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召会历史—卷三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三章 使徒们的书信

1  综观彼得的着作,后代认为其《前书》系真实无伪[8]。在古教父的着作里,此书早被视为其真迹而引用。至于《彼得后书》,我们倒不那么肯定就是圣书[9]。不过对许多人来说,此书裨益良多,还可与其他经文一同参读。

2  至于其余所谓的彼得着作:《彼得行传》[10],《彼得福音书》[11]以及所谓的《彼得讲道集》[12]与《彼得启示录》[13],是否广泛的为人所接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古今并不曾有哪位教会作者,曾从其中引用其见证[14]

3  在我继续说明此历史时,我会照着使徒先后顺序来谨慎陈明,在各时期中教会作者所引用争议性之着作[15]的内容有哪些,及其他们对公认正典着作[16]与非此类着作的看法。

4  不过据我所知,所谓的彼得着作,只有一封书信是真的而被古教父承认。

5  保罗书信共十四封,个个广为人知,无庸置疑[17]。这些书信不该藏起来,就像有人因着争论希伯来书是否出自保罗[18],而束之高阁。我将在本书合式的地方,引证前人对此书的见地[19]。至于他的《保罗行传》[20],据我所知,尚有争议,无法列入无争议的权威着作中。

6  保罗在罗马书末了提到使徒黑马(罗十六14),据说写了《牧羊人书》[21](The Shephard)。不过这有争议,因为牧人书并不列在公认权威之中。然而有些人认为此书不可或缺,特别是对刚入门的人。因此,我们知道此书已在教会中公开使用,并且照着记载,也得知一些最早期的作者曾用过此书。

7  这些帮助我们分辨圣经中哪些书有争议,哪些又是公认的着作。

[8] 虽然在经文考证学上的重要文献Muratorian Canon中,并没有列入《彼得前书》,但大部份初期教会的教父如Clement of Rome、Polycarp、Papias、Hermas等都曾引用此书。此外,Irenaeus、Tertullian、Clement of Alexandria等人也都确信彼得就是《彼得前书》的作者。Eusebius在此乃是接续常规,将此书列为公认的(homologoumena)使徒书信。

[9] Eusebius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他当时可得的存留文献中,《彼得后书》乃是一直到二世纪末的Clement of Alexandria才首次被引用,第三世纪的该撒利亚监督Firmilian也曾引用。但Eusebius自己也曾指出,Origen、Hippolytus、Cyprian、Methodius等人都常引用《彼得后书》。到了主后三九三年的希玻大会(Council of Hippo),教父们正式决定将此书列入正典。

[10] 已失传,照Lipsius所述,此书内容具异教色采,因此大部分教父不采信其为彼得的着作。

[11] Eusebius、Origen及Jerome都否认此书为彼得所着之使徒书信。Serapion更指出此书虽没有否认其他福音书的真理,也没有与耶稣生平之记载相冲突,但是却有许多加油添醋的轶闻传言。此书已经失传。

[12] 虽然有许多教父如Clement of Alexandria、Origen等人曾引用此书,但此书一直被列为伪造的书信,因此至终并没又被列为正典。此书亦已失传。

[13] 初期教会对《彼得启示录》的接纳度颇高。在Muratorian Canon中,此书与约翰的《启示录》并列,Clement of Alexandria曾经在他的Hypotyposes中解释过此书(参Eusebiu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VI, 14 ),第三世纪的北非教会也普遍接纳此书。但在Eusebius之后,此书渐渐被认为是伪造的书信,因此至终并未被大公教会列入正典。此书仅存少部份残卷。

[14] Eusebius此言可能是在资料不足的情形下所作的错误判断。以上的书信虽然其作者可议,但确曾有许多教父曾经引用其中内容。

[15] 即antilegomena

[16] 即homologoumena

[17] 这是从二世纪初以来就毫无疑问的认知。

[18] Clement of Alexandria最早将《希伯来书》列为保罗的着作,Origen相信此书内容是保罗所传,Eusebius也接受亚力山大学派的看法,相信此书为保罗所写。西方教会得知此书的时间也相当早,至终西方教会接受东方教会的看法,认为此书为保罗所着。

[19] 见第十四、二十及二十五章

[20] 亦已失传。

[21] 此书内容充满各类异象与表号,于二世纪中以后就在各教会间广为流传,也为许多教父所引用。不过都没有被视为正典的一部分。Origen认为此书虽有神的默示,却不应列为正典之林。Muratorian Canon曾说此书是罗马教会的黑马所着(其兄弟Pius时任罗马监督139-145 A. D.),因此应鼓励圣徒阅读,但不适公开与教会中诵读,亦不适将之列入正典的一部分。初期教会中虽有许多东、西方教父引用此书内容,但到了四世纪以后,就渐渐失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