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召会历史—卷三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廿五章 公认的着作与具争议之着作[54] 

1  我们现在要将先前提及被列为新约圣经的各卷书,作个整理。《四福音书》必定列为首位,接着是《使徒行传》,

2  再来则是《保罗书信》,《约翰壹书》及《彼得前书》。若是合适,约翰的《启示录》应该接着,不过我们会在适当之时,列出不同看法。

3  以上便是众所公认的着作。至于所谓的《雅各书》和《犹大书》,虽有许多人知道或承认,却仍有争议。《彼得后书》以及《约翰二书》《约翰三书》也是一样,究竟是使徒所写,亦或只是同名之人所作?

4  这些争议作品中,还必须列入这几本:《保罗行传》(The Acts of Paul),《牧羊人书》(Shepherd of Hermas)以及《彼得启示录》(The Revelation of Peter)。另外还有《巴拿巴书》(The Epistle of Barnabas) [55]和《十二使徒遗训》( Didache or The Teachings of the Twelve Apostles)[56]。此外,前面提过,有人认为约翰的《启示录》是伪作,但也有人将之列入权威中。

5  有些人也把《希伯来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Hebrews)[57]列入权威,使接受基督的希伯来人特别喜乐。

6  这些就是有争议的部分。我们已经加以分类,好区分鉴定过的真作,和那些虽然大多数教会作者承认它们,却仍有争议、尚未列入正典之着作。我们必须会分辨这两类的书,以及异端假冒使徒之名的伪作,像是《彼得福音》(The Gospel of Peter)、《多马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 [58]、《马提亚福音》(The Gospel of Matthias)[59]等作品,或是伪造安得烈、约翰及其他人的《行传》[60]。这些作品从未在上述任何作者的着作中提及。

7  当然,伪造的风格和使徒的写作风格大大不同,他们提出的观点与目的也背离了健全的正统教训,显明是异端的捏造。此类作品不但该列为伪作,我们更该拒绝这种全然荒谬不虔之作。现在我们再接续述说历史。

[54] Eusebius将本章中所列的着作分为两类:非正典类-包括伪造的(spurious, thonoi)和异端性的,以及正典类-包括公认的(acknowledged, homologoumena)与有争议的(disputed, antilegomena)。有时,Eusebius也会将伪造的书信列为有争议的书信当中。Eusebius分别antilegomena和thonoi的原则乃是:antilegomena虽然有争议,但其趋势是越来越走向homologoumena的正典,至于thonoi则是那些有争议的书当中,越来越不被视为正典的。这也就是为甚么Eusebius在面对前所未有对启示录的质疑时,将之列为thonoi的原因。换言之,homologoumena和antilegomena都是属于正典且正统;但thonoi是非正典的正统着作。

[55] 《巴拿巴书》的作者不明,虽然从Clement of Alexandria到Origen、Jerome时代都有教父引用,但他们也并没有将之列为正典,主要的原因是无法确定此书的作者有任何使徒的渊源性(apostolic origin)。

[56] 这一部有十六章内容的书卷,是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时,才正式因考古学家的发现而出土。这卷书可分为两部分,前六章是一段具有浓厚犹太道德色彩的独立段落,名为《两条路》(Two Ways);后半段才是《十二使徒遗训》的本身。根据考证,《两条路》应是早在第一世纪末就已存在,并在二世纪初时与当时教会中的《十二使徒遗训》组成为一卷书。这本书虽然以『十二使徒』为名,也据说流通甚广,在初期教会中常有诵读,不过却少有教父引用。Eusebius将之列入thonoi,其原因可能也是在此。

[57] 这部书如今仅存残卷,由其内容分析,与其他四福音书并无直接关联,但也有人认为四福音书可能由此卷书得知一些资料,不过都属臆测。虽有许多教父曾熟知并引用此书内容,不过无人将其权威置于四福音之上。

[58] 这是一部约着于二世纪、带有智慧派风格的伪作,其中绝大多数是捏造的故事和异端的教训。虽有些教父如Origen等曾引用之,不过这部书被公认既不属于正典,也不属于有争议的书卷。

[59] 已失传,其中很强调道德和禁欲主义,曾为Jerome及Origen引用,不过与新约的教训不合。

[60] 皆为智慧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