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篇 虚空感
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有一些感想或感触,是别的动物所没有的。譬如说,我们走到杭州,桂林这种地方,看到那里美丽的风光,我们自然就产生一些感想,这种感触,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而且在同个的地方,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感触。若把这些感触,发表成诗词,文章,又会叫读了这些发表的人,连带再产生出不同的感触。这就是人奇妙之处。人有感触,才有人生。人生越丰富,感触就越多。若是人而没有任何感触,必定是愚昧,落后、无意义,无趣味,就近於禽兽。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人生最普遍,最共同的感触是什么?若是我们能发现人类最普遍而共同的感触,就是发现我们人生的信号,也是我们人生的标帜。譬如你到北欧,会发现黄头发的人居多数,就知黄头发是北欧人种的特点。又若来到东亚,就看到黑头发的人居多数;黑头发是东亚人种的特点。头发的颜色,是这些各种族的信号和标志。那么在我们全人类的人生上,有什么共同的信号和标志,发表我们对人生的感触呢?
我们人生各种感触,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人不满足。人都觉得有许多需要,必须去得到。这种需要不填満,人就不满足。从作小孩子起,人就有需要,也盼望得到他所需的,好叫他满足。初期的时候,他的需要多半在物质方面,在衣食住行的必须品上,他要去得到,免得一旦缺乏,就难於生存。
不久以后,他就发现,他的需要不单是物质,光是物质,还不能使他满足。他还要奔跑、劳碌、寻找,盼望得到一些超物质的东西,叫他满足。他有了吃的,还要吃更鲜美的。他有了穿的,但还要穿最华丽的。他有的房子,还要住高楼大厦。并且还要有豪华的车辆代步,觉得有了这些,才能得着满足。
因此,这个不满足感,就成了人生的特征。人都不满足,所以人人都去追求,去寻找,去奔波劳苦,有了还要再有,盼望有一天,得到人生的满足。
也有人夸赞这种不满足的心理,说这样人才会上进,才会不懒惰,才会刺激生产,才会使社会进步,才会繁荣……能说出几百种好处。又能举出许多例证,证明人因为不满足才产生文化,产生财富,生活多姿多彩。并且许许多多的成就,都是从人类不满足感产生出来的。
我没有意思反对这个说法。我也不是对人的满足感有什么批评。人而不满足是个事实,只有白痴低能儿等对一切都感到满足。我今天所提的,是另一个事实,是从不满足发展成功的,也可说是不满足的后果,是不满足的结局。你既然开头感到不满足了,也必定发展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也是个事实。人起头是不满足感,发展到后来就成为虚空感。这个事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虚空感。因着不满足,你就去追求,去获得。不要说你得不着,就算你所要的得着了,仍然填不满你那个不满之感。久而久之,不满足感就变成了虚空感了。
这种人生的虚空感一面是我们亲身的经历,一面也合乎圣经的启示。圣经中说到一个所罗门王,是古代以色列国强盛时期的一个王,有高地位,有大荣耀。他还是最富的王,金银财宝无数,凡是能买得到的东西,他都有。他用不完的财宝,藏在某处的洞里,几千年来直到今天,还不断有人冒性命的危险,想去找出来,可以立刻成为富翁,你可以看出所罗门是多么富足。不但如此,他还是最有智慧的人,知识学问,都高人一等。好像古今中外,还没有人的智慧比所罗门更高。像这种大富、大贵、大智集於一身的人,不易多见。他所说的话,必定可靠。
他把他的人生感触写了一本书,放在圣经里,叫作传道书。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他对人生的感触。他的话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全不是说满足阿,快乐阿。他说:『人生是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他形容人在地上的劳碌,都是捕风捉影。意思你填不满你的欲望,最后你仍然觉得虚空。人生虚空,是人堕落后的现象,是人堕落后的副产品,是人在死之前的悲哀,是人生的长叹。正如摩西在诗篇九十篇所说:『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也见过几个很有成就的人,最后也不过是落泪长叹而亡。人生虚空,我们都会有此感觉,这是个事实。
圣经启示我们,人堕落之后,人的灵死了,不起作用了,所以,人生也变成了无目的,无意义。若问你活着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目的?你若是答出来,当然你的人生就是白活一场,虚空,无益。
但是,基督耶稣的救恩,也能拯救你的虚空,就变作有意义。我不是讲一篇空洞的道理,劝你改变你的人生观,道理没有用,我只说事实。你接受了基督作生命,生命叫你的灵活过来。这种死灵变活灵,乃是救恩有效的证明。你的灵活过来,你就充实,原来那个填不满的心,现在会感到充实,饱足。这些多是事实,如同你吃饱了,自然就不觉得饿一样。你的灵里有了主耶稣,你自然不觉得虚空,不再觉人生不满足。
何况主基督还要继续的,以生命来充实你,叫你明白祂有一个宇宙的计划,伟大的旨意。叫你知道你活着的意义,是要与祂的旨意和经纶相合。你的工作和神的工作相合,你的目标和神的目标一致,才算找到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你不但消极方面感到满足,不再有虚空,积极方面更知道你人生的价值。保罗就有这样的生活,他说:他所到之处,都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这才是基督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意义。
701 虚空与痛苦
一
|
日光下劳碌,有何益? |
令人厌,万事无新奇! |
|
一过去,无人再记忆! |
虚空的虚空! |
|
|
|
(副)
|
空空空!空空空! |
空空空!空空空! |
|
凡事都虚空, |
如捉影,如捕风。 |
|
二
|
人生的经验是苦难: |
多有了智慧,多愁烦! |
|
增加了知识,增悲叹! |
虚空的虚空! |
|
|
|
三
|
富有与享受,有何效? |
纵你有妻子与财宝, |
|
也一样连累你烦恼! |
虚空的虚空! |
|
|
|
四
|
劳苦成愁苦,夜不安: |
你所得,即使不遭患, |
|
死来了,一切也是完! |
虚空的虚空! |
|
|
|
五
|
趁幼年,当念造你主! |
敬爱祂,才是乐与福! |
|
有了祂,心满意也足! |
惟祂不虚空! |
|
|
|
(副)
|
没有主,就虚空, |
有了主,就不空! |
|
凡事都虚空! |
惟有主,不虚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