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十一:基督徒的道德标准
基督徒惟一生活行事的标准,乃是圣经。圣经所启示之道德标准,超过任何世上律例与典章。耶稣在马太福音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圣经所启示的道德标准既是如此深高,那些凡事以基督为榜样的信徒,自然会以此自我提醒、相互勉励,显为绝对优良可信,「好使我们救主神的教训在凡事上都得光荣。」(多二10)
基督徒之所以提倡这最高标准的道德,因为基督徒一切美德的源头,乃是这位爱、光、圣、义的神。这位爱光圣义的神,连同其一切美德,具体化身在基督里。如今,这位基督成了信徒的救恩。祂要在信徒里面作信徒的生命和内容,并从他们身上彰显出神那爱、光、圣、义的本质来。关于基督徒的德行,李常受有以下的解释:「这个德行是从内里的生命,所发展并表显出来的美德,不仅是外面人为的一点德行,乃是一种从神而来出自里面的美德。这种行为不是外面努力装作的,乃是由于内在的生命发展而彰显出来的。如同一棵树所结的美果,不是外面的装饰,乃是从内在的生命发展而结实出来的。那在圣经里是称作美德。『若有什么美德,若有什么称赞』,先是从内在的性质发表成为一种美德,而后,这些美德就能得到人的称赞。……就如『真实、庄重、公义、纯洁、可爱、有美名』,这些在保罗的身上,都成为他内在的生命,基督从他里面发展出来的美德。因此,在他的身上,也满了人的称赞,这个就是我们作基督徒的目标。」1
这就是圣经所启示之基督徒该有的道德标准,也是我们生活行事的准则。以下从神创造的意义与目的,并从基督徒的救恩经历来说明这点。
人具有神的形像—爱、光、圣、义
神造人的时候,是照着祂的形像,按着祂的样式造的,把人造得完全像祂,但不是内里本质上象祂,乃是外在的象祂。这个外形的象,不重在物质的形状,乃重在美德的形状。祂是爱,祂就造我们是有爱心的;祂是光,祂就给我们造得喜欢光明;祂是圣洁的,所以祂造给我们的天性,就是不愿意同流合污,却愿意超凡不俗;祂是公义的,所以祂造给我们的性情,就也是要求公义正直的。神是爱、是光、是圣、是义,我们这些神所造的人,在心理方面、性情方面、愿望方面、口味方面,也是这样。
谁都知道爱人是对的,恨人是不好的。你若爱人,你就觉得快乐;你若恨人,你就觉得卑鄙。没有一个人喜欢作黑暗的事,都爱作光明的事;所以一作了黑暗的事就想躲藏,一作了光明的事就要显扬。虽然我们不懂什么叫圣洁,但我们都愿意行为正当,总愿意超凡特殊,不愿意同流合污,也不愿意不负责任。我们里面也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公正、公平、公义。这是人的美德。这美德就是个形像,但还没有内容。这美德的内容乃是神。我们的爱只是外形,神的爱才是我们这外形的内容。就像一只手套一样,手套是照着手造的,若是这只手套一直没有手装进来,这只手套就是空洞的。但只要你把手放进去,这个手套就有了内容,有了内在的实际。
神造人的时候,就是准备把祂自己装到人里面。祂一装到我们里面来,我们这个人就有了内容。这时我们的爱才是实际,我们的光明也有了内容,我们也实实际际地是圣洁的,并且我们行事为人是公正、公平、公义、正直的。这一切的美德就都非常实际而有内容,并且这些实际、内容也全是生机的2。
神造我们的目的,不是为着伦常道德,乃是为着盛装祂自己。神渴望进到我们里面,作我们的生命,使我们能享受这生命。怎么享受?就是住在主里面。今天主就是那灵(林后三17),住在我们的灵里。因此,我们需要住在主里面。这不是外面宗教范围人心的问题,乃是里面生命的规律。什么时候我们不对,里面的生命就给我们感觉,提醒我们。这样看来,今天我们这些住在主里面的人,不是要活出伦常道德的生活,乃是要活出一种是主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必须就是主自己的彰显。不是说,圣经教训我们要谦卑,所以我们就谦卑;乃是说,当我们住在主里面,享受主生命时,我们就活出祂来,祂自己就成为我们更高标准的伦常道德,是活的、是从生命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宗教的、从伦常规范产生出来的3。
