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造就故事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一、服事
 
一、万王之王骑在上面 十四、劈柴挑水都是光荣 二十六、天天准备主人回来
二、薪水够高工作不够大 十五、你尚未到家呢 二十七、首先在此迎接祂来
三、沙漠路旁挖井 十六、来德你在这里等我 二十八、叶子落地回来时候近了
四、端洗脸水倒夜壶 十七、梅大卫的钉锤 二十九、密勒预言没有应验
五、喀尔文逃避瘟疫 十八、鸡闻粥身即来 三十、磨光和锈光
六、白鸽与燕子 十九、活的当作死的扮 三十一、依利亚德临死不休息
七、器皿的选择 二十、大桥经不起试验 三十二、所作虽多仍以为少
八、认真查票 二十一、运动家沈屡落选 三十三、最殷勤的著作家
九、与上将同行 二十二、康比利的失败 三十四、摩根有条不紊的生活
十、送给君王看的报纸 二十三、真理埋没在墙内 三十五、跌落六十九次
十一、更大之王在这里 二十四、打耶稣的人 三十六、霍浦金画兔子
十二、打扫书橱后面 二十五、鸡犬争功 三十七、使徒约翰玩鸽子
十三、我的主人没有一刻不在

、万王之王骑在上面

某清道夫信主之后甚为热心。他觉得自己得蒙救赎,有了平安,也该传给别人,就去为主作见证,人人都很留心听他。有人就说:“他是一位清道夫,这些人为何这样恭谨倾听呢?”清道夫说:“当救主骑驴进入耶路撒冷之时,众人把衣服铺在驴的脚下。他们不把衣服铺在基督脚下,而铺在驴的脚下,乃因万王之王骑在上面。及至基督一下来,就再没有人留心那驴了。可知那驴被尊敬,乃在万王之王骑在上面。”基督徒让主使用,才有价值。

“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帖前1:9)

、薪水够高工作不够大

美孚煤油公司将在印尼扩充营业之时,很想物色一位经理,管理该处业务。他们研究结果,认为一位宣教士最为适合。于是公司派人和他接洽,每年薪金三万美金。宣教士拒绝了。他们以为他嫌薪金太少,再予提高,仍被拒绝。最后他们说:“你自己说,你要多少,我们照给。如果你谦薪水不够,总有办法解决。”宣教士答道:“薪水够高,但是工作不够大!”

、沙漠路旁挖井

有兄弟两人,想要留名后世。一为自己在公路旁筑了一座纪念碑,上刻他的名字事迹,以为这样便可传名于后世了。另一个在沙漠中的路旁挖了一口井。疲乏旅客经过那井,必然停下汲水暢饮,得以解渴,重振精神。那里没有记述他的事迹,事实上也用不着,因为得到他供应的人,必然感激记念他的名。你若作一活水河,必有许多人从你得到供应,记念你,为你感谢神。(参林后9:14)

、端洗脸水倒夜壶

薛道荣弟兄作学生时就已信主。他在山西过暑假的时候,住在乡下会所里面。那里的长老爱护这些青年弟兄,服事无微不至。当他没有起床之时,就把他的夜壶拿去倒掉。当他没有起身之时,就把洗脸水预先端到他的房间里面。因着这样服事,就给薛弟兄一个很深的印象,使他不但觉得主爱如此甘甜,而且也被激励爱主。从那时起,他就深深的认识,服事能够使人得到供应。

“各人要......彼此服事。”(彼前4:10)

、喀尔文逃避瘟疫

喀尔文因为伦敦城发生大瘟疫,想要迁到乡下去住。他收拾了行李,备妥了马车。正要跳上马车启程之时,听见他的黑种仆人对另一仆人说:“我推测我的主人离开伦敦,逃避瘟疫到乡下去,这是因为他的神是住在乡间,而不是住在城市。”这句话很厉害的打进喀尔文的心。他想一想后,就说:“我的神是无所不在的,祂在乡间怎样会保护我,祂在城市也照样会保护我,我要住在我原有的地方。”他立刻决定不走,仍旧住在伦敦。神用他帮助看望许多病人,他从未被传染过。

