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天上的职事与祂地上职事之重要性
历代神学发展非常重视对基督身位和工作的探讨,因为就着信仰而言,基督的一切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没有对基督正确的认识,就没有正确的基督徒信仰,也就无从建立正常基督徒的生活,更无从得着对基督正确且丰富的经历和享受。就着神学来说,对基督的身位和工作没有正确、合乎圣经的论说,就没有正确的神学立场。
论到基督的工作,圣经启示:基督在已过永远里是神的独生子,与神是一。但在时间里,藉着成为肉体,开始祂在地上的职事,将神带到人里面,使神与人成为一;且有分血肉之体,为要完成救赎、败坏魔鬼,使神的恩典能临及世人;藉着生活尽职,将神性的荣耀彰显在祂人性的美德里;藉着为信徒的罪被钉十架,完成包罗万有的死,埋葬三日后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升天被立为主为基督,执行祂天上的职事;末了祂要再来,提接圣徒,击败仇敌,审判世界,得着全地,并建立祂永远的国。在这整个基督的工作中,从祂成为肉体到包罗万有的死,约有三十三年半,是为着完成祂在地上的职事。正如歌罗西一章二十二节上说:“但如今祂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基督藉着祂在地上的职事,完成了神在法理方面的救赎,使信徒得蒙赦罪(弗一7)、洗罪(来一3)、因信称义(罗三24)、与神和好(五10)、并地位上成为圣别(来十三12)。
为着基督完成了救赎,我们满心感谢主,然而,这些尚非神经纶的目的。为要完成神永远的经纶,基督仍需要藉着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升天被立为主为基督,执行祂天上的职事。从祂的成为肉体到死而复活,约有三十三年半,就成功了救赎;但从祂的升天至今虽然已将近二千年了,祂仍在执行祂天上的职事,仍在调度万有,作主作基督,为信徒代求,并向召会作万有的头,以建造教会,为要完成神永远的经纶。因此,以神的经纶的角度来看,基督天上的职事与祂在地上的职事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少的。一般基督徒只注重主耶稣的道成肉身、传福音、赶鬼、医病、钉十字架、复活等事,却没有注意到基督的升天,和祂今天在天上所作的。如果基督的升天是一件大事,忽略了这项真理,岂不叫人有莫大的损失?
Back
我们首先来看圣经中所启示关于基督在升天里的身位和工作。
基督在升天里的身位和工作
关于基督在升天里的身位,圣经启示出基督在升天里是:人子(太二六64,徒七55~56,启一13)、在神右边者(罗八34)、得着荣耀尊贵为冠冕者(来二9)、为着神的行政登宝座者(十二2)、地上君王的元首(启一5,十九16)、元首与救主(徒五31)、万有的主(二36,十36)、为着天上职事的基督(徒二36,来一9)、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弗一20~22)、神所高举者得着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那义者(约壹二1)、辩护者(1)、大祭司(来四14,七26)、平息处(罗三25,来九5,四16)、真帐幕(天上帐幕)的执事(八2)。
关于基督在升天和天上职事里的工作,圣经启示出基督在升天里掳掠了那些被掳的(弗四8),并且神是在基督里,使信徒一次永远的一同坐在诸天界里(二6)。而基督在将信徒带到诸天之上以后,从父神接受信徒为恩赐,并将他们赐给教会(四8),差出父所应许的圣灵,降在信徒身上,为着祂的繁殖,以产生教会(路二四49,徒一4~5,8,二1~4,16~18)。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是主,运用祂在万有之上的主宰权柄,以完成神圣的经纶(36)。基督也是神的受膏者,在祂天上的职事里,正在作工,要完成神对祂关于新约经纶的使命(36)。基督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弗一22),使万有互相效力,以产生并建造教会。基督这身体的头,在祂天上的职事里,藉着使祂的肢体在生命里长大,成全他们,以建造祂的身体(四12,15~16)。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正在建造教会(太十六18)。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也在作圣化、洁净、保养、并顾惜教会的工作(弗五26,29)。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是新约的中保,正执行那约,就是藉着祂的死所立并遗赠给信徒的新遗命(来九15)。基督是更美之约的保证,在祂天上的职事里担保并保证新遗命的功效(七22)。基督是信徒的辩护者(约壹二1),基于祂为信徒的罪所成就的平息(2),照料信徒的事务。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也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大祭司,为信徒代求(来五10,七24~26)。最终,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是天上真帐幕的执事(八2),用新遗命的遗赠、祝福服事神的子民。
圣经中关于基督在升天和祂天上职事里的身位和工作之启示是如此丰富,然而,相较于圣经中丰富的启示,一般译自外文之神学书籍1-10对于基督在升天与祂天上职事里之身位和工作着墨不多、彼此不一,并且还有些见解谬误。本文将圣经中所启示基督之升天和祂天上职事里的身位和工作的真理,分为以下四方面来讨论:一、基督升天的意义,二、基督升天的性质,三、基督升天的事实,四、
基督升天的目的。
Back
基督升天的意义
基督的升天在旧约里诗篇六十八篇十八节和一百一十篇一节就已豫言。诗篇六十八篇十八节说:“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叫耶和华神可以与他们同住。”使徒保罗说到基督在升天里的工作时说:“所以经上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弗四8上),就是引述诗篇六十八篇十八节。其中的“高天”指锡安山(诗六八15~16),象征第三层天,神的居所(王上八30)。约柜,则豫表基督,无论往那里去,总是赢得胜利。诗篇第六十八篇含示在约柜得胜之后,神在约柜中升到锡安山。这描绘基督如何得了胜,且凯旋的升到诸天之上。彼得在行传二章见证基督的升天时(32~35)
是引述诗篇一百一十篇一节:“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来说到基督坐在神的右边。神的右边就是指荣耀、尊贵、权能的地位(出十五6,王上二19,可十四62)。
保罗在腓立比二章七至八节说到主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降卑自己,成为顺从的,顺从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后,说:
“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9)。彼得在彼前三章十八至二十一节说到基督为罪受死,在灵里去向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宣扬并复活后,接着说:“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祂”(22)。马可十六章十九节也说:“主耶稣和他们说完了话,后来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边。”事实上,彼前三章二十二节的“天堂”,和马可十六章十九节的“天上”,在原文是同一个字。这些经节说出基督升天的意义:基督的升天,被神高举,乃是一个标记,说出神悦纳祂照着神新约的经纶,为着神永远的计画所作成的一切(徒二33~36)。神将祂高举,赐给祂荣耀尊贵为冠冕(来二9),并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又立祂为万有的主(徒二36),和万有的头(弗一22),叫祂得着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太二八18),管理诸天、地、以及万国,使这一切一同惬力,叫祂福音的传扬能普及全天下。
基督升天被立为主为基督─是神永远的经论能得完成的关键
基督的升天在祂职事中有极为关键的地位,但一般信徒及神学人士,却常忽视这项真理。例如于一九八九年出版一整套系统神学的章力生在《基督论》引述:“新正统派神学家巴尔德(Barth),认为升天仅是主耶稣从复活到坐在上帝右边的一种过程,在圣经里只是轻描淡写,不如复活那样重视。11”美国改革宗神学家伯克富(Louis
Berkhof)说:“耶稣基督升天的记载,在圣经中没有复活的记述那样多。基督的复活是耶稣生命中最主要的转捩点,升天乃是一种陪衬,以显出复活的重要性。12”基督的复活诚然重要,但是基督升天被立为主为基督,执行祂天上的职事,更是神永远的经纶能得完成的关键,正如以弗所一章二十至二十三节启示出基督从死人中复活,坐在诸天界里,得着万有的归服,也作了万有的头,是“为着教会”,意即凡元首基督所达到、所得着的,现在都传输给祂的身体-教会。基督的升天在神永远经纶的完成上,是太关键、太重要了,绝非一种陪衬。巴氏与伯氏之说,淡化升天的重要性,显然是没有注意到以弗所一章二十至二十三节所题之关键点。
Back
基督升天的性质─基督升天显示祂的超越
至于基督的升天是空间(地点)的转移或境界的提高(从物质肉身的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的问题,则成了许多神学家感到极为好奇的问题,行传一章九至十一节说到耶稣公开的被接升天:“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见祂了。…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由此可知,耶稣确是在祂的门徒和许多加利利人正看的时候,从他们的眼界中被接升天的。
另外,以弗所四章八至十节也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么;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由这些经节可见基督先成为肉体,从天降到地,然后受死,进一步从地降到阴间。至终,祂复活,从阴间升到地上,又升天,从地上升到天上。既有降下,升上必然是空间上的转移。