人的堕落乃是堕落到罪中。孔孟也是生在堕落的罪人中,因此,他们的观念就是人需要改好,需要从堕落的情形改到良善的情形。因着他们不认识神,就完全用道德观念,讲说仁义,来改变人。这就是孔孟的工作:讲道德,说仁义。但圣经启示,神是源头;神造人有祂的目的,就是要人充满神,以神为生命,以神作内容而彰显神4。
孔孟之道能使人受到教训的感应而起良心作用。理学家王阳明说,人要发扬他内在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若是他的行为仅仅是出于外在的教导和道德的规范,而不是发自他内在的良心、良知和良能,那种行为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他也讲里面的道,但那只是发挥神所创造之人的潜能。我们基督徒的行为,不仅是凭良心作用,也不仅是凭教训的感应;我们乃是有活的主耶稣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得救的人,必定都有这样的经历,知道在我们里面内住着一位。有的人虽然不太清楚,但隐隐约约都能感觉到,好像在他里面内住着另一位;当他想要作一些事时,祂常常是不赞成,常常是禁止。
基督徒里面的故事,不仅是良心作用,也不仅是教训感动,而是确实有一位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得救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只有在良心里的理欲之争。但自从我们得救后,起初感觉还不清楚,慢慢地越过越清楚,在我们里面实在有一位。现在我们要过正当的基督徒生活,就要凭着内住的这一位活着。当我们凭祂活着的时候,我们就享受祂,也就自动地住在祂里面了。如果我们说话、行事都凭着祂,我们就是留在祂里面,也就是住在祂里面了。就像这些电器,当它们停留在电流里面,享受电的供应时,它们就是住在电里面。照样,当我们凭主活着,经历主的时候,那就是住在主里面。我们若忽略在日常生活中凭主活着,而只想照着字面的意思去追求住在主里面,那是徒劳无功的5。
基督徒的生活目标,乃是让基督从他们里面活出来
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说,「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宗教、道德或种种哲学的观念,都是叫人作完人,要人无罪无过。惟有圣经的观念超人一等;其最高的目标不仅是叫人作完人,无罪无过,更是要人过神的生活,使神在人里面活着。这样的观念,在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里启示得再清楚不过了。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钉十字架的意思不是受苦,乃是了结。但基督徒多半有错误的领会,以为背十字架就是受苦。那完全是人天然的观念,不是圣经纯正的启示。圣经所说的十字架,不是叫人受苦,乃是叫人被了结。在约翰福音十九章十五节,当犹太人在彼拉多面前,指着主耶稣,说「钉祂十字架」时,意思就是要「除掉祂」。他们把主钉十字架,目的不是叫祂受苦,乃是除掉祂。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意思就是说,我在基督里已经和祂一同被除掉、被了结。无论是好或是坏,我都被了结了;无论我是有道德或是没有道德,我都被了结了;无论我是恨人或是爱人,我都被了结了;无论我是违背父母或是孝敬父母,我也都被了结了。写这句话的保罗说,在他得救前,在他没有得着基督以前,他「按律法上的义说,是无可指摘的。」(腓三6)他可以说是律法上的完人。但是他也悔改了。就人来说,他的确被证实为无可指摘的,是完人,无罪无过。但他这样的人,仍不是神所要的。乃是直到保罗悔改之后,他说,不是律法的义在他身上显出来,乃是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他身体上,现今也照常显大(腓一20下)。中文把「照常显大」译得很达意。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照常」。保罗彰显基督不是昙花一现,只有一时美丽,转眼即已枯残;他乃是无论是生是死,都把基督照常显大。他说,「因为在我,活着就是基督」(腓一21上)6。