、白鸽与燕子

有几个贵妇在一起辩论作事,由负责任而作较好呢?抑是由爱策励而作较好呢?有的说由负责任而作较好,有的说由爱策励而作较好,有的说,既作同样的事,就同样的好。适一传道人来到,她们就请传道人决断。传道人就从衣袋中取出昨日剪下的报纸一页,在她们面前诵读:比利时国之安兑伯城某人,在其簷下捕得一燕,涂以红色,置于笼中,又以一笼置一白鸽,遂携二者乘坐汽车,前往二百三十五公里之远处。次晨七时十五分,启笼将白鸽和燕子放了出来。燕子过了一小时零七分飞返本城,白鸽则过了三小时方才返回。白鸽由笼放出之时,先在空中回翔数周,似觅方向,或在游玩,久之方向本城飞去。燕子因为巢中有雏,一由笼出,即行奋力飞回巢中,展其疲倦双翼,覆于雏上,母子同乐。观此白鸽与燕子,她们所谈之问题立即解决。白鸽之飞回可比负责而为,燕子之飞回乃由爱之策励。

“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6)

、器皿的选择

一个卑贱的器皿,一个贵重的器皿,一个五毛钱,一个五十块钱。然而顶贵重的器皿却是沾染了污秽,顶卑贱的器皿,却是极其清洁。当你喝茶的时候,你有哪一个呢?你宁肯用那卑贱而清洁的器皿。神也常常用那无才无知,却是清洁的器皿。神在教会中,是与谁同在呢?是那些有恩赐而行为堕落的呢?还是那些心中诚实却好象没有多大恩赐的呢?

“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

、认真查票

有个冬天晚上,天气十分寒冷。一位查票员站在火车站门口,要每个旅客拿出车票给他检查。旅客感觉十分不便,因为有的人穿着大衣,戴着手套,要把车票取出,必须脱下手套,解开大衣。个个都是如此,站在门外等候的时间因而拖长了。旅客中不少烦言,说此查票员太过认真,天气如此酷寒,难道不可通融一点。其中一位不禁开口对他说:“今晚你太不受人欢迎了。天气如此寒冷,你还这样认真查票,岂不令人感到不便么!”查票员一点不为所动,抬头看那站在天桥上的站长。站长看他认真查票,十分满意。事奉主的人也会常常听到别人的批评烦言,但是只要遵行主的旨意,讨祂的喜欢就够了。

、与上将同行

英国某一部队有一队长擢升,他的友人却都讥诮,未加尊重。事被上将获悉,定规不准再有这样的事,就到队长那里,请他同赴操场散步。他与上将同行,那些讥诮的人不能不向他们敬礼。从那时起,新任的队长就被众人尊重,再没有藐视的话了。我们最要紧的就是得主的称颂,与主同行,人的论断无关紧要。总要一心寻求祂的旨意,祂的荣耀,祂的喜悦。

、送给君王看的报纸

英国伦敦有一著名日报,名叫每日邮报。这报所以出名,是因报上找不到一个错字,看不见一个错处。为什么如此精细慎重呢?原来是这样:该报的编辑主任常常发现印出来的报纸有些错误,虽经多次说过,人若看出报上有错,就可得到奖品,负责校对的要受处罚,或被开除。但都无效,仍然有错。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一个方法,召集全体员工,对他们说:“诸位!你们如此勤劳服务,真是可嘉。然而为要增高我们报纸的声价,我想每天用一上等的纸,特印一份,也是本报所印的第一份,送给我们的君王御览,然后再印其余的一百五十万份,诸位当然知道,送给君王看的报纸,绝对不能有点错误。”当时大家都欢乐高呼说:“送给我们君王看的报纸,绝对不容有错。”自从那时起,员工个个觉得他们的工作极其尊贵,因此格外谨慎认真。每日邮报也成了英国没有错误的报纸。我们所有的服事都是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作的,更是激励我们向祂忠心。

“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4)