再者,希伯来四章十四节启示基督升天时,经过了诸天,希伯来九章二十四节启示基督现今是进入了天的本身,如今为信徒显在神面前,希伯来七章二十六节启示基督是高过诸天的大祭司,以弗所四章十节则启示基督是远超诸天之上,为要充满万有的。根据犹太人与圣经学者的用法,看得见的云层,被视为第一层天,天空可被视为第二层天。而林后十二章二节的第三层天,必是指诸天之上的天,至高的天(申十14,诗一四八4),就是今天主耶稣和神所在的地方(弗四10,来四14,一3)。这些经节都说出基督的升天确实是有空间(地点)转移一面的事实。
章力生说:“升天乃是我们的中保,带着祂的人性有形有体的从地上升。这乃是关于空间的转移,意指天乃和地一样是一个确实的空间…近代学者,间或以为天不是一个真正的空间,而仅为一种抽象的境界;从而以为主耶稣的升天,并非空间的转移,而仅为一种人生境界的提高。此种见解,实属谬误。13”章力生又说:“圣经常常指示我们,天是在上面,阴间是在下面(申三十12,书二11,诗一三九8,罗十6~7)
,倘使天非一种空间,这种经文,便属虚构。14”伯克富说:“按照基督的人性讲来,升天可以说这位中保确是从地上为众所目视而直接升到天上。是一种地点的转换。15”福音派改革宗神学家任以撒说:“按祂的人性而言,祂从地上升到天上,按祂的神性而言,祂始终是无所不在,充满天地的。16”前述章氏、伯氏与任氏对于基督有形的升天之见解符合圣经,是我们所肯定的。
但是,另有一派神学人士抱持异议,例如,曾任印尼东南亚圣道神学院院长的黄彼得博士说:“耶稣基督升天,是指从物质肉身的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而不是进入更高的空间。17”伯克富也指出,“信义宗对于升天的看法…并不认为是地点的转换,却是状态的改变。18”然而圣经清楚的启示,主耶稣基督确是藉着复活,带着祂的人性,被标出为神的儿子,拥有在不朽坏、荣耀和能力中属灵的身体(罗一3~4,林前十五43~45)。黄氏之说和信义宗的看法,显然是看见了耶稣属魂的身体改变为属灵的身体的事实,但是却混淆了复活与升天,并且武断的否认了前述经节中有关基督的升天,确实是空间的转移明显的启示。
此外,曾任中华福音神学院教授的沈介山也说:“基督升天进入高次元的世界,绝不是三度空间里的高处。19”主编神学手册和信仰手册的凯利(Robin
Keeley)说:“按圣经的用语,‘天上’或‘云彩’都是指神与人同在而言…在耶稣升天时,祂是从一种存在进入另一种存在,路加便用云彩来描述其转变,因此这个说法是不能就字义法来了解的。20”但这种解释,等于是问耶稣的门徒和许多加利利人眼见之事是否真实?是不相信圣经的明文真理,应该否定。并且,基督升天在空间上的转移所显示的超越:被神高举、被立为主为基督、得着万有的归服、作了万有的头、向着教会执行祂天上的职事等等,都是这一派神学人士的论点所不能解释的。
Back
基督将祂的升天超越供应信徒
再者,圣经也启示出,基督的升天在空间上的转移并非只是为着基督个人,更是为着信徒主观的经历。就如以弗所一章三节说:“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这里的“天上”,也可繙译为“诸天”,不仅指明天的所在,也指明神所用以祝福信徒,属灵福分的属天性质、情形、特征和气氛。这些福分是从诸天来的,有属天的性质、情形、特征和气氛。在基督里的信徒,在地上享受这些属天的福分。这些福分是属灵的,也是属天的,与神所用以祝福以色列人的福分不同,那些福分是属物质、属地的。所赐给信徒的福分,是属乎父神,在子神里,藉着灵神,且在诸天界里。这些乃是三一神,在诸天界里,所赐给在基督里的信徒,属灵的福分,有属天的性质、情形、特征和气氛。21
以弗所二章六节又说:“祂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天上”乃是信徒在基督里得救,所进入的最高地位。基督是信徒的生命,把信徒救到一个地位,远超过神的众仇敌。在这里,信徒是在带着属天性质和特征的气氛里,作属天的子民。神是在基督里,使信徒一次永远的一同坐在诸天界里。这是在基督升天时完成的,并且从信徒相信祂开始,就藉着基督的灵应用到信徒身上。表面看来,信徒是生活在地上,但是,今天信徒在灵里,藉着信这已经完成的事实,就能领略并经历在基督耶稣里一同坐在诸天界里的实际22。所以,在此就看见圣经神圣启示的两面:一面,基督升天在门徒的眼界中被接升天,在空间上转移了;但是另一面,祂仍然与信徒同在,将祂升天的超越供应信徒,使信徒过一个超越的生活。
在升天里基督仍是人子
圣经的确启示出,基督在地上是人子,在升天里也是人子。当主耶稣受议会审判时,大祭司对祂说,“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太二六63下)?主回答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二六64)。大祭司问主是不是神的儿子,但祂回答时说到自己是人子。主在地上钉十字架以前是人子,祂复活升天以后,在诸天之上神的右边仍是人子,甚至驾云回来时还是人子。行传七章五十五至五十六节说:“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这进一步证明,在升天里,基督仍是人子。另外,约翰三章十三节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Back
耶稣基督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道成肉身在地上行走的基督,与在天上的基督之不同,乃在于升天的基督不再带着那会朽坏的肉身,却是带着一个经过死而复活,改变形状的身体,也就是不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和属灵的身体
(林前十五42~51)。但若追问这改变是何时发生?我们发现罗马一章三至四节提供了最正确的回答:“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基督在成为肉体以前,已经是神的儿子(约一18,罗八3)。但是,祂藉着道成肉身所穿上的人性与身体,需要经过死而复活,得以圣别,并被拔高。因此,祂藉着复活,带着祂的人性与身体,被圣善的灵以大能显明为神的儿子(徒十三33,来一5)。
基督的升天是否为境界的提高
接着要问:基督的升天是否境界的提高(从物质肉身的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
?基督这永远的话成为肉体,既然可被称为“从天降下”。那么若说基督的升天是“从物质肉身的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似乎是合逻辑的。
所以,有一派神学人士持此看法,例如章力生说:“主耶稣的升天并非仅为一个空间的转移问题,而同时又为祂人性的升华问题。23”伯克富也说:“基督升天,不单是地点的转换,也包括耶稣基督的人性更进一步的改变。祂的人性已赋有属灵荣耀的丰富,并能完全适应天上的生命。…信义宗对于升天的看法与改革宗不同,他们并不认为是地点的转换,却是状态的改变;因此基督的人性赋予最丰富的神性,有神性一切的权能与自足,本来道成肉身时基督就有了这些,但现在却更完全。24”黄彼得也说:“耶稣基督升天,是指从物质肉身的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而不是进入更高的空间。”25
再者,林前十五章四十四至四十五节也说:“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属魂的身体,是由魂掌权的天然身体;属灵的身体,是由灵浸透,且由灵掌权的复活身体。基督是藉着成为肉体,和亚当一样有属魂的身体;祂又藉着复活,成了属灵的身体。由前述圣经的启示可见,基督从物质肉身的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是藉着复活,而非藉着升天。许多神学家虽然看见,在升天里的人子是带着属灵的身体,却不认识这改变是在基督复活时发生。这是真理认识上的缺失。再者,基于尊重圣经,并使用圣经既有辞汇,使用“改变形状”(49~51),以形容这改变,会比使用章氏“人性的升华”,或伯氏“人性更进一步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更准确、也更纯净。
Back
基督升天的事实─基督在复活的当天先隐密的升天
四十天之后才有公开的升天
基督的升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圣经启示基督的升天有隐密的升天,也有公开的升天。约翰二十章十七节,耶稣对马利亚说:“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在耶稣复活那天的清晨,祂不要马利亚摸祂。但在主复活那天的晚上,祂要门徒们“摸我看看”(路二四36~49)。过不了八日,祂又要多马摸祂的手,且要他伸出手来,探入祂的肋旁(约二十27)。这证明主在复活后,曾隐密的升到父那里去。并且,祂的隐密升天,很可能就是在主复活那天(路二四39)。这是隐密的升天,是约翰十六章七节“我若去”的豫言终极的应验,比祂在门徒眼前公开的升天(徒一9~11)早约四十天。
在复活那天清晨,祂曾秘密的升到天上,把祂复活的新鲜先给父享受,晚上才回到门徒那里(约二十19),正如在豫表上,初熟的庄稼要先献给神。按照旧约,庄稼要放进仓里,但初熟之物总是带到殿里作摇祭(出二三19,利二三10~11)。而献摇祭时要前后摆动,豫表复活;带到殿里,在神面前献作摇祭的初熟庄稼,豫表在基督复活那天清晨升到神面前,作神的满足。26
在复活的那晚主将祂自己吹入门徒里面作保惠师
主隐密的升天,就是约翰十六章七节与二十八节所豫言的“去”和“往父那里去”。在那里,祂说:“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约十六7)。祂的去乃是往天上的父那里去;而根据约翰十四章十六至十七节,保惠师就是实际的灵,保惠师的来就是约翰二十章二十二节:“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二十二节的圣灵,就是约翰七章三十九节所期待的那灵,也是约翰十四章十六至十七节和二十六节,十五章二十六节,十六章七至八节和十三节所应许的那灵。主将圣灵吹入门徒里面,乃是成就祂关于圣灵作保惠师的应许。因着实际的灵已进入门徒里面,住在他们里面,门徒就能知道主在父里面,父在主里面,他们在主里面,主也在他们里面(约十四10,20)。基督在复活后,隐密的到父那里去,并且成为赐生命的灵,将祂自己吹入门徒里面作保惠师,没有人知道祂何时到父那里去,但不可否认的,祂在复活后升了天,这就是祂的“去”。
