属灵的意义来说,全世界就看见了我们的己百态!亚哈随鲁不是喜欢炫耀自己么?他不是处处要求表现么?现在圣灵让他有一个最好表现的机会,也就是
最正当的表现场合,那就是十字架。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为自己开展览会,圣灵却为他在十字架上开展览会。
“十四、十五日”—普珥节
争战过了之后往往就是安息。圣经说:犹大人“亚达月十三日,行了这事。十四日安息,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但书珊城的犹大人这十三,十四日聚集杀戳仇敌。十五日安息,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九章十七节至十八节)。于是每年十二月十四、十五日就成了犹大人中间非常重要的普珥节。末底改为着这个节日,曾两次写信给犹大人,劝他们世世代代守这节日。犹大人“因这信上的话,又因所看见
所遇见的事,就应承自己与后裔,并归附他们的人,每年按时必守这两日,永远不废。”(九章二十六节至二十七节)。直到今日普珥节在犹太人中间,还是非常重要的节期,这是他们设筵欢乐的日子,还彼此赠送礼物,就像西方的世界过圣诞节一样。这两天犹
太人还要聚在一起,有烛光晚会;会中特别朗读以斯帖记。许多小朋友们,也带着小锣小鼓去凑热闹。当他们读到末底改的时候,全场就欢呼,锣鼓就响了起来;读到哈曼的时候,全场就嘘声四起。等到全书朗诵完毕,会中就齐声的喊着说:“愿羞辱归给哈曼,愿祝福归给末底改。”
我们自然会问,普珥节所代表的属灵意义是什么呢?圣经再三的说,这是设宴欢乐的日子,所以普珥节乃是指着在圣灵中的喜乐所说的。因为这是末底改和他全族共有的日子,也是圣灵和我们共有的日子。末底改形容它作“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九章二十二节)。末底改在那一天转忧为喜,犹大人也在那一天转忧为喜,这是末底改的喜日,也是犹大人的喜日。原先哈曼定意剪除末底改,使他忧愁,末底改全族的人也因此进入了他的忧愁;如今末底改转悲为乐,全族的人也就进入末底改的喜乐。所以普珥节属灵的意义,就是我们进入圣灵的喜乐,普珥节可以说是末底改的日子,他把这个日子给了他一族的人,并且嘱咐他们守这节日。感谢神,圣灵嘱咐我们,命令我们进入圣灵的喜乐,也享受在圣灵中的喜乐。罗马书十四章十七节说:“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六节说:“你们在大难中
有圣灵的喜乐(另译)”。圣灵每一次喜乐都是因为祂完成了祂的使命,成功了神的旨意,所以祂满足了,也喜乐了。恐怕很少在圣经中有像普珥节这样更恰切的形容圣灵
的喜乐和圣灵中的喜乐。圣灵的喜乐是圣灵的,圣灵中的喜乐是圣灵与我们的。先是祂的喜乐满足,然后祂嘱咐我们进入祂满足的喜乐,这就是普珥节。我们知道普珥节的普珥两个字是“掣签”的意思(九章二十四节)。这两个字的背后代表了哈曼的迷信、愚昧、诡诈、残忍、凶杀,以及这些形容词所堆彻成的一个混乱和悲哀的局面,竟然被末底改所代表的圣灵扭转过来了,以致于成功了神的旨意!圣灵的喜乐是何等的大呢?为着达到这一个地步,祂是满有忍耐的一步一步的在我们身上工作,起初祂所听说我们的魂把戒指给了我们的肉体,对他投了信任票,就开始担忧。那一个哀愁被我们的“以斯帖”察觉了,结果圣灵开始感动我们的灵,要争取她的合作,好使我们的魂能得
着光照。但是因为代价太大的原故,我们的灵就有所迟疑,不知不觉就销灭了圣灵的感动。感谢神,圣灵继续根据神的旨意来和我们办交涉,带领我们向祂顺服,我们的灵终于说:“我若死就死吧!”结果我们的灵就在复活的地位上,照着圣灵的引导,在我们的魂面前揭穿了肉体的真面目。我们的魂蒙到光照之后,就肯起来对付肉体,并且与灵同心渴望从肉体的辖制得着释放。感谢神,生命圣灵的律终于释放了我们,使我们脱离了罪和死的律,并且我们这些属乎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将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都已经钉在十字架上了。