十一、更大之王在这里

有一次,雷铁莫博士在英王享利第八面前讲道。他在台上看见了英王,就自言自语的说:“雷铁莫!雷铁莫!你要小心你所讲的,因为有一位更大的王,就是万王之王在这里。”传道人哪!你所讲的是迎合人的心理呢?还是讨神的喜欢呢?若是讨人的喜欢,就不是神的仆人了。

“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

十二、打扫书橱后面

岳堪纳,是非洲的小孩,生长在非洲中部的一个布道所里面,自幼就听福音,接受主耶稣作他的救主。有一天,他的教师命他打扫课室。他扫到大书橱的面前,就想:“书橱后面不必扫。扫或不扫,毕竟没有人看见,何必多作此工呢?”可是另有一个思想来到:“在这个课室之中,有一地方,我可为主而扫,因为他人不会知道。”于是他就打扫书橱的后面。扫的时候,他就祷告说:“主啊,我是为祢而扫此地。”

哥罗西3:23:“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象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

十三、我的主人没有一刻不在

有一大商家,因事外出,将他的生意交给助手。有一顾客,趁着这个机会,前来试探这位助手,要他接受一点贿赂,通过某盘生意。可是这位助手坚决的拒绝了。顾客说:“你的主人不在,你若肯作,是作得到的。”他回答说:“我的主人没有一刻不在。我的主人乃是主耶稣。”

哥罗西3:22-24:“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十四、劈柴挑水都是光荣

马礼逊初到中国传道不久,就发电报给他的祖国,请求增派工作人员。祖国的委办们就想派一个人,这人很愿意一生当传教士。但当委办们查问他的资格之时,见他面貌不扬,大有庸夫俗子的气概,就决定不派,说他太粗俗了。后来,他们又想:“他虽不配为传教士,或可当一奴仆。”于是他们就推选委办中的一位,前往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愿意前往中国,非为传教士,只为仆役否?他一听见这话,不费思索的回答说:“我都愿意,就是作一个奴仆,我亦愿意,只要有机会在主的工场上服事主,建立主的圣殿,就是劈柴挑水,都是极大的光荣。”那个粗俗的人就是后来著名的米怜博士(Wm.Milin)。

罗12:16:“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事。”主耶稣说:“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信徒服事主,是否能得主的称赞,不在事之大小,乃在是否忠心。并且,在不多的事上忠心,主会派他管理许多的事。

十五、你尚未到家呢

已故的享利马礼逊博士(Dr. Henry Morrison)是一位主的中心仆,旅行各处布道。有一次,他返抵纽约,与他同船的,是一位从非洲回来的大猎士,名为罗斯福泽德。在纽约码头迎接罗斯福泽德的人至少有数千,迎接马礼逊的却是一个也没有。马礼逊说:“当时魔鬼对他说:世上的伟人何等受人恭维。你-布道家,有谁理你?”马礼逊的心中不无难过。但神却用轻微的声音对他说:“享利,你尚未到家呢!”我们的荣耀还在将来,所以今日只得忍耐。“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后2:12)

十六、来德你在这里等我

数年前,在一个医院里死了一条狗,说来很是凄惨动人。来德和他的主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关系可说形影不离。某日,主人到医院去开刀。来德也追随其后。进电梯的时候,它的主人拍着它的背说:“来德,你在这里等我回来。”来德遵命等在那里。一天又一天,一个礼拜又一个礼拜,那狗总不离开。它不知道主人开刀之后就死了。并且他的尸身已经从另外的门被搬走了。几年之后,它仍在电梯旁边等着,大家都已司空见惯了。等了好几年,它也死了,仍是忠心于主人的吩咐:“来德,你在这里等我回来。”

“你务要忠心至死,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

十七、梅大卫的钉锤

梅大卫是世界闻名的钉锤制造家,发明了最新式的钉锤。他本来是个农夫,因为买的钉锤常常都不满意,他就自己制造。邻舍看他制得很好,争先恐后向他订造。因为制法特好,他就改业专造钉锤。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他制的钉锤比别人制的更好使用,更为牢靠。他回答说:“我不单造得好,而且更要求造得极好,好上更好。”有一次,有人来订一大批货,顾主对他说:“我照顾你这样多,你该为我造些比别人更好的钉锤。”他回答说:“我不造就罢了,要造就造顶好的,因为我造每一个钉锤都象为我自己使用一样,所以我这儿没有次等货。”神所要的是上等货,不是次等货。凡不是出于基督的,再好也是次等货。