正因基督隐密的升天是如此隐密,许多人不认识这项真理。例如,时代论神学家雷历(Charles
C. Ryrie)题出一个问题:“祂在众人面前升天之前有没有升过天?
27”。事实上,雷历根本不相信基督的隐密升天。他认为耶稣在众人面前升天之前没有升过天,他的论点是耶稣复活的身体并未如启示录一章十三至十六节的荣耀,而使门徒感到惊吓28。但是行传七章五十五至五十六节:“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显示这位升天后站在神的右边的耶稣,并未使司提反感到惊吓。再者,当主藉着异象对保罗说:
“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徒十八9)。以及当保罗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主向他说话,要他快快离开耶路撒冷,并差遣他往外邦人那里去
(二二17~21)。
这位已升天的主也未使保罗感到惊吓。启示录一章十四至十六节说:“祂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脚好像在炉中扫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祂右手拿着七星;从祂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祂的眼目如同火焰,这是为着祂来鉴察并搜寻,使祂藉着光照施行审判。脚象征行事为人。铜在象征上,表征神圣的审判(出二七1~6)。但以理十章六节也说到基督的脚好像明亮的铜,表征祂完全且明亮的行事为人,使祂够资格施行神圣的审判。祂的面貌如同烈日中天发光(参但十6),这是为着审判的光照,以带进国度。祂变化形像,脸面发光如日头时,那就是祂在国度里的来临(太十六28~十七2)。当祂来为国度取得这地时,祂的脸面要像日头一样(启十1)。所以,启示录一章十五至十六节所强调的是基督在审判并炼净众教会。“使门徒感到惊吓”实非基督在升天后显现必有的情形,用此否定基督隐密的升天,更是无稽。
Back
基督公开的升天使门徒不再依靠主肉身的同在并显示祂的超越与得胜
至于主的升天,为何有隐密的升天与公开的升天?照着圣经的启示来看,这是因为主要训练门徒认识、实化并操练习惯祂看不见的同在;亦即要信徒可以在每日的生活中,经历和享受祂看不见的同在。基督隐密的升天乃是为着父的享受,又将祂自己,就是在复活里所成为的赐生命的灵,吹入门徒里面作保惠师。基督公开的升天不代表祂尚未升天。反之,祂公开的升天完全是为着祂的信徒:一面,藉公开的升天,祂使祂的门徒不再依靠主肉身的同在;另一面,祂要向祂的信徒显示祂的超越与得胜。
主的升天有隐密与公开的两面
要分辨主的升天有隐密与公开的两面,必须注意下列经文:主在约翰十四至十六章所应许的保惠师,是在约翰二十章来到,不是在行传二章五旬节那天来到。章力生就曾犯此错误,宣称:
“当祂离世升天之前,祂曾应许祂的门徒,要赐给他们圣灵,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他们,并且叫他们想起祂对他们所说一切的话,明白一切的真理。这一个应许,在五旬节已完全应验。29”雷历也说:“我们的主死前应许说祂不会撇下门徒为孤儿,而会赐给他们一位保惠师。彼得在五旬节重述此点,声明是那已复活和升天的基督赐下圣灵30”。事实上,行传二章一至四节成就的,乃是父在约珥书二章二十八至三十二节所应许,也是主在路加二十四章四十九节所指的,那里说:“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主在复活后,将要公开升天时,将父的应许题醒门徒(徒一4~8)。“穿上从高处来的能力”这父的应许,是成就在行传二章。然而,约翰十四、十五、十六章的应许,不是父对能力的应许,乃是子对保惠师的应许。保惠师的应许是在主复活那天成就的,并没有等到四十天后。章氏与雷氏之所以混淆约翰二十章和行传二章,是因祂们不认识基督隐密的升天。若是基督徒只认识主公开升天的一面,他们就只能以行传二章为约翰十四至十六章的应验了。
主隐密和公开的升天分别联于主对保惠师和父对能力之灵的应许
主在将父对能力之灵的应许题醒门徒时,是在主已经隐密的升天之后,那时祂所给保惠师的应许已经成就了。主乃是到了祂将要公开升天时,才题醒门徒要等候父能力的应许。在主复活那天晚上,主隐密的升天之后,所成就的是圣灵作生命和实际的应许,让门徒得着这生命的灵作基督的实际。而在主公开升天之后,在五旬节那天,所成就的是圣灵作能力的应许,门徒得着能力的灵,则是为着他们工作的能力和装备。
Back
主公开的升天之前祂训练门徒习惯祂看不见的同在
在约翰二十章十九至二十二节记载主的来站在门徒当中,并且将圣灵吹入门徒里面之后,在约翰二十章二十六节说:“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在这两次“来”之间,约翰福音二十章的记载没有明言,也没有暗示,主曾离开门徒。虽然他们可能不觉得主的同在,实际上,祂仍然与他们同在。主将自己吹入门徒里面之后,就住在他们里面与他们同在。因着主的门徒不是一直觉得主的同在,所以需要祂的显现。祂在约翰二十章二十六节的来不是真的来,乃是祂同在的显出。主受死以前,祂在肉体里的同在是看得见的。主复活之后,祂是灵的同在是看不见的。祂复活之后的显现或显出,是要训练门徒领悟、享受并习惯祂看不见的同在。祂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向两个门徒显现。路加二十四章十三至三十五节祂在关了门的屋子里,两次向门徒显现。祂也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祂的显现和不见,都是训练门徒认识、实化并操练习惯祂看不见的同在。看不见的同在,比祂看得见的同在更便利、更优越、更宝贵、更丰富、更真实。31
门徒都受了训练使他们能与基督天上的职事合作
在约翰二十章二十九节,主对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主不仅藉着显现,对付多马的不信,也训练门徒没有看见就信。主在复活且隐密的升天之后,虽有几次向门徒显现,但祂的同在乃是以看不见的同在为主,所以门徒必须学习不用眼见就相信。既然主此时的同在主要是看不见的,门徒就必须运用信心来实化。虽然门徒看不见祂,却需确信主与门徒同在。在约翰二十一章二十二节,耶稣对彼得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罢。”当时主正与门徒同在,祂怎能说“等到我来的时候”?祂既已在那里,就不需要来。如果祂的意思是要离开他们,以后再回到他们那里,又怎能对他们说“跟从我”?他们怎能跟从祂?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全在于祂看不见的同在。照着祂看得见的同在而言,祂要离开,以后再回来;但照着祂看不见的同在而言,门徒能跟从祂。
按照行传一章三至四节,主隐密的升天和公开的升天之间,和门徒同在有四十天之久,训练他们实化并操练习惯祂看不见的同在。主常是在他们毫不知觉的时候,忽然向他们显现(路二四15~16,约二十14,二一4)
。等他们察觉祂在那里,祂却不见了(路二四31)。门徒简直无法追踪祂究竟在不在。然而最终他们都受了训练。体认祂显现也罢,不见也罢,复活之后的主总是仍然活在他们里面。主完成了四十天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平安的离开他们,因此祂把他们都带到橄榄山,祂就在那里公开的被接升天(路二四51,徒一9~12)。藉这基督公开升天的异象,门徒对祂的信心得着加强,门徒都受了训练,依靠内住的基督,也知道这位基督已经有一个地位上的超越与得胜,使他们能与基督在诸天之上的职事合作,在地上完成神新约的经纶。这才是对基督升天之事实最完整并最合乎圣经的认识。
Back
基督升天的目的
本文首页所列举之基督在升天和天上职事里的身位和工作,说出:基督升天的目的是为执行祂天上的职事,为要完成神的经纶。事实上,基督在升天里的所是,就是为着祂的所作,也就是为着执行祂在天上职事里的工作。
一 掳掠了那些被掳的
基督在祂升天的工作里,掳掠了那些被掳的。以弗所四章八节说:“所以经上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其中的“仇敌”,在新约圣经恢复本译为“那些被掳的”,应包括被赎的圣徒,因下述的“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的恩赐,是指使徒、先知、传福音者、牧人和教师等有恩赐的圣徒。并且罗马五章十四节说:“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豫像。”由于亚当的堕落,我们都成了撒但的俘虏,死作王管辖我们。主既废除了那掌死权的魔鬼,就释放我们这些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4~15)。林后二章十四节也说:“感谢神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这节的“我们”,就是在基督凯旋的行列中,被征服、掳获的俘虏,就是基督从撒但的掳掠中拯救出来,归给祂自己的。扩大本新约圣经(Amplified
New Testament)将“祂…掳掠了那些被掳的”,译为“祂…帅领了一列被征服的仇敌”。“被征服的仇敌”可指撒但、撒但的使者、以及我们这些罪人32。
然而文生(Vincent)将“那些被掳的”,注解为“不是被赎的,而是基督国度的仇敌,撒但、罪和死”33。文氏将“被赎的”排除在“那些被掳的”之外是失之狭隘了。至于英国浸信会牧师骆其雅(Herbert
