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天地都要废去,神的话永远不会废去
欢迎大家再度来到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这个单元,我们还是按例先读一段的圣经,路加福音21章第29节:
「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它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些是渐渐地成就,也该晓得神的国近了。」
我们一同来看「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马太福音24章,主耶稣在地上时曾经说过一个很重要的预言,祂说:「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
我们知道这个预言是主耶稣在地上所说的一个很重要的预言,我们已经用几次的时间和大家分享。我们特别说到,在圣经里面讲的「无花果树」是代表以色列,不光是代表以色列,而且也是代表以色列的四个方面。
同时,我们知道圣殿「曾经一块石头不留在一块石头上」。那最后呢?「一块石头要留在一块石头上。」所以主耶稣说:当这个世代还没有过去以前,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能够废去,但是我的话永远不会废去。
二、中东局势紧张的焦点-不仅是圣城,还有圣殿:
我们知道最近中东的局势非常的紧张,自从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以后,这恐怕是以巴冲突最严重的一次。虽然他们没有正式宣战,但是在耶路撒冷的附近,以色列已经动用了直升飞机,也动用了坦克车。所有关注中东局势的人都知道这是非常严重的。但是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中东的局势不能得到圆满解决呢?是不是圆桌会议能够提供一些答案呢?我们也知道,虽然经过美国的奔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他们最后还是没有谈拢,七月份他们在美国的谈判还是破裂了。
那么我们要问破裂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后来发现不是土地的问题,因为以色列答应巴勒斯坦能够获得百分之九十二的土地。不只如此,甚至于在耶路撒冷这个问题上以色列也让步了。我们知道巴勒斯坦他们希望在今年年底以前,能够在耶路撒冷定都。他们特别说到东耶路撒冷,其实就是包括圣经中的耶路撒冷加上橄榄山。我们知道,甚至在「耶路撒冷」归属这件事情上,以色列都建议说:是不是把古城的一半给他们,但是整个的问题后来还是没有谈拢。因为我们知道整个的问题最大的焦点,不只是在圣城,而且也是取决于圣殿。
三、以色列复兴及凋零四部曲:
现在我们说,主耶稣所说的预言-
「无花果树发嫩长叶」,事实上是关系到整个以色列复兴的四部曲。以色列当初枯干亡国的时候,主耶稣预言说:它从根开始枯干。我们会发现它凋零的四部曲:「圣殿」一块石头不留在一块石头上。「圣城」被攻陷被践踏。不只如此,我们知道以色列人从此以后被漂流到全世界的各地。大概是在主后一百三十五年,可以说以色列就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国家就灭亡了。
无花果树树枝要发嫩长叶,那就代表将来以色列要复兴。那她的复兴又有四部曲:1948年以色列复国了。然后从1948到1991中间,以色列人陆陆续续回到他们的故乡。1967年很奇妙的耶路撒冷回到他们的怀抱。
那现在我们就要看了,因为主耶稣说:「在这个世代」是指着福音世代没有过去以前,这些事要成就。那就是包括整部的四部曲都要完成。换句话说,最后在弥赛亚回来以前,在摩利亚山上,有一个圣殿要重建,一块石头要留在一块石头上。所以我们发现最近中东局势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整个的焦点不光在圣城,也是在圣殿。
四、预言的应验要经过严峻的挑战:
我们说过圣经一共有一千八百多个预言,有七百三十七个独立的事件,其中有五百七十个重大的事件已经应验了,只有二十个还没有应验。那现在我们所提的这个预言,也是包括在二十个中。那意思就是说:将来主耶稣回来的时候,不光圣城-「耶路撒冷」要准备好,而且圣殿也要准备好。不过这件事情根据圣经的预言要接受很多的挑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今天我们发现,到底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知道克林顿曾经建议说:有没有可能就在摩利亚山上,让以色列人能够在那里盖一个小的会堂?如果不是在清真寺的旁边,最少也是在一个角落上。但是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没有成功,因为这件事情太敏感。所以我们知道以色列这棵无花果树发嫩长叶,恐怕最不容易应验,从人的角度来看,那应该就是「圣殿重建」。
有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现在在摩利亚山上明明是清真寺在那里,怎么可能到了主耶稣回来,就是弥赛亚回来的时候,居然圣殿能够重建。所以从人来看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呢?我们知道这个预言要完成、要应验,是要禁得起许许多多,多方面的、多重的挑战。我们说过,主告诉我们说:天地会废去,我的话不会废去。可见这些预言的应验,是要证明主的话不能废去。所以在这件事成就以前,预言一定要经过许许多多严峻的挑战。