“所献的必纯全无残疾的才蒙悦纳。”(利未记22:21)

十八、鸡闻粥身即来

某著名演说家在某处讲道。有一不识字的老妪往听。讲毕,有人问她:“他所讲的,老太太都明白吗?”老妪笑答:“我家所养之鸡,不谙人语,但我若是招其来食,一呼粥粥,它们都能知道。但我若在鸡场之中,与友倾谈,群鸡绝不理会,若我忽呼粥粥,则皆举首张翼奔来。因其一闻此言,都生得食之望。这位演说家之讲词,虽然十分美妙,在我听来,犹如鸡之闻人倾谈而已。”请问,你讲道是叫人得到饱足呢?或者只是一篇演讲而已?

“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2:4)

十九、活的当作死的扮

某城有一戏院,天天观众满座。还有一间礼拜堂,一礼拜才聚会一次,参加的人,廖廖无几。一天,这一间礼拜堂的牧师遇见那戏院的戏子,寒喧之后,他就发表久存心里的问题:“何以你的戏院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我的礼拜堂却是那么少的人肯来呢?”戏子不费迟疑,回答牧师说:“这原因很简单,我们戏子是把死的当作活的扮,你们牧师是把活的当作死的扮。”传道人要传活的基督,不要传死的道理。

二十、大桥经不起试验

法国堡突(Bordeaux)附近建造一座大桥。落成之日,对于设计和建筑,大家都觉得满意。工作人员外表虽尚谦卑,内心不免有了几分骄傲。但是此桥还要经过试验,才准通车。于是宣布定期试验,特备数辆大车,满载砂石,约重二百余吨,同时行过此桥,且要来回数次,以示确保安全。不料,最可怕的一刹那临到,桥梁忽闻破裂之声,继即全部塌陷,人车全都陷入江中,不少人因此罹难,总工程师及其助手也在其内,何等惨痛!他们都以为他们的工作是可靠的,哪知经不起试验。照样,我们各人为主所作的工程在那一天也要被火试验,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所以现在必须要问,你的工程是用什么建造的呢?是用金银宝石呢?是用草木禾稭呢?

二十一、运动家沈屡落选

意大利的运动家沈屡(Signor Dorando)参加一九零八年奥林匹克的长程竞走,他一路领先,但到离开终点约有三十码之时,忽然晕倒。拥护他的人围他狂呼,他于欢呼声中醒了过来,勉强站立。这时虽然他还不能举步,继续向前,但他仍然遥遥领先,若用两脚两手慢慢来爬,亦可获第一名。但在拥护他的群众中,有一人轻轻放手在他背上扶他,使他不至倾跌。裁判员立即鸣笛,宣布沈屡落选。我们今天在场上比武也是这样。

“人若在场上比武,非按规矩,就不能得冠冕。”(提后2:5)

二十二、康比利的失败

康比利(Billy Conn)想夺拳击锦标,几乎登位世界重量级的王座。他与拳王鲁易士(已退出拳坛)斗拳,直到十三回合,大家认为胜利非他莫属,必操胜券无疑。弄得鲁易士无懈可乘。但他作错了一件事,就是那件事,他钟被鲁易士杀得落花流水。原来他松懈了一二秒钟,未加防卫。这个错误正是鲁易士所求之不得的。因这错误,康比利失败了,鲁易士仍保住了他的王位。属神的人哪!要得赏赐,必须时刻儆醒谨守,免得失去冠冕。

“所以我们不要睡觉,象别人一样,总要儆醒谨守。(帖前5:6)

二十三、真理埋没在墙内

马丁路德明白了得救的真理之后,勇敢为主作见证,他说:“基督在人前承认了我,我不在君王面前闪避,而不承认祂。”许多人因着他的见证得救,明白真道。但是与他同时的,还有一位巴所利的马丁,他也发现主的真理,却不敢为主作见证。他在他的书卷的一页上写着:“慈爱的基督啊,我知道我只能籍着祢的宝血得救,我承认祢为我死,我爱你。”写完之后,就从他的房子的墙上取下一块砖头,将它藏在墙内。这本书卷被发现尚不及一百年。