Lockyer),说到基督升天时掳掠了仇敌,说:“他们岂不是那些在乐园里,就是在路加十六章二十三节亚伯拉罕怀中的圣徒么?基督未升天之前,当一个圣徒死后并不直接升到天上,而是进入乐园…当基督升天时,他开放这个义人临时性的居留处,把他们带到天堂里去。34”骆氏在此一面正确的指出,“那些被掳的”包括蒙救赎的人;但另一面又说得太多,说这些人已经从乐园搬家到天上。骆氏之说显然是受到“基督升天是为豫备天堂,在天堂有很多住处”的错误论点(本文末段将详论,在此不赘述)所影响,与前述多处圣经的启示不合,又与以弗所四章八节上下文无法连贯,并不正确。
Back
二 神使信徒在基督里一同坐在诸天界里
以弗所二章六节说,神“叫我们在基督耶稣里一同复活,一同坐在诸天界里。”(直译)。神不仅叫信徒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也叫信徒在基督耶稣里一同坐在诸天界里。诸天界乃是信徒在基督里得救,所进入的最高地位。“诸天界”不仅指一个地方,也指一种带着某种性质和特征的气氛。神的救恩已把信徒带到属天的所在,并带到属天特征的属天气氛里。神使信徒在基督里,一次永远的一同坐在诸天界里。这是在基督升天时完成的,并且从信徒相信祂起,就藉着基督的灵应用到信徒身上。伯克富论到基督升天的重要性时说:“基督升天对于所有的信徒有极大的鼓励,因他们今天已和基督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
,也必会与祂同在至永远(约十七24)。35”伯氏之说指出基督的升天对于信徒们不是客观的道理,乃是信徒们可以经历体会的。
三 从神接受信徒为恩赐并将他们赐给教会
以弗所四章八节说:“所以经上说,‘祂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升天的基督“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这里的“恩赐”何所指?众说纷纭。例如雷历说:“基督藉着在世的事工,征服了罪与死,现在祂藉着天上的事工,将恩赐赐给跟随祂的人。36”凯利说:“耶稣升到天上,坐在全能者的右边,祂就能把种种属灵的恩赐赐给信徒,好建立祂的教会。37”雷氏与凯氏都认为以弗所四章八节的恩赐是属灵的恩赐。骆其雅说:“祂升上天,将各样恩赐赏给人,在恩赐中最首要的便是圣灵(弗四8)。38”曾任教于伦敦圣经学院的新约学者古特立(Donald
Guthrie)博士说:“耶稣自己说(约七39)
,只有在祂得荣耀以后才赐下圣灵,与以弗所四章八节说祂升上高天时,将各样恩赐赏给人(根据诗六八18)完全符合。39”骆氏与古氏却都认为以弗所四章八节的恩赐是圣灵。但是,文生指出,“以弗所四章九至十节是一段括弧的话”(vv.
9 and 10 are parenthetical) 40。所以,要解释以弗所四章八节“将恩赐赏给人”,所赐给的“恩赐”,是要看括弧之后的十一至十二节,“祂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十一节指出,祂所赐的不是属灵的恩赐,也不是圣灵,乃是各种有恩赐的人。并且,祂赐给各种有恩赐的人,是为要成全圣徒,目的是为着职事的工作,为着建造基督的身体。基督藉死与复活,征服了撒但和死,并拯救他们这些人脱离撒但和死之后,就在升天里用祂复活的生命,使这些蒙拯救的罪人成为这样的恩赐,以他们建造祂的身体。文生在以弗所四章十一节“使徒”的注解也指出,“基督的众执事是赐给祂的百姓的恩赐”(Christ's
ministers are gifts to His people) 41。根据“以经解经并注意本文”42的解经细则,文生之说是该受肯定的。
Back
四
差出父所应许的圣灵降在信徒身上为着祂的繁殖以产生教会
在路加二十四章四十九节主耶稣说,“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行传一章四至五节和八节说:“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这里父所应许从高处来的能力,就是约珥书二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应许的应验。在五旬节那天(徒二1~4,16~18),圣灵降临在信徒身上,他们也得着了从高处来的能力。这能力的灵降临在信徒身上,是与生命的灵吹入信徒里面不同。生命的灵是复活的救主,在复活且隐密的升天后,将祂自己像一口气,吹入门徒里面(约二十22),为着祂能内住在信徒里。但是,为着门徒能执行祂的工作,圣灵需要像一阵暴风刮过,降在他们身上作能力。
圣灵一方面像一口气吹入门徒里面,另一方面像一阵暴风刮过信徒。对于圣灵这两方面的工作,李常受说:“在素质和经纶上接受那灵,是跟随主耶稣所设立的榜样。主在素质上由圣灵而生。这就是说,圣灵是祂所是的素质。然后在祂三十岁开始尽职事的时候,那作祂所是之素质的同一位圣灵,在经纶上降临在祂身上。那在素质上为着基督的生活,作基督所是之元素的同一位灵,在经纶上为着祂的工作降临在祂身上,加能力给祂,或膏祂,以完成神的经纶。主的信徒跟随同样的榜样。在基督的复活里,我们由那作我们属灵素质的圣灵而生。然后在基督升天以后,同样的灵在经纶上浇灌在我们身上,使我们能作工,以完成神的经纶。43”李氏以“素质”和“经纶”诠释圣灵两方面的工作,确实能恰切的说明为何耶稣是从圣灵成孕(太一18),却在祂受浸之后,又有神的灵降在祂身上(三16),这两面的工作也说明了为何门徒在主复活的当晚接受了吹入的圣灵(约二十22),在五旬节又有圣灵像一阵暴风刮过,降在他们身上(徒二2~3)。
然而,有些人因为不认识圣灵这两方面的工作,就会将生命之灵的吹入和能力之灵的降临,混为一谈,例如章力生说:
“当祂离世升天之前,祂曾应许祂的门徒,要赐给他们圣灵,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他们,并且叫他们想起祂对他们所说一切的话,明白一切的真理。这一个应许,在五旬节已完全应验。44”雷历也说:“我们的主死前应许说祂不会撇下门徒为孤儿,而会赐给他们一位保惠师…彼得在五旬节重述此点,声明是那已复活和升天的基督赐下圣灵。45”章氏和雷氏所题到的是圣灵作保惠师,也就是实际之灵的工作,其应验是在约翰二十章二十二节。门徒在接受了吹入的圣灵之后,主就住在他们里面作保惠师,与他们同在。并且,因着实际的灵来了引导他们进入一切的实际(约十六13),主能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徒一3)。
骆其雅说:“当基督返回天上之后,便立即信守了祂的诺言差派圣灵来,为要造就祂在世所说要建立的教会(太十六18,约十六7,徒一4,二1~4)。46”骆氏是笼统的引用了圣灵作保惠师和能力之灵的经节,说到基督信守了诺言,在五旬节差派圣灵来。古特立论到基督升天的意义之六,是赐下圣灵的恩赐:“约翰二十章二十二节题到复活和升天之间,耶稣向他们吹气叫他们受圣灵(除非行传有误,且两者都是在复活时发生的;但看起来绝非如此)。47”古氏显然认为,若门徒在耶稣吹气后受了圣灵,就与五旬节的圣灵浇灌相矛盾。事实上,行传对五旬节的记载当然无误,门徒在耶稣吹气后的确也受了圣灵,这是圣灵两方面的工作。
Back
五 被立为主─运用祂在万有之上的主宰权柄
也被立为基督-神的受膏者
以完成神对祂关于新约经纶的使命
在五旬节那天,彼得说:“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一般人不明白,耶稣既已是主,何需再被立为主?就着耶稣是神而言,祂一直是主(路一43,路二11,约十一21,二十28)。但就着耶稣是人而言,祂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降卑自己、成为顺从的、顺从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万口都要承认祂是主(腓二6~11)。祂是在复活里将祂的人性带进神里面以后,才在升天里被立为主。基督意即神的受膏者,就着祂是神所差并所膏的一位,祂生下来就是基督(路二11,太一16)。在受浸时,为神的灵所膏(路四18)。彼得也得到祂是基督的启示(太十六16)。然而,直到祂升天的时候,祂才正式就职为基督。
行传十章三十六节说:“神藉着耶稣基督(祂是万有的主)传和平的福音,将这道赐给以色列人。”彼得说到基督是“万有的主”。根据本节的上下文,“万有”在这里不仅是指犹太人,也是指外邦人。在升天里,祂是地上所有不同种族之人的主。启示录五章六节说:“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这节中“被杀过的”,指明祂是救赎的羔羊被杀了。但祂却又站立在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指明这节所描述诸天之上的景象,是在基督升天之后。关于救赎,基督升天后就坐在诸天之上神的右边(来一3,十12);关于神行政的完成,祂在升天里仍然站着(启五6,参徒七56)。基督这位在诸天之上的主,是宇宙中神圣行政的管理者,在地上完成神在万有之上行政的行动,好使地上一切的局势都惬力,目的是要完成神的计画和祂的应许,使神圣的经纶得以完成。
沈介山则题到,“基督升天乃恢复原来在天上的地位与荣耀。48”事实上,在升天里,基督不仅恢复了原来在天上的地位与荣耀,更是被立为主为基督,运用祂在万有之上的主宰权柄,使神圣的经纶得以完成。
六 向着教会作万有的头─使万有互相效力以产生并建造教会
以弗所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说:“又将万有服在祂的脚下,使祂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在祂的升天里,基督不仅被立为主为基督,并将万有服在祂的脚下。祂既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就使服在祂脚下的万有互相效力,以产生并建造教会。教会就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而“为教会”也可译为“向着教会”(to
