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退化、神化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五 各从其类

我们曾经指出地球是目前太空发现唯一的绿洲,具备了生命的要素:有地里的元素、水、光、地球的自转,以及空气,在这小小的地球上,生命的确多姿多采,颜色缤纷,真是令人惊叹。

进化论指着生物界和化石的记录作证据,以从最微小的所谓「简单的生物」以致所谓「高等的生物」如人类,生命岂不是从简单到复杂吗?圣经的原则却是「各从其类」。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比较一下两者的预测,看看所发现的证据是谁合乎科学。

「各类之间」

「进化论强调」无设计者,万物的定律进度古今一样,进化乃是依循无数的巧合,透过微小的变化,累积而成的结果,所以要求很长的时间。既然如此,类与类之间应当有无数的「过渡生物」(TransitionalCreatures),意思是在变化中的生物。举例说,依进化论,飞鸟是从爬虫类进化而来的,我们若观察一下,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

爬虫在地上爬,飞鸟在空中飞翔,飞行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科学家数千年求从飞鸟学习飞行的功课,到如今仍比不上飞鸟飞行的实用和经济。

爬虫是冷血动物,飞鸟是热血动物,而且可能是动物中体温最高的。飞鸟飞翔时体温可以超过华氏110度(摄氏43度)。体温的控制是个极复杂的过程,牵涉全身的内外分泌,新陈代谢和肌肉与内脏等等。

爬虫的表面或是沉重的鳞甲,或是坚韧的皮;飞鸟的表面却是空心的羽毛。

爬虫的骨头沉重而结实,飞鸟的骨头却是空心的。

我们姑且提供这四大分别吧。按进化论,爬虫进化到飞鸟既是要经过无数的小变化(鳞甲忽然间变成羽毛是神迹,不是进化),数学上的要求自然是要发现有无数的变化中之生物了。我们若是假设这四大分别可拆开成为一百个小分别(事实上从生物学上的观点是算不尽的),则预测会有变了一点、二点、三点........等等的生物。并且,譬如在变了十点的生物也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不一定是一到十的,可以:1,3,11,25,34,56,69,73,82,97,等?「高等生物」复杂。例如苍蝇的眼睛比人的较复杂。事实上,地里掘出来的古代生物不少根本与现代的生物相同。例如:科学家发现古代的蟑螂(按进化论是「三亿五千万年」老)和现在的蟑螂结构一样,基因也一样。三亿五千万年没有变过,是否蟑螂已进化臻于至善?!还是根本蟑螂受造就是如此,实在没有变过?

下回我们继续观察生物界一些有趣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