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一讲:圣经预言

一、前言:

读经:诗篇831812  

神啊!求你不要静默,神啊!求你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因为你的仇敌喧嚷,恨你的抬起头来,他们同谋奸诈,要害你的百姓,彼此商议,要害你所隐藏的人,他们说,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记念,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要敌挡你,就是住帐篷的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摩押人和夏甲人、迦巴勒、亚扪和亚玛力、非利士人并推罗的居民,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

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  

一、前言:  

这一段圣经很稀奇的描写,现在中东的整个局势。我们都知道圣经里百分之二十七都是预言,诗篇八十三篇是一个很重要的预言,特别是预言到今天整个中东的局势,我们接下来要看中东的局势和圣经的预言到底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二、以巴近期局势及以巴会谈分析  

最近中东的局势实在非常的紧张,尤其自从以色列在一九四八年建国以后,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以巴的冲突虽发生多次,但这次可以说是最严重的一次。原因就是因为阿拉法特他曾经宣布过,希望在今年九月十三号他们能够在巴勒斯坦建国;我们也晓得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经过了长达七年多的谈判,他们希望通过圆桌会议能够达到最圆满的结果。  

以色列人他们建国已经四十多年,也可以说几乎是快要半个世纪,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战争的影子底下。以色列人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他们对于神的话并不是十分认真的,他们有的甚至不相信圣经,也不相信神;但是他们却关心他们子孙的前途,他们不愿他们的儿女在烽火底下过日子。现在他们的儿童上街或者是上学,常常是前面一个武装的人,后面一个武装的人保护着;可以说他们一直是在刀光剑影下长大的,所以以色列大部分的人呼声他们受够了,他们觉得需要和平,不管出任何的代价都可以,甚至用土地换取和平也在所不惜。

因着这个缘故,普遍的呼声就是要和平,巴勒斯坦也希望能够早一日在他们的家乡建立他们自己的国家;所以到了今年,阿拉法特他似乎是要片面的决定宣布巴勒斯坦建国,这就使得世界各国非常的紧张,尤其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七月份的时候,特别找到了以巴双方,让他们一同在美国有过一次圆桌会议。对这一次圆桌会议,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这次的谈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圆桌会议的举行,正好赶上他要出国访问日本以前,后来克林顿甚至愿意宁可迟延访问日本也要主持好这次会议。但是很可惜,这次的谈判没有成功,最后还是破裂了。  

三、以巴会谈失败的症结

从几方面来讲,他们不想把整个谈判的结果让全世界知道,不过现在到了年底,这个消息就慢慢出来了。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这次以巴的冲突是这么的严重,那是因为九月二十八号以色列右派的领袖沙龙访问圣殿山;圣殿山就是圣殿所在的那个山头,也就是圣经里面所说的摩利亚山。就因着这个右派的领袖访问了摩利亚山,结果才引发了非常严重的冲突;而且整个的冲突刚好是在犹太月历七月份,后来这个冲突严重到一个地步,甚至在耶路撒冷,以色列他们动用了直升飞机,还动用了坦克,形势实在说来是非常非常的严重。

到底他们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克林顿觉得这一次的谈判只许成功而不许失败呢?我们晓得,如果阿拉法特这一次谈判失败他一定会在九月十三号宣布建国。假如他宣布建国的话,以色列作出的反应是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就要吞并整个锡安的土地。我们也清楚,全世界回教的国家,他们不会坐视不管这种情形发生的,那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必有一场的争执和战争发生。以色列希望和平,巴勒斯坦也希望和平,美国也希望全世界的局势是安定的;尤其是克林顿总统不久就要下台了,他希望在他卸任以前能够为世界做点事情让大家永远记得,那就是他希望能对世界和平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但可惜谈判没有成功。