the church),含示一种传输。凡元首基督所达到、所得着的,现在都传输给祂的身体─教会。在这传输里,教会与基督同享祂所达到的一切:从死里复活,在超越里坐下,使万有服在脚下,以及作万有之首。李常受说:“基督在祂的升天里…向着教会作万有的头,藉着建造教会,就是祂的身体,那在万有中充满万有者的丰满(弗一23),使万有服从,并在祂里面归一于一个元首之下(10),以永远彰显三一神,就是父具体化身在子里,子实化为那灵,那灵作神圣三一的终极完成,藉着一切神所拣选、救赎、重生、变化、并得荣的圣徒得彰显。49”李氏之说不仅说出升天的基督向着教会作万有的头,更是从以弗所一章说出建造教会的目的-永远彰显三一神。
章力生说:“祂有一切属天的威力,一切由祂指挥,众天使也作祂的使者。祂一面把祂的福祉赐给圣徒,一面保护他们,免受危险。祂也运行其权威,统摄自然力和一切敌对天国的势力,直到制伏了最后的仇敌以后,祂还要永远掌权。50”伯克富说:“为了祂自己的百姓,祂也掌管宇宙万事。51”章氏和伯氏之说都说出祂作万有的头,为了祂自己的百姓或保护和赐福予圣徒,却未看见祂还“为教会”作万有之首,也未看见祂“向着教会”,将祂自己三一神的丰富生机的传输予教会。
骆其雅说:“基督现在不但管治并保护祂的教会,代替教会来治理宇宙。52”骆氏之说说出基督正在管治并保护祂的教会。但是,“向着教会”所含示的传输,不只是管治并保护,更是将祂所达到和所得着的都传输给祂的教会。古特立论到基督升天的意义之五是,“基督充满万有。…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因此,基督充满万有,是聚集万有于祂自己的完全之中,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的宇宙所经历的过程,只有在被高举的基督中才能完成。53”古氏只看见被高举的基督充满万有,却未看见祂正“向着教会”作万有的头,好使教会成为这位充满万有之基督的丰满。以上这几位虽然都注意到,基督在升天里是万有之首的真理,但所看见的与圣经对照之下还是有所缺欠。“向着教会”所启示的传输,是清楚的写在以弗所书一章二十二节,只是他们没有看见这里的讲究。
Back
七 是身体的头─藉着使祂的肢体在生命里长大
成全他们以建造祂的身体
以弗所四章十五至十六节说:“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十五节中的“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根据原文,新约圣经恢复本译为“就得以在一切事上长到祂,就是元首基督里面”。一面来说,升天的基督从神接受信徒为恩赐,并将他们赐给教会;这些有恩赐的人成全圣徒,目的是为着职事的工作,为着建造基督的身体。另一面,升天的基督是作元首,以弗所四章十五节不是说连于元首基督,而是说信徒该长到元首基督里面。要长到元首里面,我们全然必须在基督身体里,这个长大是为着基督的身体,也惟有在祂的身体里才能发生。以弗所四章十六节则启示,信徒在基督身体里的功用,是从元首出来的。首先信徒长到元首里面,然后信徒就有一些本于元首的东西。本于元首,基督身体的每一肢体,或是供应的节,或是尽功用的各部分,都有其藉生命长大而有的度量,可以为着基督身体的长大而尽功用。基督的身体就藉此叫自己长大,把自己建造起来。雷历将基督升天后的事工区分为过去的事工、现在的事工、和将来的职事。而现在的事工,第一是作为祂身体的头:“一、祂形成身体。二、祂用多种方法看顾祂的身体。三、升天的主也将恩赐赐给身体(弗四7~13)。四、升天的主也加力量给身体。54”雷氏所言的确说出基督作为祂身体的头,祂形成、看顾、将恩赐赐给、加力量给身体的事实,却忽略了基督在祂的每一肢体上内里生命的工作,以弗所四章十六节清楚的启示:因着基督在祂的身体里,使各个肢体都靠祂联络得合式,以至于每一供应的节各按各职,照着每一肢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基督的身体就藉此叫自己长大,把自己建造起来。
八 建造教会
在马太十六章十八节耶稣说:“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作门),不能胜过她。”以弗所二章二十至二十二节也说:“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或作,全)房靠祂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一面,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需要在生命里长大;另一面,教会是神的家,需要被建造。升天的基督正在建造祂的教会。基督不是凭自己直接建造教会,乃是藉着各种有恩赐的人,就是使徒、申言者、传福音者、牧人和教师,成全圣徒各尽其职,使祂的教会被建造起来。任以撒说:“基督升天坐在上帝的右边之主要任务,可以用一节经文简括之:即祂要建立祂的教会,并制胜阴间的权柄(太十六18)。55”任氏之说的确说出升天基督的主要任务-建造教会。章力生说:“首先令我们注意的,祂登位的事工,乃是为王。祂一方面直接用祂的圣灵,统治教会,保护教会,一方面透过祂所派的执事,管理教会。56”伯克富说:“当祂坐在神右边时,基督不但治理,而且也保护祂自己的教会。57”章氏和伯氏说出基督为王,统治、治理、保护、管理教会,但没有强调建造的问题。统治、治理、保护、管理是一件事。这两者互相有关,但彼此有别。两位虽笼统点出基督与教会间之关系,但忽略了基督主要任务-建造教会的事实(太十六18,弗二20)。
Back
九 圣化、洁净、保养、并顾惜教会
以弗所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节说:“…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二十九节也说:“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升天的基督也正在作圣化、洁净、保养、并顾惜教会的工作。圣化不仅是从一切凡俗的事物圣别出来,也是用基督自己圣别的成分浸透教会,这是藉着用祂话中之水的洗涤洁净而完成的。基督也保养顾惜教会。保养就是餧养。就是用祂的丰富供应信徒。顾惜是以柔爱养育,并以亲切的照料维护。
章力生说:“从那天(五旬节)起,主耶稣透过了圣灵,便在各方面作我们的大先知。例如:
默示圣经 ;
藉着使徒传扬圣道,领导教会,使成为真理的基础与柱石;并使真理成为圣徒信仰和生活的准绳。58”伯克富说到基督坐在神右边时,说:“也继续的藉圣灵,藉祂的仆人教训祂自己的百姓。59”曾担任罗切斯特(Rochester)神学院院长和神学教授的史特朗(Augustus
H. Strong),论到基督先知的工作时说:“祂在升天之后仍然指引和教导祂在世的教会。60”沈介山论到基督先知的工作时说:“升天之后,基督照祂的应许与教会同在(太二八20,约十五4~5),光照教会,教导教会(十四26,十六13~15)。61”章氏、伯氏、史氏、沈氏之说都指出升天的基督作先知,而以弗所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节启示出,这位作先知的基督不只领导、教训、指引、光照教会,也正在用水藉着道作圣化和洁净的工作,且保养并顾惜祂的教会。领导、教训、指引、光照,都是客观的、道理的施教;圣化、洁净、保养顾惜却是主观的、生机的运行。
雷历说:“祂使这身体成为圣洁(弗五26),指成圣的整个过程,始于信主,一直继续直到我们进到天堂,在祂面前成为完全为止。这段经文指出这种事奉乃是藉着道与洗净,洗净显然是指施洗,藉着道显然是指在施洗时公然作的声明。祂使这身体成为圣洁的工作包括保养与顾惜(弗五29)。保养意指使身体成熟(如弗六4);顾惜字面意义指保持温暖,引申解作爱惜照顾祂的儿女。62”雷氏之说指出基督使祂的身体成为圣洁是藉着道与洗净。但是,若洗净是指施洗,且道是指在施洗时公然作的声明,则信徒们在经历了受浸,并在受浸时公然作了声明之后,就应该是荣耀的教会,没有斑点、皱纹等类的病。不过,我们的经历并非如此。以弗所书第五章是论到,信徒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在伦常关系上所需要的生活,是联于信徒们的日常生活经历。显然的,信徒们并未因着一次的受浸和在受浸时一次公然作了声明,就经历了成为荣耀的教会,没有斑点、皱纹等类的病。这样的解释并未顾到实际的情形。
那么,这里的“道之洗涤”是甚么意思?李常受说:“基督圣化教会的工作,是藉着用话中之水的洗涤来洁净教会而完成的。照着神圣的观念,这里的水是指神涌流的生命,由涌流的水所象征(出十七6,林前十4,约七38~39,启二一6,二二1,17)。这水的洗涤与基督救赎之血的洗净不同。救赎的血,洗去我们的罪(约壹一7,启七14);而生命的水,乃是洗去我们旧人天然生命的瑕疵,就如‘斑点、皱纹、或任何这类的病’(弗五27)。主圣别并圣化教会,首先用祂的血洗去我们的罪(来十三12),然后用祂的生命洗去我们天然的瑕疵。斑点出于天然的生命,皱纹是老旧的标记。只有生命的水,能新陈代谢的洗去这类缺点。63”相较于雷氏之说,李氏之说对于“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则题出了更完整正确的解释。
Back
十 是新约的中保执行新约─也就是藉着祂的死所立
并遗赠给信徒的新遗命