圣灵就这样的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基督馨香之气对于“哈曼的十个儿子”就成了死的香气,叫他们死,且死在木架上。到了这里,我们就完全得胜了:本来应该是死亡的日子,竟然成了复活的日子;本来是悲哀的日子,竟然成了喜乐的日子,圣灵在我们身上扭转的工作成功了!不止叫我们免去肉体的涂炭,而且神见证的第二代也得到了保全;结果是哈曼所代表的肉体在十字架上,末底改所代表的圣灵坐在宝座上,并且日渐昌盛;我们越过越衰微而基督越过越兴盛。这样仇敌要摧毁属灵生命的阴谋,怎能得逞呢?这样又有什么
能拦阻以斯拉和尼希米不回到耶路撒冷呢?圣殿不止重建而且美化,一直等到弥赛亚降生在伯利恒,神的救恩终于在十字架上完成了。当圣灵看见这些神计划的每一步骤,都要因着那十三、十四日的得胜和夸胜而要逐一实现时,圣灵的喜乐会是何等的大呢?并且是何等的满足呢?现在祂把这个喜乐赐给我们,再三嘱咐我们要进入祂的喜乐,使我们的喜乐也得着满足。根据以斯帖记九章二十六节二十七节所提示的,我们一面是照着圣灵的嘱咐,另一面我们“也因所看见、所遇见的事”,也就是圣灵所带领我们所经过的得胜和夸胜的一些经历,应承自己进入圣灵中的喜乐。这里所说的喜乐,是一种更深的喜乐,是圣灵工作的结果,所以是持久的,是不退色的。圣经说:“每年按时必守这两日,永远不废。”(九章二十
七节)又说:“世世代代记念遵守这两日,使这普珥节在犹大人中不可废掉,在他们后裔中也不可忘记。”(九章二十八节)这就是保罗所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腓立比书四章四节)的意思。因为是圣灵的嘱咐,所以保罗说“要”,是命令的口气!让我们记得圣灵的喜乐,不只是满足的,也是长久的。在犹大人中间有一个说法,到了弥赛亚国降临的时候,所有的先知书都要过去,只剩下摩西五经和以斯帖记;所有的节期都要废去,其中包括逾越节和住棚节,但是只有普珥节要长存直到万代。
为什么普珥节所代表的喜乐性质是长久的呢?因为根据末底改的解释,这是“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九章二十二节)是由死而生的日子!犹大人都经过死,然而却从死里复活。所以这个日子所代表的喜乐,是经得
起死的考验的。所有因情感作用而产生的喜乐到了死就完了,是不会从死里出来的;因为那个喜乐是忽高忽低,忽升忽降的,抵挡不住死的冲激的!感谢主,普珥节带给我们的喜乐,是经过死而复活的,是耐死不怕死,结果是长生不死,所以圣经说:“永远不废”(九章二十七节)。
在教会历史上,以斯帖记的故事不知道重演了多少次。撒但常常藉着哈曼作了迫害基督徒的事,要摧毁神的教会,使福音的见证没有代代相传的可能,教会曾经在罗马帝国十次的大逼迫之下渡过了最难煎熬的三百年,从人的常理来看,这个赤手空拳,无辜无告的基督徒们,经过长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紧迫压迫,应该是一个个的倒下去了!因此罗马皇帝戴克力先真以为他们成功了,所以铸造了一个纪念章上面写着“基督毁灭了”,也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基督徒的名业被消灭了”;他好像哈曼一样,替基督徒
定了亚达月十三日,一日之间他们全要被剪除。感谢主,最后圣灵还是率领祂的教会在基督里得胜,并且夸胜!当时最强盛的罗马大帝国,竟然向基督徒屈服!神的教会终于脱离仇敌享平安,转忧为喜,
转悲为乐。所以在罗马十次大逼迫以后那一段日子,实在是神的教会庆祝普珥节的时候。那时圣灵实在有满足的喜乐,因为看见神的旨意,在祂的儿女们身上成功了,神见证的第二代得着保全。当时每两个罗马公民中就有一个
是基督徒!殉道者的血,实在是教会的种子,虽然被强迫种下,如今在复活的境地里,开花结果了。