现在回过头来才知道他们的焦点和争执在什么地方。阿拉法特当然希望能够得着领土,希望能够在圆桌会议上得回最多的领土,因为目前在阿拉法特手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领土,藉着谈判也许他可以得到他藉着战争得不到的;而美国就用许多的压力促使阿拉法特和以色列都能够作出让步。后来我们知道这一次以色列的让步(就是巴拉克的让步),可以说是以色列从来没有过的;巴方不过是希望百分之四十的土地,但是到最后,以色列答应给他们百分之九十二土地。大家都知道,各国的谈判从来没有这样高的记录,如果百分之百就等于投降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对和平的愿望是多么的迫切;他们盼望很快成就和平这件事,故此作了很大的让步。按理说,这一次和平谈判可以成功,这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那么为什么这个事情没有成功呢?现在我们才知道整个问题的焦点,不在政治和土地上,也不在巴方有没有被压迫;而整个问题的焦点,就是阿拉法特所说的:他不只要建国,而且他还要在东耶路撒冷定都。所谓的东耶路撒冷,就是包括今天的橄榄山在内,也就是圣经中所记载的耶路撒冷古城,那这个事就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自从一九六七年耶路撒冷回到以色列人的怀抱起,以色列人就发誓说,他们再也不离开耶路撒冷,他们要让耶路撒冷成为永远的首都,所以耶路撒冷他们一定是不肯放的。另一面,阿拉法特却坚持要在耶路撒冷定都。他说:他也代表整个回教的世界,希望能把圣殿山,就是摩利亚山的主权拿回来,因为在这山上建有清真寺。  

自从一九六七年以色列的伞兵部队降在圣殿山后,他们就声称对该山拥有主权。考虑到当前形势,一个月后,戴扬将军仍把该山的管理钥匙交给回教当局。意思就是说,这座山的主权是我们的,但是治权还是属于你们。他说这样的话,就是希望能够带给他子孙长久的和平,这就是一九六七到现在整个中东的情形。那么眼前这一次呢?阿拉法特他所要的就是希望藉着这一次的谈判,能够把圣殿山整个的主权拿回来,也就是说圣殿山永久是属于回教的。这样一来,解决这件事情便显得更加困难。因为耶路撒冷既是回教的第三个圣地,同时又是犹太人最重要的地方。根据历史的记载,以色列人知道所罗门的第一个圣殿就盖在上面,然后第二个圣殿,就是希律美化的圣殿,也盖在摩利亚山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圣地就是迦南地,圣城耶路撒冷城、还有摩利亚山上的圣殿是完全不可以分割的。照着整个形势来看,阿拉伯世界要圣殿山,犹太人他们也希望能留住圣殿山。圣殿跟圣城之争才是以巴整个问题的焦点。  

四、诗篇83篇的预言与中东局势的关连  

圣经告诉我们,整个中东最后的焦点一定是在耶路撒冷,因为圣殿就盖在上面;但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山上是清真寺而不是圣殿,所以这个就变成了整个问题的焦点。  

以巴谈判的时候,人们曾经有过几次的建议,克林顿也说,既然以色列作出那么多的让步,能不能满足以色列右翼的要求,让以色列回到他们的圣殿山去祷告。这意思就是说:希望能够在圣殿山上,在清真寺的附近再盖一座会堂,这样就能让他们去祷告,最后这个条件阿拉法特不肯答应。因为回教徒他们不可能允许,在清真寺那一块地方在有另外一个宗教性的建筑物。事实上,以色列人曾经有过这样的建议,圣殿山从地面包括整个的建筑物一直到太空所有的主权都交给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但是以色列人希望能保有从地面一直到地心的整个主权。  

以色列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的拉比他们相信在回教清真寺的大磐石底下,里面应该有秘密的信道,会通到某一个秘密的房间,在这秘密的房间里,应该是摆放旧约圣典的约柜,约柜可以说是他们最仰慕的,圣经说这个就是耶和华的脚凳。不只如此,他们也相信说,在他们飘流旷野的时候,他们的会幕,所有的器具和帐幕也应该都埋在底下。所以一直到今天,犹太拉比警告所有忠于圣经的那些人,千万不要到山上去;因为你不小心,不知道什么地方是至圣所,什么地方是圣地,那样就不好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以色列他们所要的就是从地面一直到地心的希望主权属于他们的原因。他们希望藉着考古能够挖掘出更多的东西,这个对于以色列的历史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然阿拉伯人,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们想,万一以色列人他们拿到这个主权之后,在阿拉伯的根基上有任何的松动,对于阿拉伯当然会造成很不利的情形,所以,最后整个问题也没有成功的解决。  

现在我们知道整个的原因症结不是在土地、政治,事实上就在一座城,那就是耶路撒冷城;一座山,那就是圣殿山。他们所坚持的,就像诗篇八十三篇第十二节所说: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做为自己的产业,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纪念,,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然后这些人,圣经告诉我们说有以东人、以实玛利人、摩押人、夏甲人,这些通通是阿拉伯人。迦巴勒就是在黎巴嫩那一带,然后推罗也是如此,非利士人就是巴勒斯坦人。因为有些圣经译本,特别是钦定本的英文圣经,把非利士人曾经翻译成巴勒斯坦人。所以我们把这些把这些经节放在一起就很清楚了。