“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提后1:8)

二十四、打耶稣的人

怀亚力大说:“有一个人作梦,看见耶稣被兵丁绑在木椿上,用皮鞭子打。鞭子梢上都是铅弹子。一鞭打了下去,铅弹子嵌入肉内,鞭子拿了出来,只见鲜血直流。他就跑向前去,打算拦阻兵丁,不要再打。没有想到,他一转身,看见鞭子拿在自己手内,他就是那打耶稣的人。”许多时候我们只看见别人拦阻基督,顶撞基督,却没有有想到我们自己在生活上,在事奉上,常常拦阻基督,顶撞基督,岂非等于鞭打祂吗?

二十五、鸡犬争功

一只棕色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走出门口,看门的狗看见她们出来,就问:“母鸡太太,你们要往何处?”棕色母鸡回答说:“狗先生,我必须出去为我全家寻找食物。不象你一天除了吃睡,没有事干,到了时候,就有人把饭食放在盘子里给你。”狗说:啊,母鸡太太,主人不是也天天给你们食物么?我看你的工作并不比别的同伴更重。请问当你们熟睡时,若有狐狸或黄鼠狼要吃小鸡,高声吠叫保护你们的是谁呢?”棕色母鸡说:“不要多说了,没有工夫听你这些,我要去教我的小鸡找虫儿吃。”狗叹息说:“她真不公平,以为就是自己勤劳工作,其实她并没有作些什么。”棕色母鸡带着小鸡走到一片树荫底下,看见白色母鸡,就跑去和她闲谈。她说:“你看,那鸭太太终日除了吃饭,叫唤以外,什么事也不作。我真不知主人为何还要养她。还有那只黄色母鸡,一个小鸡也没有,一个礼拜只生一个蛋,哎呀,我真忙的不得了。我时刻勤劳工作,你看现在我正教我小鸡刨虫儿。”白色母鸡看看她,回答说:“我看你的工作并不比我的多。你还不过是头一窝小鸡,我却已经教养大了好几窝小鸡了。”她们两个各不相下,将要争吵起来。正当那时狗忽连跑带跳,高声吠叫,奔向棕色母鸡的小鸡群那里去。末了向着棕色母鸡狂吠一声,说:“你只管在那里闲谈,议论别的同伴,说长说短,为何不尽你的本分,照顾小鸡呢?若不是我,恐怕你的小鸡早都丧命了。因为方才有一大鹰要飞下来,攫取他们。”这时棕色母鸡一句话也没有了,又惧又羞,立刻回到小鸡群里。狗就自己心里说:“哈哈,我看这里主事的是我,不过我不说就是了。”

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事奉主的教训:若是自夸自己的工作,抹煞别人的工作,就和鸡犬争功一。

“不可争竞嫉妒。”(罗马书13:13)

二十六、天天准备主人回来

一位游客旅行意大利的南部,经过一座宏伟的别墅。别墅的主人极其富有,但是好久没有住在这里。别墅的花园很大,修饰整齐,清洁可爱,鸟语花香,风景幽美。那位游客不禁止步,凭栏观赏,流连不舍。恰巧园丁走来。游客就问园丁可否入内参观。园丁欣然允诺,让他四处游览。临去之时,游客问园丁:“你的主人有否回到此地?”园丁答:“他十二年没有来了。”“他写信给你么?”“也没有。”游客诧异的问:“那么是谁指挥你的工作呢?”园丁说:“城里有位代他管理产业的人。”游客问:“那人常来么?”园丁摇头说:“从来没有呢!”游客不禁微笑,称许的说:“园里修饰整齐,一切都很清洁可爱,好象你在把它预备好了,等候欢迎你的主人明天就要回来的样子!”园丁连忙回答:“先生,不要说明天,我天天准备主人回来。或许就在今天啊!”

主的仆人们,你是否预备好迎接主今天就来?