升天的基督也是新约的中保,希伯来九章十五至十七节说:“为此祂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凡有遗命,必须等到留遗命的人死了(遗命:原文与约字同);因为人死了,遗命才有惬力,若留遗命的尚在,那遗命还有用处么?”在希腊原文,希伯来九章十五节中的“约”与十六节中的“遗命”同字,基督作了中保,正执行新约,就是藉着祂的死所立,并遗赠给信徒的新遗命。约是合同,带着一些应许,要为受约的人成就一些事;遗命是遗书,带着一些已成就的事物,遗赠给承受的人。基督的血所完成的新约,不仅是约,更是遗命,将基督的死所成就的一切,遗赠给信徒。神先在耶利米三十一章三十一至三十四节应许要立新约,然后在路加二十二章二十节耶稣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这约也就是遗命,因耶稣的受死流血所立并生惬,且由复活升天的基督执行并实施。作为新约与新遗命的中保,基督执行并实施这约与遗命一切的应许与遗赠。当祂执行新约时,祂使其中一切应许逐条应验,并实施在信徒身上。当祂执行新遗命时,祂使其中所包含的每项遗赠对信徒成为便利、实际的。
黄彼得说到基督升天的工作,题到七项,其中第三项是“基督升天为信徒显在父面前,作中保替信徒受撒但的控告而辩护”64。基督是为信徒显在父面前,替信徒辩护。但是,这是基督作为辩护者(约壹二1~2)的工作,而非基督作为中保的工作。沈介山说:“升天后基督作中保在父神面前为信徒代祷。65”的确,基督也在父神面前为信徒代祷。但是,这是基督作为大祭司(来七24~26)的工作,也非基督作为中保的工作。黄氏和沈氏误将基督作中保、作辩护者、和作代祷之大祭司的工作,混为一谈。其原因可能是,约壹二章一节题到中保:“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这里的中保是要处理信徒罪的问题,自然的会将基督作中保的工作,联于替信徒辩护和为信徒代祷。事实上,在约壹二章一节,国语和合本圣经译为“中保”的字,在原文是
paraklhtov 与希伯来九章十五节的“中保” mesithv
不同,paraklhtov
是与约翰十四章十六节、二十六节、十五章二十六节的“保惠师”同,钦定英文译本译为“辩护者”(advocate),而非“中保”(mediator),是正确的。中保(mesithv)即中间人,然而保惠师(paraklhtov)意辩护者,就是陪伴在旁,照料我们事务、案件的人。在约壹二章一节,国语和合本圣经的错译是容易引起混淆的。
Back
十一 是更美之约的保证─担保并保证新遗命的功
希伯来七章二十二节说:“…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在此,国语和合本圣经译为“中保”的字,在原文是与希伯来九章十五节的中保不同。其原文egguov,意担保者,受契约束缚者,保证人;其字根意质押之物放于其中的手,含示这担保、保证,是不能解脱的66。因此,钦定英文译本将二十二节译为“a
surety of a better testament”;新约圣经恢复本译为“祂就成了更美之约的保证”是较为正确的。升天的基督也是更美之约的保证,担保并保证新遗命的功效。基督已将自己质押给新约和我们众人。祂是受契约束缚者、担保者,祂要作每件必须的事,以履行新约。基督已将自己质押给新约、和在新约之下的信徒。所以,祂不仅是新约的完成者,祂也是保证,是其中一切都必成就的凭质。
有时候信徒们读圣经,对新遗命里某些遗赠的项目也许有所怀疑。不知道是否真能经历这些事。例如,可能怀疑圣灵是否已真在经纶上浇灌在所有的信徒身上。但因基督在祂天上的职事里作了更美之约的保证,信徒们不该对新遗命里的任何事物有所怀疑。一面,圣经启示一切已成就的事实;另一面,基督是信徒的保证,担保并保证新遗命里所包括的每件事。这是祂在祂天上职事里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在一般中文神学书籍中,包括译自外文的书籍,仍然缺少对于“基督在升天里是更美之约的保证,担保并保证新遗命的功惬”之珍赏。
十二 是信徒的辩护者─基于祂为信徒的罪所成就的平息
照料信徒的事务
约壹二章一至二节说:“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祂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挽回祭,原文作,平息)。就如第十点所讨论的,约壹二章一节的“中保”应译为“辩护者”。基督在升天里,基于祂为信徒们的罪所成就的平息,是信徒们与父同在的辩护者。信徒们常有失败并犯罪。这时就需要基督作辩护者,基于祂在十字架上为信徒们的罪所成就的平息,照料信徒们的案件,因此能平息信徒与公义之神的光景。凯利说到耶稣升天的意义时说:“辩护律师…每一次我们的罪行控告我们,耶稣就在神面前指着自己所献的祭,是一次又永远有功惬的赎罪祭。67”凯氏之论说出基督是辩护律师,作为与父同在的辩护者。并且,祂作了平息的祭物,是为满足神公义的要求,以恢复与父中断的交通,使神的儿女能够住在神圣交通的享受里。
Back
十三 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信徒的大祭司为信徒代求
希伯来五章十节说:“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六章二十节说:“作先锋的耶稣,既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就为我们进入幔内。”七章二十四至二十六节说:“这位既是永远常存的,祂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凡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像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原是与我们合宜的。”天上的基督是先锋,也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信徒的大祭司,为信徒代求。并且藉着祂来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为他们代求。麦基洗德的等次比亚伦的等次高。亚伦的等次只为着在人性里的祭司职分,而麦基洗德的等次是为着在人性和神性里的祭司职分。祂是这样一位大祭司,将信徒所需要的供应信徒,将经过过程的三一神分赐到信徒里面,作信徒的供应,这样的见解,可由圣经第一次题到麦基洗德的工作得着支持。在创世记十四章十八节,麦基洗德王以至高神祭司的身分,带者饼和酒迎接亚伯拉罕。基督能完全拯救信徒,因为祂在为信徒代求。祂是信徒永久、常时、永远的代求者。
雷历说:“作为忠信的祭司,我们的主为祂的子民代求。…这职事与旧约祭司不同之处,在于这位忠信的祭司不受死亡辖制,永远为祭司,且永远活着,替祂的子民代求。68”雷氏说出基督作大祭司为信徒代求,是符合圣经的。
但是,基督为何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信徒的大祭司?有一些神学家并没有正确的领会,例如沈介山说:“耶稣属于犹太支派而不属于利未支派,所以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为永远的大祭司(来六20)
。69”事实上,在紧接着希伯来六章二十节之后的七章一至二十八节就启示出,麦基洗德,就是公义王,撒冷王,乃是平安王,却作至高神的祭司(七1~2),可见他的祭司职分是君尊的。再者,祭司的职分已更换(12),从亚伦的等次更换为麦基洗德的等次(11),从利未的祭司支派更换为犹大的君王支派(14),从属肉之诫命的律法更换到不能毁坏之生命的大能(16),从人更换为既是独生子又是长子之神的儿子(28)。因此,基督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为大祭司,实非因为表面上耶稣属于犹太支派而不属于利未支派,而是因祂拥有无始无终永恒不衰之神性。旧约祭司只有人性,惟有基督兼具神人二性,故祂的祭司职分属麦基洗德等次而非亚伦等次。希伯来七章十一节说:“从前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职任以下受律法,倘若藉这职任能得完全,又何用另外兴起一位祭司,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亚伦的等次呢?”显然的,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职任以下,并未能得完全,所以必须另外兴起一位祭司,就是基督,不再照亚伦的等次,而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为永久、伟大、活着、且能拯救到底的大祭司。
凯利说到耶稣升天的意义时说:“大祭司…我们既然有一位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来四14)。耶稣在天上圣殿所做的,正是旧约大祭司在圣殿为罪人做的一样。70”事实上,希伯来七章十一节已明言,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职任以下,并未能得完全,所以必须另外兴起一位祭司,不再照着亚伦的等次,乃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大祭司。再者,希伯来五章一节也明言,旧约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神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七章二十七节又说祂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先为自己的罪献祭,然后再为百姓的罪献祭;因为祂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因此,如何能说“耶稣在天上圣殿所做的,正是旧约大祭司在圣殿为罪人做的一样”?