保罗是个凭灵而活、活出基督的好榜样。他在任何环境里,无论是顺逆、好坏,或生或死,总叫基督在他身体上照常显大(腓一20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他不理睬他的心思、他的情感、他的意志,他只体贴他里面的灵,永远向这灵敞开。这样,基督就从他身上活出来而得着显大。原来是基督进到他里面,现在是基督从他里面活出来。基督活出来了,基督被显大了,结果他就能说,「在我,活着就是基督。」(腓一21)保罗活着就是基督。这是他的经历。
活出基督乃是借着随从我们里面的灵
圣经告诉我们,神造人的目的是要人盛装祂,并且把祂活出来,彰显出来。所以神不要我们凭自己活着,乃要我们凭祂而活。然而我们从出生就是凭自己活惯了,所以在得救后,虽然有基督在我们里面作生命,我们却仍然习惯凭自己活着。从前我们撒谎、作坏事,现在我们信主了,知道要谨慎,不说谎言,不作坏事,但仍然还是凭自己作,并没有凭着住在我们里面的基督。
许多基督徒听道的时候,不运用他的灵,只运用他的眼睛和耳朵,并且心思里满了批评论断。因着他的魂是这样的活跃,结果就把基督牢牢地关在里面出不来。
人是在什么时候才凭基督活着呢?有些人是大难临头、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些人是病痛至极、无所依靠的时候,也有些人是解职失业、无法谋生的时候。许多人都是要到这种境地了,才会回到灵里,呼求说,「主啊,怜悯我。」然而这种的活基督是不正常的。我们是基督人,不是宗教人,我们不要等到聚会祷告的时候才活基督,也不要只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才呼求主活基督。那样作是太宗教了。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作什么事,或在任何场合里,都与基督一同活着。我们如能天天如此过属灵的生活,我们就是活基督的人。这是最讨祂喜悦的事。
基督人不仅有神所造的「天良」,更有生命的主在里面作生命;所以我们不要象中国理学家那样地去修身养性、明明德,乃要让基督从我们里面活出来。明明德就像古代人点煤油灯;但你是现代人,已装有电灯,所以就不需要煤油灯了。我们里面都有那灵,都装有属灵的电灯,不再需要点煤油灯。我们只要打开里面的开关,凭那灵而活,并且开了就不要关;这样,我们就能天天日夜发光照亮,欢欢乐乐地活基督。在日常生活中,在任何境遇里,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们身体上照常显大(腓一21)7。
在人性的美德中活基督
再者,保罗在二十一节说,他活着就是基督。如果一个人心思不清明,情感一团糟,意志也无所谓,他就没有爱、光、圣、义的彰显,也绝不能活着就是基督。在四章八节保罗又说,「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凡是庄重的,凡是公义的,凡是纯洁的,凡是可爱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真实的,就是凡事不虚假,不说谎言的。庄重的,就是值得尊敬的,引起人的敬意的。公义的,就是在神和人面前是对的。纯洁的,就是在意愿和行动上是单纯的,一点没有搀杂的。可爱的,就是令人爱的,合人意的。有美名的,就是有好名声的,吸引人的。此外,还有优越的德行,且能得人的称赞。这八项比中国哲学家所讲的礼、义、廉、耻更好,更高。
接着,保罗在四章九节说,「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这些事是指着前面所说的八件事。保罗的意思是说,我所活出的就是这些美德,而你们在我身上所看见的这些美德,你们也都要去行。这样,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也就是说,你们活出这些美德来,就必享受平安的神。