“就如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启示录21:2)

二十七、首先在此迎接祂来

有一游客,来到以色列国,每早晨必到橄榄山客西马尼散步。每次必遇一位老年的犹太人,甚觉希奇。一次,游客借机和他攀谈,问他每早到此是为什么?那位犹太人说:“先生,先知以西结告诉我们,有一天,弥赛亚要回来,站在橄榄山上,我每天早晨来此,已有十四年了,为要首先在此迎接祂来。”

请问,你爱慕他的显现吗?渴望他快来吗?使徒约翰曾祷告说:“主耶稣啊,我愿你来!”你如何?

二十八、叶子落地回来时候近了

多年前,有一个父亲要离家远行。他三岁的小孩牵着他的衣襟,问他几时回来。他知道要于该年九月回来,但他的小孩太幼稚,若谈月日,小小的头脑不会分别,于是他就告诉小孩说:“记得,你几时看见树上的叶子转红,复变黄,并开始落在地上,你就知道父亲回来的时候近了。”七、八月间,那小小孩时时随着保姆出外散步。散步之时,小孩总是谈起离家的父亲。时间渐渐过去,转瞬九月来临,树上的叶子已经变了颜色,但那小孩还没有注意。到了九月中旬,忽然一个夜间,狂风暴起,千万的叶子落在地上,次日早晨,小孩从窗口看出,立刻看到这些叶子,他就不由自主的跑到外面,在叶子间行走,并将叶子踢到空中,口里欢呼说:“父亲要回来了!”

照样,神的儿女们也在等候主的再来。既是如此,就当挺身昂首。

“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

二十九、密勒预言没有应验

安息日会的创办人,威廉密勒曾宣告说,基督要于一八四三年的十月再来。因此听信他话的人,便把他们的产业给人,有的农夫也不注意他们的耕作。到了一八四三年的十月,密勒的预言没有应验,基督没有在那个时候再来。于是密勒又说,基督将于一八四四年十月再来。他说:“这一次所定的日期是不会错误的。”又说:“谁拒绝此亮光的,必定灭亡。”等到第二次所定的日期来到,密勒的预言又没有应验,基督又没有在他所定的日期来到。于是密勒宣告说:“我坦白的承认我的失望......我们以为基督要在那时候再来。现在我们若说我们没有错误,我们就是不诚实的。......我不信一切妄定基督再来的日子的理论。”

“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24:36)神所以不让人知道那日子,那时辰,是要叫人预备,时刻儆醒。

三十、磨光和锈光

一位农夫,年已七十,还跟往常一样,整天忙碌田间,勤劳不息,真是不知老之将至。有人对他说:“你老人家,儿孙满堂,尽可以告老了,何必再如此劳苦呢?”他说:“人生好比一把快刀,使它耗损之法有二:一是不去用它,任其生锈烂光。一日用它作工,久而久之,自然磨光。在这二者之间,我宁愿让工作磨光,而不愿闲着锈光。”

“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太26:6,7)

三十一、依利亚德临死不休息

美国麻省牛顿城有一块很大的地方,乃是著名的初来传道的依利亚德(John Eliot)对印第安人讲道的地方。那里竖立一方设计特殊的石碑。依利亚德去世时已经八十岁了。死的那天还在教一站在床边的印第安孩子念字母。一位朋友大吃一惊的问他说:“你为什么还不休息?”依利亚德回答说:“因为,我曾求神使我活着的时候有用处,神也听了我的祷告,现在我不能传道了,祂仍给力量,叫我教这可怜的孩子念字母。”

“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在此专心。”(提前4:15)

三十二、所作虽多仍以为少

卫斯理从未虚度过一小时。他每日四时起床,用一个钟头时间祷告。他时常早晨五时就讲道,有时一日五次露天讲道。他编篡与著作的书共三百十四种。因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所作的虽如此之多,而仍以为少。一次,有一位太太问他说:“假若你知道你明天夜里十二点要死,你怎样用当中的时间?”他答道:“怎样用?哦,我仍照我现在的用法。今晚我在格劳司特讲道,明早五时仍在那里讲道。以后我要到特开司布,下午在那里讲道。晚间要对市民讲道,再到马丁家里,因为他约定,请我吃饭,和他全家谈论,祷告,一如平常。十时回家,将我自己交托给天父,然后安睡。醒时在荣耀里。”