凯氏只看见希伯来书第四章中,基督是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的启示,却未看见希伯来书第五至七章中,基督乃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大祭司的启示,不需一直为罪献祭了。古特立论到基督升天的意义之三是代求事工的肇始:“神与人之间的中保工作,全靠这中保进入天堂,正像犹太大祭司必须进入至圣所一般,藉着升天坐在神的右边,使基督作我们的天上大祭司,远超过亚伦嫡系祭司的好处。71”古氏之说又将中保和大祭司的工作混为一谈。不过,古氏正确的指出:基督作我们的天上大祭司,远超过亚伦嫡系祭司的好处。
Back
十四 是真帐幕的执事─用新遗命的遗赠服事神的子民
希伯来八章二节说:“在圣所,就是真帐幕里,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其中“执事”一辞,在罗马十三章六节译为“差役”,在腓立比二章二十五节译为“供给…需用的”。天上的基督也作了天上真帐幕的执事,是为了服事神的子民,将新约也就是新遗命的保证(来七22)
供应神的子民。新约有四个主要的事实,在新遗命里成了给神子民的遗赠:赦免他们的罪,生命之律分赐在他们的心里,神要来作祂子民的神,并且每一位都有认识神的内在能力。基督在祂天上职事的工作里,如今正用这些遗赠服事信徒。可惜的是,在一般神学书籍中,忽略了这一项真理的珍赏。
留意系统神学的传统窠臼与错误
由前述之讨论可看出,基督天上职事里的工作如此丰富,但一般神学书籍中却甚少题及,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数华文神学家都受加尔文(John
Calvin)神学影响,仅将基督的事工系统化的区分为先知、祭司、君王三职位。沈介山题到,“加尔文是第一个将基督的事工区分为先知、祭司、君王三职位的神学家。72”《当代神学辞典》在论述基督的职分(Offices
of Christ)时说:“在《基督教要义》的最后修订本,加尔文把耶稣作为人神间之中保角色的观点,充分发展出来,此角色包括三重职分,即先知、祭司及君王[其实这概念早在1536年就为布塞珥(Bucer)题及,有人认为最早题及的是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自始,改革宗神学(Reformed
Theology)以及所有更正教教会,都跟随这个解释。73”章力生就是将基督登位的事工区分为掌王权、作祭司、为先知三方面74。任以撒说到基督之职务时是以先知、祭司与君王来分类75。骆其雅也说基督具有先知、祭司与君王三部分的职分76。系统神学既将基督升天的真理系统化,就难以完全并鲜活的注意到圣经中所启示关于基督升天的全面真理,有心明白真理之信徒需留意系统神学的传统窠臼,以免挂一漏万。
Back
基督在升天里豫备天堂-天上的华厦?
最后我们不能不说一下关于天堂的事。我们所涉猎的神学书籍虽对基督天上职事着墨不多,却对天堂之说甚感兴趣。在神学家和一般信徒中,有一种对基督在升天里豫备天堂的的普遍看法。约翰十四章二至三节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豫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豫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他们认为基督升天后的事工之一是为信徒豫备地方,而“父的家”指天堂,在天堂有很多住处。例如章力生说:“照圣经所说,天乃是天使、圣者和主耶稣之居所…主耶稣的升天,乃是要为属主的圣徒豫备他们在天上的住处。主耶稣在世之时,早已向信徒豫示,祂升天的重要使命,乃是为我们豫备地方,并且必再来接我们到祂那里去(约十四2~3)。77”伯克富也说:“但圣经却显然地认为天堂是一个地点,是受造者居住的地方,如天使与圣徒(太十八10,林后五1)…耶稣的升天,也是要为属基督的人豫备地方去。主自己指出,祂必须先到父那里去,如此可为我们豫备地方(约十四2~3)。78”雷历也说:“基督升天后的事工,第一是作为祂身体的头、第二是作为祂子民的祭司、第三是为我们豫备地方…父家指天堂,在天堂有很多住处。这词只出现于约十四2、23节中,指永远的居所。祂今天的事工之一,是为属祂的人豫备这些居所。79”任以撒也说:“基督有形的升天,表明天堂是一个确实的处所…基督升到天上为信徒豫备居所。80”骆其雅也说:“祂现在的职事中,部分的工作是在为祂的教会豫备住的地方…不久,教会在神天家的住处中,也将获得她的居所。”81
不过,仍有少数未以豫备天堂作为基督升天工作的神学家,例如黄彼得说到基督升天的工作,题到七项:
“1、基督升天作开路先锋的工作…使信徒可以坦然无惧地进到父神面前,并且永远住在父的家中。2、
基督升天为信徒豫备工作的地方,使信徒能作祂所做传天国福音的工作,并且做更大的工作(约十四2~14)。3、基督升天为信徒显在父面前,作中保替信徒受撒但的控告而辩护。4、基督升天差遣圣灵保惠师永远住在圣徒心中。5、基督升天是作神与人之间的中保。6、基督升天作永远慈悲忠信的大祭司。7、基督升天坐在天父的右边掌管天上、地下、地底下一切的权柄。82”黄氏是将约翰十四章二节的“豫备地方”,解释为豫备工作的地方。
Back
教会是神的家
“许多住处”是指基督身体的许多肢体
到底约翰十四章二节的“住处”是否即为一般人以为的“天堂”?虽然不是本篇文章重点,但因此事与基督的升天大有关系,在此就要稍作说明(关于“我父的家”和“许多住处”的详细解析,请参阅Living
Stream Ministry出版之《Affirmation & Critique》, Vol.