大家如果读路加福音21章第29节这段圣经,猛然会觉得和马太福音24章所讲的几乎是大同小异,好象主耶稣又重复了祂所说的预言。其实我们如果仔细的读,你会发现这里有一点儿的不同。那不同在哪里呢?这里主耶稣不只讲到「无花果树要发芽」,祂还加上一句话-「和各样的树发芽」。
五、马太及路加两预言的对照比较:
现在让我稍微把这段圣经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特别讲到各样的树呢?同时如果我们比较这两段圣经:马太福音告诉我们说:人子就在门口,「…夏天近了,人子就在门口了….」。那么所有犹太人都知道,人子就是指着弥赛亚说。但是若对于外邦人、非犹太人来说,这句话他们就不懂了。马太福音最主要是写给犹太人的。路加福音呢?主要是写给外邦人的。因为路加是圣经中唯一的一个外邦人的作者。在二十七卷新约圣经里,他是唯一希腊籍的作者。他的目的是对希腊的大众、对外邦人的大众。所以同样的一个预言,让路加来形容来描写时,他用的字就不一样。比方说:在马太福音讲的「人子近了」,但是在这里却说,「神的国近了」。所以对于外邦人、没有犹太背景的人来说,他们知道神的国近了,应该就是末日就近了。
不只如此,我们知道在马太福音里面,主耶稣曾经打发十二个门徒到各地去。我们记得,祂曾经是以迦百农为中心,共在加利利海附近生活了十八个月,然后祂一度打发十二个门徒出去。我们知道因为以色列人一共有十二个支派,主耶稣打发十二个门徒,这个背后是很有意思的。因为祂要打发他们到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由此可见,马太福音的重点是在对犹太人。
但是路加,他的目的是为着外邦人。比方说讲到主耶稣降生,他说:「…这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既然这福音是关乎万民的,所以我们知道整个路加福音的观点是基于全人类,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国际观。它不是光想到以色列人的需要,它是想到普天下万民的需要。
所以这里讲到将来以色列复国,讲到以色列圣殿要重建…等等的时候,那么它不光讲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只是讲到以色利国,这里也特别讲到「各样的树」。那就是世界上还有一些的国家,和以色列复国发生重要的关系。不只如此,我们如果仔细读圣经就会知道,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还有一个不同。马太福音是讲到祂「打发十二个门徒」,但到了路加福音就说「打发七十个门徒」,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因为那个时候,主耶稣的工作多半是在约旦河外的伯大尼一共有六个月,就是今天叙利亚南部的地方。
主耶稣从那里打发了七十个门徒出去,这里就告诉我们主耶稣工作的重点,和祂在加利利的工作重点不同了。在加利利工作的重点是往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但现在祂是打发七十个门徒出去。我们知道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七十是个很重要的代表。十二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那么七十又代表什么呢?如果大家读圣经就知道创世记是讲到一切事情的源头,讲到邦国的开始、讲到世界国家的开始。第十章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国家、邦国的起源是怎么开始的。大家如果仔细读创世纪第十章,你会发现那里一共有七十个国家。所以七十,事实上,主耶稣这一次打发七十个门徒,不光是到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祂乃是要他们往普天下去,尤其是约旦河外的低加波利去。
「低加」就是十的意思,「波利」就是城市的意思。那里有十座城,是外邦城,是罗马城,是希腊城。所以我们知道主耶稣在世最后的半年时间,祂是在约旦河外工作的,祂是往外邦人那里去的。圣经告诉我们:不分希利尼人和犹太人。我们知道犹太人是神的选民,救恩是藉着从以色列出来,但是最后的目的是要普及到万民的。
所以我们晓得路加福音所说的「福音」是关乎万民的,那是大好的信息。不光如此,路加也告诉我们:主耶稣打发门徒的时候,是七十个人,两个两个出去的,他们是要到外邦人中间去…。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路加福音的特点的确是很独特的,就是它的目的不光是想到以色列人,它福音的目的是为着全世界的万民。因着这个缘故,所以我们晓得路加福音的记载是有它的重点的。马太主要的对象是以色列人,所以就讲到弥赛亚什么时候来?无花果树发嫩长叶,那么人子就在门口了,那这些话犹太人听得懂。但是轮到外邦人,要听同样的预言,那主耶稣这个时候,祂除了说无花果树,祂又加上各样的树。因为现在整个事情发生,不是光是关乎以色列国的。
表面上看,以色列国的复兴、以色列地,还有圣城、圣殿,这些好象只是关系到以色列。但是事实上,这些事情的成就并不是个单纯的因素,整个世界的因素都在里面。
六、何为「各样的树」
现在我们就要问:圣经所说「各样的树」是指什么说的呢?那现在我们就要用圣经来解释圣经,用神的话来解释神的话。