只有这些经过大患难的人,才能领会什么叫圣灵中的喜乐,才能进入圣灵那满足的喜乐!只有他们懂得庆祝普珥节真正的意义。其实不止在教会历史早期的时候,神的儿女能这样的庆祝普珥节,几乎每个世纪都有人这么作,因为每个世纪都有以斯帖记的故事发生。我们知道,今日在有的地方,神的儿女已经在庆祝普珥节了,从他们身上,我们已经看见了教会的第二代,因着他们高举末底改,而将哈曼挂在木架上的缘故,圣灵率领他们经过死,也从死里复活,当他们经过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候,他们会问,神的见证有延续的可能吗?福音的火把有传递下去的可能吗?那时在他们中间有一个传教士,在一夜之间他的书藉全被烧毁。第二天早晨,当黎明的光照射进来的时候,他发现在灰烬的中间,有一页没有被烧毁的圣经。他读的时候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上面写着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节)这是何等的安慰
和鼓舞!果然若干年后,福音的门被那从宝座而来的死而复活的生命炸开了,神给了他们一个敞开的门!福音的火蔓延真是势如破竹:有一个地方,全城的人口不过是二十六万,竟然
有二十万的基督徒!毫无疑问的,这是圣灵伟大的工作。神的教会虽然经过死的判决,经过火一般的试炼,但是我们的主却使他们转忧为喜,转悲为乐。世人会希奇,圣灵怎么会带领教会,在人看为不可能的地方,庆祝普珥节!我们怎能不惭愧呢?有的人希望去帮助他们,教导他们什么是圣灵中的喜乐。可是我们所说的常常是像鸣的锣响的钹一般。其实他们才是真懂得圣灵中的喜乐。他们似乎是最有资格将以斯帖记解开的。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命和自己的血,凭着血印的踪迹,一步一步的走在我们的前头。他们肯让哈曼抱愧蒙羞,他们肯让末底改高升坐在朝中为大,结果在基督
里夸胜。因此全世界的基督徒,都应该从他们得着圣灵的帮助,学习什么叫作在圣灵中更深更久的喜乐!
“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
我们知道以斯帖记的故事,到了第九章就达到了最高潮,第十章不过是结语;圣灵要为我们打一个结。到了第九章的最末了,我们看见末底改和以斯帖同时公开出现,写信给在波斯帝国境内所有的犹大人庆祝普珥节,以斯帖才公开露面。这叫我们联想起启示录,到了
最末后也给我们看见圣灵和新妇同时出现:“圣灵和新妇都说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水喝。”(启示录二十二章十七节)这里的新妇,就是万王之王的新妇,所以也就是王后,因为我们看见以斯帖记第九章末了,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的光景,和启示录末了圣灵
与新妇的光景是遥遥相对的。末底改和以斯帖呼召人来守普珥节进入圣灵的喜乐,圣灵和新妇呼召人来白白得水喝,得着圣灵中的满足。末底改和以斯帖公开出现的时候,是在故事的高峰,圣灵和新妇出现的时候,是在启示录的高峰。这两个高峰应该是说出神最高
最终极的目的,终极达到了。神衷心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在我们要问:以斯帖公开出现的属灵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以斯帖记两次提起“王后的位分”;一次是在一章十九节,另一次在四章十四节。这“王后的位分”乃是象征我们蒙恩的高峰。圣灵在我们身上的带领是一直要把我们带到恩典的高峰的。若翻成新约的话,这王后的位分就等于儿子的名分。我们说过末底改收养以斯帖,就代表圣灵是儿子名分的灵,儿子的名分不止是指着我们有儿子的生命,更是指着儿子的前途,成长到长成的地步。所以圣灵对我们的盼望,不止是让我们有基督的生命,更是要我们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就像末底改的心情一样,不仅是抚