三十三、最殷勤的著作家

德国马丁路得一生六十二岁,三十四岁时开始著书,著书的时间共二十九年。当他四百周年诞辰纪念时,有人集合他生平的著作,交给德国卫马城希文书坊,用铅字活版排印。这书局已印的有六十八卷,每卷平均七百五十面,还有二十七卷未印,共计至少有六万五千面。当时还没有打字机,自来水笔,及钢笔尖等物,他所用的笔乃是削鹅翎管作的。同时他又是一个支会的牧师,及神道大学的教授,还要巡行各会布道,且他体弱多病,常常因此停止工作。以一个百事业集,体弱多病的人,竟然能有这样的著作,真是一个殷勤服事主的好榜样。

三十四、摩根有条不紊的生活

英国摩根博士,是全世界闻名的解经家,讲道者。有人曾替他著一传记,述说他的生活。书中说:博士极好整齐次序,家中每一物具,必有一定位置安放。就是一纸一笔,也不乱放。每读完一书,即在书内写明何年何月何日读完。且还作一笔记,叙述书中内容,并加评论。每收一信,必写回信,若是能行,立刻回信。每信必有副本,以便检阅。并且也要登记,分类保存。旅行讲道有记录,统计到一九二九年七月止,共讲道二万零八十三次,旅行过七十一万四千零四十二哩,渡大西洋四十九次。如今著书已出版的共有七十二部。

三十五、跌落六十九次

谭墨蘭(Tammer Lane)是一位英勇的君王,常喜欢向朋友们述说他的早年轶事。他说:“我有一次,被仇敌追逼,不得已藏匿在一所破屋中。我在那里独自枯坐了几个钟头。那时万念俱灰,再也没有志气和勇敢去干前面的事业了。在绝望中,我看见一只小小的蚂蚁,背着一粒比它大有数倍的谷,沿着墙壁尽力向上拖走。它跌下来多次,但是每一次它仍旧努力向上。我曾数过它跌下来了六十九次,可是它并不灰心气馁。第七十次,它到达了高墙顶上。由此我得了启发、兴奋,使我终身不能遗忘这个教训。”

“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1:6-7)

三十六、霍浦金画兔子

开西的聚会是英国很大的一个聚会,也可以说是世界的特别聚会,每年只有一个礼拜,世界各地前来聚会的人,总有五六千。霍浦金先生被称作开西的神学家,他最早看见与基督同死的事实。当初宾路易师母传同死的道,如果没有霍浦金的帮助,不能出去。因为英国对于女人讲道是不欢迎的,都是霍浦金帮助她。霍浦金在神面前非常好,但他有他的喜好,他有空的时候会画图。他本来是画规规矩矩的图。后来他有了孙女了,他就替他们画兔子。他讲完了道回来,就替孙女画兔子。一生总共画了几千个,后来出版家把它印出来,印了一本《霍浦金的兔子》。霍浦金是个聪明人,每一个兔子的脸都不一样。霍浦金还喜欢写小字,在一个先令上,把整篇主祷文写上。这给我们看见,消遣与一个人的属灵绝不妨害,消遣也不一定就是世界,象霍浦金的消遣反而叫人摸着他这一个人的“人的成份”。神的仆人们都不是那样好象呆板板的。

三十七、使徒约翰玩鸽子

有一传说,老使徒约翰正在逗玩一群鸽子。它们环绕约翰飞翔,棲止在他肩上,停留在他手上。老约翰和它们亲密,如同人和朋友一样。恰巧过来一个猎人,以为神圣的约翰在作玩物丧志的戏娱,大表惊讶。约翰指着猎人手中的弓,问他缘何把弦放松弄弛了。猎人说,若是张而不弛,便会丧失弹力。约翰笑道:“若是无知的角木尚须有时松弛,藉以恢复其弹力,那么基督的仆役,欲求工作效果日著,不当更好有休娱的时间么?”

主耶稣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可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