5, No. 2中相关论文)。
要正确的领会约翰十四章二节中“我父的家”和“许多住处”之真义,首先要看见约翰十四章二节和约翰二章十六节的关联性,因为这两处经节使用了同一个片语“我父的家”。主耶稣上耶路撒冷去,拿绳子作成鞭子洁净圣殿时说:“不要将我父的殿(原文,家),当作买卖的地方。”在此祂以强烈甚至令人震惊的方式,表达祂为父的家,心里如同火烧般焦急。在那时,父的家是指在耶路撒冷的物质圣殿。但是当犹太人问祂说,你既作这些事,还显甚么神迹给我们看?耶稣却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将它建立起来。这时这殿则是耶稣以祂的身体为殿说的。与第二十节所显示的天然观念不同了。在这里,基督,也就是神格一切的丰满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祂里面的一位(西二9),是以耶路撒冷的物质圣殿为表号(sign),表征祂物质的身体;如此作,主耶稣是要指出圣殿,也就是父的家,不是一个地方,乃是一个人位。
在约翰十四章十节当耶稣说:“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么?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这就指出,父神是住在主耶稣的身体里。虽然主耶稣物质身体的殿,藉着在十字架上的死被拆毁,但在复活里,三日内要将它建立起来;并因此产生祂那生机奥秘和团体的身体-基督的身体(林前十二27,弗一22~23)。如今在基督的复活里,神的殿(林前三16~17)父的家是一个生机体,这生机体包括所有藉祂复活蒙了重生的信徒。因着这一个深奥、属灵的认识,保罗能告诉我们教会是神的家(提前三15),并且团体的信徒是神的殿(林前三16~17)。藉着祂的复活,也是在祂的复活里,主的身体、殿、我父的家已被扩大。而“许多住处”是指基督身体的许多肢体(罗十二5),这身体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17)。约翰十四章二十三节说,主与父要同爱祂的人安排住处,充分证明这一点。
根据前述的认识,也可看见约翰十四章二节“我去原是为你们豫备地方去”,其中去的目的地不是天上,更不是天堂-天上的华厦,主无意将祂的信徒从一地迁到另一地。问题不在于地方,乃在于活的人位(living
person),就是父自己。主要往父那里去,祂的心意是要祂的门徒带进父这神圣的人位里。约翰福音十三章启示,主是从父出来的,又要往父那里去(3)。十四章这里,则看见祂要往父那里去。主藉着成为肉体从父而来,将神带进人里面。现在祂要往父那里去,为要将所有相信祂的人带进神里面。祂去的方法是藉着死与复活,去的目的是要将所有相信祂的人带进神里面。在约翰十四章三节主说,我若去为你们豫备了地方,就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祂在那里?对于这个问题,祂在二十节给了清楚的答覆:“我在父里面”。因此,藉着祂的去,祂将人带进父里面了。
再者,主说:“我若去…就再来”(十四3)。这话证明主的去(藉着死与复活),就是祂的来(到门徒这里-18,28)。祂曾在肉体里来(一14),也曾在门徒中间,但祂在肉体里无法进到门徒里面。祂必须进一步经过死与复活,使祂得以变化形像,从肉体变化为灵,好进入并居住在门徒里面,如十七至二十节所启示的。祂复活之后的确来了,将祂自己,就是圣灵,吹进门徒里面(二十19~22)。主在约翰十四章的用意,是要将人带进神里面,以建造祂的居所。但在人与神之间有许多障碍,就如:罪性、罪行、死、世界、肉体、己、旧人和撒但。要将人带进神里面,主必须解决这一切的问题;所以,祂必须上十字架成功救赎,为人开路,并为人作出立场,好使人进入神里面。在神里面的立场扩大之后,就成为在基督身体里的立场。因此,主去成功救赎,乃是为门徒在祂的身体里豫备地方。
Back
“天堂之说”扭曲神经纶的目的是必须否定的
虽然这种“基督升天是为豫备天堂,在天堂有很多住处”的论点或看法在基督徒当中极为普遍,甚至已成为似乎无可置疑、众人皆接受的传统,但我们仍要本着忠于真理的良心否定这种论点。因为这种论点,只是根据异教的影响与凭空的想像,毫无圣经根据。这种天堂的论点扭曲了神经纶的目的,并使神的儿女们对未来有不正确的盼望与幻想。因为这种论点,使得神的儿女们对于基督、教会、十字架、国度、父的家和永世,都无法有一个正确且彻底的认识。这是我们必须否定“天堂之说”的原因。
结 论
圣经中关于基督在升天和祂天上职事里的工作的启示极为丰富,但是,一般神学书籍对此却着墨不多、彼此不一,并且有些见解谬误。综合以上的讨论,我们作出以下结论:
第一,基督藉着祂在地上的职事,完成了神在法理方面的救赎。然而,基督仍需要藉着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升天被立为主为基督,执行祂天上的职事,为要完成神永远的经纶。因此,以神经纶的角度来看,基督天上的职事是比祂在地上的职事重要的多了。
第二,基督的复活诚然重要,但是基督从死人中复活,坐在诸天界里,得着万有的归服,也作了万有的头,将元首基督所达到、所得着的,现在都传输给祂的身体─教会,更是神永远的经纶能得以完成的关键。因此,基督的升天绝非复活的一种陪衬。
第三,我们必须看见圣经神圣启示的两面:一面,基督在门徒的眼界中被接升天,在空间上转移了;但是另一面,祂仍然与信徒同在,将祂的升天超越供应信徒,使信徒过一个超越的生活。
第四,基督从物质的肉身境界,进入非物质的属灵境界,是藉着复活,而非藉着升天。
第五,基督的升天有隐密的一面,也有公开的一面。基督隐密的升天乃是将复活的新鲜先给父享受,又将祂自己,就是在复活里所成为的赐生命之灵,吹入门徒里面作保惠师。基督公开的升天不代表祂尚未升天。反之,藉着公开的升天,祂使门徒不再依靠祂肉身的同在;祂也向祂的信徒显示祂的超越与得胜,并在经纶上差出父所应许的圣灵,降在信徒身上,使祂的信徒能作工,以完成神的经纶。
第六,基督在升天里的所是乃是为着祂的所作,也就是为着执行祂在升天和天上职事里的工作,为要完成神的经纶。
第七,多数华文神学家都受加尔文神学的限制,仅将基督的事工系统化的区分为先知、祭司、君王三职位。系统神学既将基督升天的真理系统化,就难以接受圣经中的全面真理,有心明白真理之信徒需留意系统神学的传统窠臼,以防遗漏许多重要的圣经真理。
第八,在神学家和一般信徒中,有一种对基督在升天里豫备天堂的普遍看法。但因着这种论点,只是根据邪恶的异教信仰,毫无圣经根据。我们只愿意相信并接受神圣话语所启示的真理,我们对真理的惟一准则就是圣经!
«周复初»
Back
1.
章力生, 基督论, 宣道出版社, 1990, 页143-146
2. L. Berkhof, 基督教神学概论, 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1974, 页129-130
3. 任以撒, 系统神学, 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1974, 页151-152
4. 黄彼得, 圣经基督论, 东南亚圣道神学院, 1992, 页242,
247-249
5. 沈介山, 信徒神学, 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93,
页313-323
6. R. Keeley, 当代信仰手册, 校园书房出版社, 1990, 页120-123
7. C. C. Ryrie, 基础神学, 角石出版有限公司, 1996, 页298-302
8. H. Lockyer, 圣经中全备的教义,
中国主日学协会出版部, 1964, 页162-167
9. D. Guthrie, 古氏新约神学, 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1, 页479-487
10. A. H. Strong, 系统神学, 浸信会出版社, 1989, 页363
11. 同注1, 页145
12. 同注2, 页129
13. 同注1, 页144
14. 同注1, 页144
15. 同注2, 页129
16. 同注3, 页151
17. 同注4, 页242
18. 同注2, 页130
19. 同注5, 页322
20. 同注6, 页120
21. 李常受, 新约圣经恢复本, 台湾福音书房, 1998,
第九版, 弗一3注6, 页816-817
22. 同注21, 弗二6注1, 页828
23. 同注1, 页144
24. 同注2, 页129-130
25. 同注4, 页242
26. 李常受, 约翰福音生命读经, 台湾福音书房,1990,
页619
27. 同注7, 页298
28. 同注7, 页298
29. 同注1, 页148
30. 同注7, 页299
31. 同注26, 页639-640
32. 李常受, 新约总论, 第三册, 台湾福音书房, 1993,
页323-324
33. M.R. Vincent, Word Studies of the New Testament, Mac Donald,
Vol. 3, p.388
34. 同注8, 页162
35. 同注2, 页130
36. 同注7, 页300
37. 同注6, 页122
38. 同注8, 页162
39. 同注9, 页479
40. 同注33, p.389
41. 同注33, p.389
42. 余洁麟, 真理的标准, 肯定与否定, 1998,
第一卷第一期, 页8
43. 同注32, 页330-331
44. 同注1, 页148
45. 同注7, 页299
46. 同注8, 页164
47. 同注9, 页487
48. 同注5, 页332
49. 同注32, 页331-332
50. 同注1, 页148
51. 同注2, 页131
52. 同注8, 页165
53. 同注9, 页487
54. 同注7, 页299-300
55. 同注3, 页152
56. 同注1, 页148
57. 同注2, 页130-131
58. 同注1, 页148
59. 同注2, 页131
60. 同注10, 页363
61. 同注5, 页314
62. 同注7, 页300
63. 同注32, 页336
64. 同注4, 页247
65. 同注5, 页322
66. 同注21, 来七22注1, 页1032
67. 同注6, 页122
68. 同注7, 页300
69. 同注5, 页315
70. 同注6, 页122
71. 同注9, 页486
72. 同注5, 页313
73. 杨牧谷, 当代神学辞典, 校园书房出版社, 1997,
页837
74. 同注1, 页147-148
75. 同注3, 页152
76. 同注8, 页165-168
77. 同注1, 页144,146
78. 同注2, 页130
79. 同注7, 页299-301
80. 同注3, 页151-152
81. 同注8, 页164-165
82. 同注4, 页247-249