育她,使她饱暖无缺,更是盼望她能得着王后的名分,以致于坐在王后的宝座上。当我们在接受圣灵在我们身上雕刻的时候,我们就成了“隐藏的人”(诗篇八十三篇三节),就像以斯帖在宫中隐藏一样。一直等到有一天,圣灵终于完成了祂在我们身上的工作,那就是众子显现的时候。(罗马书八章十九节)也就是我们身体得赎,得着儿子名分的时候。(罗马书八章二十三节)。圣经说:“万物一同叹息劳苦”(罗马书八章二十二节)就是为着等候这紧要的一刻。那时圣灵在暗中经过长期栽培的众子要公开出现,他们个个都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叫神永远的旨意在他们身上可以达到,他们要与主一同作王,肩负起重大的责任,这就是以斯帖公开出现的属灵意义。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她得着了王后的名分,末底改在她身上最终极的目的,终于达到了,现在她能与末底改联名写信,不
止说出她已长大成人,而且能与末底改同工,一同肩负艰钜的任务。现在以斯帖能和末底改一同呼召人坚守普珥节,享受圣灵中的喜乐,就像圣灵和新妇在启示录末了说,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感谢主,我们不仅看见以斯帖成熟的生命,也看见了她美好的职事如何是在神的恩典中造成的,叫我们不能不敬拜主。希奇祂!最后把我们带到何等荣耀的地步!
颠倒的人被矫正过来
我们读以斯帖记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说:“亚哈随鲁王使旱地和海岛的人民都进贡。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并他抬举末底改使他高升的事,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么?”这里的亚哈随鲁和第三章所描写的迥然不同;那里说他是“抬举……哈曼使他高升。”(三章一节)而现在的亚哈随鲁却是“抬举末底改使他高升”。那时的亚哈随鲁是代表一个颠倒的人,魂受身体的支配,而灵却委屈在魂之下。现在经过了圣灵工作的结果,这一个颠倒的人就被矫正过来了。现在的亚哈随鲁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他的魂受灵的约束,而他的灵又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颠倒的人是“哈曼掌权”,正常的人是“末底改掌权”。
这位亚哈随鲁今昔的对比,可以用以斯帖记里的两节圣经来形容:一节就是三章十节:“王同哈曼坐下喝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另一节就是八章十五节:“末底改穿着蓝色白色的朝服,头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细麻布的外袍,从王面前出来,书珊城的人民都欢呼快乐。”前面的一节说:“体贴肉体的就是死”(罗马书八章六节)而后面的一节说出:“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马书八章六节)。这里分明是颠倒的人和正常的人之间强烈的对比。现在的末底改是“在朝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九章四节)亚哈随鲁把许多的尊荣都给了他,所以他头戴
大金冠冕,得着了他当得的地位。不止如此,亚哈随鲁王蒙了光照以后,就一反往日的作风,很容易接受以斯帖的建议,他接受了以斯帖对哈曼的判语:“恶人、仇人、敌人”;他也受
了她眼泪的感动,让末底改颁发第二道律令;后来他又听了以斯帖的请求,在书珊城的犹大人可以在十四日继续争战,并且把哈曼的十个儿子挂在木架上。圣经又说:“王把犹大人仇敌哈曼的家产赐给王后以斯帖”(八章一节)。王不止这样的将财产信讬给以斯帖,到了第九章的末了,关于守普珥节的事,王都没有出面,全权交给了末底改和以斯帖。所以以斯帖记第九章才有“以斯帖命定守普珥