诗篇83篇第八节说:亚述也和他们联合……”,亚述在圣经里面是代表巴比伦和波斯,所以巴比伦大帝国、波斯大帝国,就是用亚述来代表的,巴比伦就是伊拉克的前身,然而伊朗事实上是波斯的前身。同时伊拉克跟伊朗曾经有许多的心结,他们打了一次没有意义的两伊的战争,他们一直是对头,可到最近,两国忽然间就成为好朋友。如果仔细读圣经,就会发现这个奇妙的预言,诗篇八十三篇预言他们说:你的仇敌喧嚷,恨你的抬起头来,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从表面上来说,是世界上一些政治经济军事局面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知道这是主宰万有的神在调动着。圣经一共有一千八百多个预言,有五百九十个重大的事件里面,已有五百七十个都已经应验了,那刚才我们所读的八十三篇呢?还没有应验,是正在应验中的一个。  

五、结论  

如果我们注意中东的局势就会知道,这个局势和圣经的预言十分相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希望有一系列的研读,一同来看圣经中的预言。那就像葛里翰大布道家所说的:人类的历史,是从中东开始,也要从中东结束…”。表面上看来现在的局势这么紧张,如果回到圣经,原来这些在圣经里面早就都预言到了,这和神永远的旨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全本的圣经是让我们知道,神永远的旨意到底是什么?因着这个缘故,我们需要有一个很系统化的研读,希望用一段时间我们一同来看这个题目,就是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

大家知道,圣经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大卫打死歌利亚的故事。歌利亚是非利士人,他是全付武装的。那大卫呢?他手中只有几块小石头,他不过是个小阿子。但是到最后小阿子居然打死了歌利亚,圣经里面的这一个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们稍微复习一下最近所看到的报章,尤其是在电视上所看到的许多的镜头该有什么想法呢?自从谈判破裂后,我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镜头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巴勒斯坦人和非利士人现在变成小阿子,他们手里都是拿着小石头,而以色列人则变成歌利亚了。荷枪实弹的以色列人和小阿子的阿拉伯人或者是巴勒斯坦人给全世界人一个很鲜明的对比。

以色列给全世界人的印象就好象是非常的残忍,从整个宣传来说,目前这许许多多的画面给我们看见,这些小阿子,拿着这些小石头怎么能抵得过这些炮弹啊?

总的来说,现在的以色列人象是歌利亚,而巴勒斯坦却是小阿子;当然整个舆论是同情大卫,而不会同情歌利亚的。如果我们稍微冷静想一想这一个问题:那些小朋友们拿石头不是在街上拿的,事实上他们是被送到前线去的,那么他们的父母怎么会让他们到烽火连天的前线去呢?这是我们所不明白的。我们想如果上前线的话,也不应该是小朋友丢石头,最少是要比他们大一点的人丢石头。当你看到这些电视画面时,我们会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小朋友的父母都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知道这个问题不是个单纯的问题,因为阿拉法特希望世界的舆论能同情他们,而不惜采取牺牲下一代的特殊行动。在许多的训练营,他们训练孩子们怎么拿手枪和怎么拿机关枪,训练孩子们怎么样上前线的战术,这个实在是令我们完全不可思议的。

以色列有一个女总理叫梅尔。她曾经说过,如果阿拉伯人能够多爱他们的儿女,胜过恨我们的话,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就可以和平共存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宗教的仇恨实在说来是世界上最大的仇恨,也是我们没有办法领会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的确是发生在今天,而且发生在中东,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解释这些事呢?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解释,到底谁对谁错呢?巴勒斯坦人说这是我们的故乡,以色列人说这块地是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所以我们回到我们自己的家乡;从今天的局面来看这个问题还是无解的。

这些在耶路撒冷左派的以色列人,他们要和平,甚至牺牲领土也可以。他们不在乎圣殿,不在乎圣殿山,不在乎到底能不能在上面祷告,他们一心一意的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得到和平。所以从政治角度来看,有些地方几乎是无解,我们不知道怎么能够去解决它;但我们知道克林顿总统是很勇敢的,他的确肩负了一个很大的使命,他能勇敢的出面,希望最后能够藉着圆桌会议找到一些突破口。但是不管怎么样,整个中东局势的发展的的确确就像圣经所预言的。诗篇八十三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预言,这里没有讲到战争,这里只讲到他们喧嚷,只讲到他们说、他们说,那到底最后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目的就是只有透过圣经的预言,才能透视整个的中东局势,才能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