中国的古圣先贤教导说,人性本善,这是对的。神造我们原是善的,祂给我们造了一个明德,就是内心之明,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然而,若没有基督在我们里面,一切就都只是空壳,没有实际,我们也就不过如同一个空手套罢了。只有等手进到手套里去的时候,手套才有了内容和实际,并且手和手套就成为一了。二者的每一部分都是两两相印,两两相合。这就是神人合一。到这时,神和人,人和神,可说是真正得其所哉,得着满足了。人若没有神,神不满足,人也不满足。这就是人生不满足的根本原因。人有了神,人就满足,神也满足,人生才有真正的满足。
阿利路亚,基督要作你的心思、情感和意志,祂还要作你的爱、光、圣、义,并且祂还要作那真实的、庄重的、公义的、纯洁的、有美名的、可爱的、有德行的、可称赞的。这样,基督就能从你受造的人性美德里彰显出来8。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造的美德,就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美德。但我们若要凭自己显出那些美德,那是很困难的,即或能显出来,也不够完美。完美乃是要让基督充满我们里面,让这受造的美德作器皿,来被基督充满,而显出基督的本质。这才是最顶尖、最完美的美德。这就是保罗在腓利比书三章九节所说神的义。他从前所追求的,是他凭自己遵守律法所行出来的义,现在他所追求的,是基督在他里面,把神的义活出来。他从前所要的,仅是一个手套,基督—我们所爱的主—就是那只手。祂的爱充满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与祂相印。这样,我们活着就是基督。
基督活在我们里面,作了我们的生命,我们作了祂的生活;祂作了我们的内容,我们作了祂的彰显。祂与我们,我们与祂,两两相印,二者成为一。这就是享受基督,这就是活出基督,这也就是经历基督的内住9。
基督徒作为神国的子民该有的性质与影响
壹 饥渴慕义
我们必须饥渴慕义。我们自己必须和每个人都是对的。我们和父母、丈夫、妻子、儿女、姻亲、亲戚、邻舍都必须是对的。属天之国的子民有这样的义。
虽然我们必须对自己公义、严格,但我们必须学习对别人怜悯,不要求别人。基督徒要求别人是不对的。你若真对自己严格,那么你就会晓得如何对别人怜悯。但你不先对自己公义,就不要想对别人怜悯。每个松散的人都怜悯别人,因为他已经怜悯自己了。如果他每天早晨睡得很晚,他就会非常怜悯那些睡得很晚的人。这种怜悯根本就不是怜悯;这完全是错的。没有一个松散的人知道如何怜悯别人。只有严格的人,公义的人,才知道如何怜悯。
我们对自己必须是公义、严格的,绝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但别人得罪我们,因而暴露出他们的缺点时,我们必须怜悯他们。所有自义的人都定罪别人,不让别人过去。主所说的话和这个完全不同。我们对自己必须公义且严格,认真且清明。但我们对别人必须怜悯。神自己是公义的。然而,祂对待我们若公义至极,我们都会被击杀。虽然神对自己是公义的,但祂对待我们却满了怜悯。我们是堕落的罪人,实在需要神的怜悯。我们也必须学习对自己公义,对别人怜悯。对自己公义,对别人怜悯,首要的不是外面的行为,乃是里面的态度,里面的所是10。
贰 制造和平
那些对自己严格,对别人怜悯,并且对神清心的人,乃是制造和平的人。他们不喜欢得罪、伤害或破坏人,却喜欢与人和睦。作制造和平的人,意思不是耍政治。耍政治是虚假和假冒为善。我们必须公义、方正,不可耍政治、圆滑。请记住,新耶路撒冷是方的,不是圆的。我们基督徒必须是这样。虽然我们公义、方正,但我们仍对人怜悯。这样就能使我们对神清心,并且看见神。我们若是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是制造和平的人。我们不与人相争,不伤害他们,并且一直与有关的人维持和睦。这就是作制造和平之人的意思11。
参 是地上的盐