在旧约圣经里,除了以色列是用无花果树来代表之外,还有没有用别的树是代表其他国家?如果这是个古国,又是圣经里面提到用树来形容的,那么它发嫩长叶的时候,应该就是它复兴的时候。所以这个就变成非常非常有趣的一段研究。
在但以理书第四章,我们发现有一棵树,这棵树当然不是指着以色列说的,那棵树是指另外一个国家。现在让我们读一段圣经,第十节它说:「我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我看见地当中有一棵树,极其高大。那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叶子华美
,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卧在荫下,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凡有血气的,都从这树得食。」「我在床上脑中的异象,见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大声呼叫说: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摇掉叶子、拋散果子,使走兽离开树下,飞鸟躲开树枝」。在
第十五节我们特别要注意那里有两个字「树墩」,「树墩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和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使他的心改变,不如人心给他一个兽心,使他经过七期。这是守望者所发的命,圣者所出的令,好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
这段圣经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预言,
这里告诉我们有一件事情将来要发生。就是有一棵大树,根据但以理的解释,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个预言,是应验在尼布甲尼撒的身上。这告诉我们有一天尼布甲尼撒就好象那棵大树一样,有一天这棵树要被砍掉,只剩下树墩。「经过七期」,那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个预言告诉我们,因为尼布甲尼撒王,在他全盛的时候非常的骄傲。甚至有一天,他看他自己所建造的巴比伦,他就游行在巴比伦的王宫,他说: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吗?圣经说:他正骄傲,正在自我陶醉,话还没有说完,有声音从天降下说,尼布甲尼撒王啊!有话对你说:你的国位离开你了!
根据但以理书的记载,在忽然间,尼布甲尼撒王神经就错乱了,一直经过七期以后,他说,我的聪明复归于我。真的到了七期,这个尼布甲尼撒王他神经又恢复正常了。所以我们说这个预言就着近期的应验来讲,是应验在尼布甲尼撒王的身上。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圣经是用一棵树来形容一个国的,那这里怎么用一棵树来形容一个王呢?如果我们读但以理书第二章,我们就会知道,但以理书第二章给我们看见大人像,金、银、铜、铁。「金」代表巴比伦大帝国。「银」代表波斯大帝国。那么解释到这个金头的时候,我们记得但以理就对尼布甲尼撒王说:你就是那个金头。所以可见尼布甲尼撒王是巴比伦许多朝代里面最强盛的一个,最后他的势力可以一直延伸到地中海。
再读圣经,你会发现事实上那个金头不光是指着尼布甲尼撒。事实上是指着整个巴比伦大帝国来说的。如果我们大家很严格来看这一段圣经的话,我们就知道那棵树一度曾被砍倒了,树墩留在地上,可是过了七期以后,它又要繁荣起来。所以可见应用在尼布甲尼撒的身上,就是告诉我们有一天他神经要错乱,后来他要恢复,健康会恢复。
但是既然这棵树一面代表尼布甲尼撒,一面又代表巴比伦,就是那个金头,那现在我们明白了,如果这个有一天要被砍掉,只剩下树墩的话。就是告诉我们说:这个巴比伦帝国有一天要灭亡的,而这个亡国的那一天,就是被砍的那一天,然后树墩就留下来。这树墩留下来要经过多久呢?要经过七期,那么然后它就恢复了。
七、「七期」是指为何?
从这段圣经我们知道,经过了一定的时间以后,这个巴比伦的势力有一天一定要抬头的。不过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呢?是七期。那现在我们要问:这个七期到底有多长呢?
如果读启示录,我们就知道,一期等于三百六十天。果然大概经过了两千五百二十天以后,尼布甲尼撒王他神经错乱了,后来他就好了,而这个的的确确的应验在尼布甲尼撒的这个身上。
现在再问,这个七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不敢说这七期到底有多长,不过现在,我们的的确确知道,到了波斯湾战争的时候,的的确确巴比伦的势力是抬头了。因为第一次的两伊战争,就是波斯帝国最后终于把巴比伦帝国打败了。而我们知道伊拉克的前身就是巴比伦,伊朗的前身呢?就是波斯。既然是波斯把巴比伦打败了,所以我们知道第一次两伊战争,是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的时候,那一次果然巴比伦被击败了。那么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那就是第二次两伊战争的时候,终于我们知道伊拉克
- 就是巴比伦,势力重新抬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