日”这句话。(九章三十二节)凡此种种从属灵的寓意来看,这些都是说明我们的魂,经过圣灵的矫正之后,如何能受我们的灵的建议而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回到了当初根据神的旨意而应有的正常人的光景。
严格的说来,正常的人就是属灵的人,也就是被圣灵充满的人。以斯帖记九章第四节说:“末底改在朝中为大……日渐昌盛。”这里的意思,就是让圣灵在我们身上越过越有地位,直等圣灵充满我们,管理我们。被圣灵充满,乃是被圣灵佔有的意思。因为祂愈过愈昌盛,我们就愈过愈衰微。衰微到一个地步,我们就连一点的地位都没有,这就叫作圣灵充满。
一个正常的人或者说属灵的人,并不是说他的魂就停止了作用;他不哭也不笑,也不用思想,变作了一个木头木脑的植物人。属灵的人不是植物人!是魂的作用很活泼的人!有丰富的情感,敏锐的心思和坚刚的意志。但是这些情感心思和意志,是活在圣灵和灵的管束之下。一个人的情感,若真是受圣灵的管理和支配,圣灵就能用他的情感来发表神的爱,传福音的时候,这个丰富的情感被神的爱所充满的情感,就能出去感动人,征服人领人归向基督。这样为着福音的原故,我们的魂就变作有影响别人,或者说征服别人的能力。这是一个属灵的人
的正常表现,所以以斯帖记第十章第一节告诉我们“亚哈随鲁王使旱地和海岛的人民都进贡”。但愿圣灵更多的使用我们为着基督去赢得千万的失丧灵魂。
“为本族的人求好处”
现在我们来读以斯帖记的最后一节:“犹大人末底改作亚哈随鲁王的宰相,在犹大人中为大,得他众弟兄的喜悦,为本族的人求好处,向他们说和平的话。”在这短短的一节圣经里,给我们看见圣灵的三方面:”第一圣灵在信徒中优越的地位。第二,圣灵的职事,第三,圣灵说
话的权威性。整本的以斯帖记,就是告诉我们圣灵是如何在我们身上工作,使祂在我们身上有绝对优越的地位。按着圣经说就,末底改为本族人求好处,这是圣灵的职事。根据罗马书八章
第二十六节:“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圣灵不祷告则已,一旦为我们祷告,必定是根据神的旨意为我们祈求。因为圣灵晓得神在我们身上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为着这个,圣灵就安排一切
叫“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马书八章二十八节)这里的益处若用以斯帖记的话来说,就是末底改为本族人所求的好处。这里爱神的人就是末底改本族的人,那么这里的益处或者好处是指什么说的呢?我们若从罗马书八章二十八节往下读,就很清楚了,末底改为本族人所求的好处原来是罗马书八章二十九节所说的:“模成祂儿子的形像,使祂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原文。因为圣灵来,就是
要荣耀基督(约翰福音十六章十四节)并且只为基督作见证(约翰福音十五章二十六节)圣灵只对我们的主有兴趣,祂一心一意盼望基督得着高举,祂巴不得人能认识我们的主,所以祂就藉万事将我们放在十字架的模型里,经过圣灵忍耐的工作,直等到基督在我们身上,显出祂美丽的模样,也就是使人在我们身上看见基督的荣耀。到这个时候,圣灵就心满
意足了。当我们被模成神儿子的形像,圣灵要郑重的对我们说,这就是我们的好处!其他我们以为的好处都算不得好处。许多的时候,圣灵用微小的声音,将我们缩小了,叫我们越过越衰微,我们会本能的反应说,这不是好处;但是感谢神,我们愈过愈衰微,基督就愈过愈兴旺,结果人就在这个瓦器里看见了荣耀的宝贝。圣灵说,这是好处,
也是益处!所以万事互相效力,是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圣灵知道我们的好处是什么,祂也为我们求好处。
“说和平的话”