说我们是盐,意思就是我们在神所创造的地上发挥影响,使这地保持原来的情况。神所创造的地已经堕落了。就某种意义说,地已经腐化并败坏了。盐能杀菌防腐。任何医生都能告诉你,盐能杀菌防腐,使东西保持原来的状况。盐在性质上是一种杀菌防腐的元素。因此,借着杀菌和保存的功能,盐把地带回到原来的情况,或使地保持原来的状况。因此,盐的功能就是保守神所创造的。全地越来越腐化,所以我们必须在这败坏的地上发挥影响。对败坏的地,诸天之国的子民就是这样的元素,防止地完全败坏。不论国度子民在哪里,他们对周围的人都该发挥盐的影响。我们对邻舍必须发挥杀菌的功能。但我们若变得和属世的人一样,我们就失去功能,失了味道。因着我们失了味道,就不再有咸味,也不能尽盐的功能。我们若有那九福所启示国度子民的性质,我们就真有咸味。对于亲人、姻亲,我们是盐。我们若灵里贫穷、哀恸、温柔、公义、怜悯、清心寻求神,我们就有盐的功能。我们不需要责备别人,或指出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只要我们在场,他们就要被盐腌。有时一些恶人会远离我们,因为我们太咸了。这就是在这腐化的地上杀菌的意思12。
肆 遵行一切诫命,是在国度里为大的条件
马太福音五章十九节说,「所以无论谁废掉这些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这样教训人,他在诸天的国里必称为最小的;但无论谁遵行这些诫命,又这样教训人,这人在诸天的国里必称为大的。」这里的诫命是指十八节的律法。国度的子民不仅成全律法,也补充律法。因此,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废掉任何律法的诫命,甚至最小的一条也没有废掉。我们在诸天的国里是大是小,在于我们是否遵行律法的诫命,甚至最小的诫命也遵行。在这一节基督强调,我们若不遵行律法中所有最小的诫命,反而废掉它们,又这样教训人,我们在诸天的国里就要成为最小的。换句话说,基督似乎说,「你若要在诸天的国里为大,就必须有最高的道德标准。你的道德标准若达不到新律法的标准,你在诸天的国里就是最小的。」其它人的道德没有国度子民的道德这样高。绝不要以为我们只顾生命,不顾道德。生命必须有生命的彰显,最高的生命有最高的彰显。道德不过是生命的彰显。因此,你若有最高的生命,必然会有最高的道德作这生命的彰显。我们需要祷告:「主,让我有最高生命的彰显。让我有最高标准的道德。主,我们不仅是有道德的人,也是国度的子民。」
因为国度的标准高于一般道德的标准,所以我们所行的必须过于旧律法的标准。照着道德的标准,我们不该杀人或是犯奸淫。我们若不杀人,不犯奸淫,我们就是有道德的人。但这样的标准比国度的标准低多了。照着诸天之国的标准,我们不该向弟兄动怒,因为动怒就形同杀人;或是看妇女而有意贪恋她,而在心里犯了奸淫。这不是道德的标准,乃是国度的标准,这比道德的标准高多了。道德的标准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二十一24,利二十四20,申十九21)。但国度的标准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为那逼迫我们的祷告,不要抗拒恶人(太五44、39)。若有人打我们的右脸,连另一面也转给他(太五39)。这标准比道德的标准高得太多了!
在这些经节中,基督所强调的要点是,国度的子民必须有最高的道德标准。我们若看见这件事,那么我们就能领会五章十七至四十八节。我们有最高的律法、最高的生命、最高的标准。借着最高的生命,我们成全最高的律法,并有最高的标准13。
注释
1. 李常受,《福乐的人生》,台北青年特会,1987年5月
2.李常受,《在灵里与主互住的生活》,水流职事站,简体字版,页14
3.李常受,《住在主里面享受主生命》,水流职事站,简体字版,页11
4.同注3,页50
5.同注3,页18~19
6.同注3,页52
7.李常受,《主观经历内住的基督》,台湾福音书房,1994年6月,页12
8.同注7,页27
9.同注7,页64
10.同注7,页69
11.李常受,《马太福音生命读经》,台湾福音书房,1990年8月,页215
12.同注11,页227
13.同注11,页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