我们曾经一再的看过圣灵是用微小的声音对我们说话。让我们记得,祂每一次说话都是说和平的话,都是像我们的主在地上常说的“愿你们平安”。因为圣灵总是把平安赐给我们,我们若顺服这微小的声音,结果就是生命和平安(罗马书八章六节)。
我们若比较以斯帖记最后的一句话“说和平的话”和以斯帖记的第一句话“亚哈随鲁的日子他作王……”(一章一节原文另译)就会发现整本的以斯帖记是以亚哈随鲁作开始,却是以末底改作结束的。一开始我们就看见亚哈随鲁
的日子。亚哈随鲁那个日子是他的日子,因为整个日子是他的,无论生活和历史都是以他为中心,所以就成为他的日子。但是到了以斯帖记的末了,我们却看见圣灵是以末底改的话来作结束!这就给我们看见圣灵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以自己作中心,到处都充满了自己的影子,但是最后呢?只剩了圣灵的话,我们的故事是应该以圣灵的话作终结的,祂的话是最权威的话,也是最后的话,祂说完了我们的故事也就完了。圣灵
总得在我们身上作到这个地步,祂说完了话,就没有人再接下去!就好像使徒行传第十五章所记载的:那次耶路撒冷会议辩论了许久,结果生命成熟的雅各起来说了最后的话,就成为那次会议的定案。这里雅各的话是最后的话,也是最权威的话。这就帮助我们了解“圣灵的话成了最后的话”的意思。感谢主,这最后的话
就成了以斯帖记整个故事的结局,这就说出圣灵在我们身上最终的带领,乃是让我们认识他权威无上的话。
我们也曾经看过罗马书第七章充满了“我”字,“圣灵”这个字难得出现;到了罗马第八章“我”字就减少,“圣灵”这个字就增多了。所以这两章应该是以斯帖记最好的注
释,因为以斯帖记开始于亚哈随鲁,也就是我们的自己而结束于末底改,也就是圣灵。用保罗的话说,这就是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现在我们清楚整本的以斯帖记,告诉我们圣灵如何带领我们过一个生活:“不再是我乃是基督”,这就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最后,让我们记得末底改向他们说和平的话,不止是应用在个人身上,也是应用在团体身上的。因为他对我们说和平的话,所以和平就充满在我们中间,就像主临终的时候,为着我们的合一祷告,这个合一是圣灵
的合一,是圣灵在我们中间说和平话的结果。这就叫我们联想起第二篇我们所提到的以斯帖记的时代教训,那个教训是特别为着团体的见证而有的。感谢神,在教会历史中曾屡次兴起见证的第二代,我们要问说今天神见证的第二代在那里呢?说到这里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沉重,我们是不是处在应该与耶利米同哭的时候呢?耶利米哀歌会成为我们的哀歌吗?“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耶利米哀歌一章一节)“主何竟发怒,使黑
云遮蔽锡安城,祂将以色列的华美从天扔在地上。”(耶利米哀歌二章一节)“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圣所的石头倒在各市口上。”(耶利米哀歌四章一节)感谢神!“一宿
虽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篇三十篇五节)天一亮,圣灵就要带领我们进入祂里面的喜乐,就是普珥节的欢乐。当然我们回过头去看,教会的历史是充满了许多的酸痛,我们要问说,这里有什么可喜乐的呢?今天好像是末底改穿麻衣的时候,什么时候我们能享受真正在圣灵中的喜乐呢?乃是当神的心意满足的时候。我们才能满足,当神喜乐的时候,我们才能喜乐!但愿我们像以斯帖一样的说;“求你把性命赐给我”。让我们提醒我
们的魂说,把我们的性命赐给我,也提醒说,把我的本族赐给我!因为撒但要摧毁神的见证,所以我们要提醒自己说,我们要那个见证!因此我们拒绝哈曼的摧残,将他挂在十字架上,好让圣灵完全的掌权,使我们有一天能一同进入圣灵的丰收,享受那在圣灵中无穷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